第九章 心的功能
1.色所缘(ruparammana):色尘;可以透过眼门和意门被心知道。
2.声所缘(saddarammana):声音;可以透过耳门和意门被心知道。
3.香所缘(gandharammana):气味;可以透过鼻门和意门被心知道。
4.味所缘(rasarammana):味道;可以透过舌门和意门被心知道。
5.触所缘(photthabbarammana):可以被碰触的(火元素,土元素,风元素);可以透过身门和意门被心知道。
6.法所缘(dhammarammana):除了上述五所缘之外的其他实相和概念;只可以透过意门被心知道。法所缘包括净色,微细色,心,心所,涅槃,和概念等六种。
意门心路过程可以经验所有六类的对象所缘,也就是任何对象。但五门心路过程不能经验法所缘,法所缘只能透过意门过程被心认知。
每一个生起的心都会执行一个功能,然後就灭去。结生心接续着前一世的死亡心,执行再出生的功能,结生心在每一世的生命中只生起一次。结生心灭去之后,有分心紧接着生起,包括过去有分心(atita bhavanga),有分振动心(bhavanga calana)和有分断心(bhavang-upaccheda);所有有分心的功能都是维持生命的继续。
当有分断心灭去后,有分流於此被打断,随即开始了心路的过程,紧接着生起的第一个心路过程的心执行转向的功能(avajjana),它会转向出现於任何一个感官根门之一的对象。如果是五门心路,当色尘撞击到眼净色,五门转向心(the pancadvaravajjana -citta)生起并经由眼门执行转向的功能。如果所缘撞击到其它的感官,五门转向心则会透过相关的感官根门去执行转向的功能。它会去经验这些经由五个感官出现的对象,但它不会去看,不会去听,不会去闻,不会去尝,此时身识也还没生起。但如果所缘撞击的是意门,而不是任何一个感官根门时,那么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 citta)就生起了。这是另一种不同於五门转向心的心,意门转向心只能透过意门执行转向所缘的功能。
当过去有分心灭去之後,有分振动心紧接着生起灭去,接着有分断心又紧接着生起然後灭去。然后在有分断心灭去之后五门转向心紧接着生起(心路过程开始)。比如味道撞击到舌根,也就是舌净色(jivhappasada rupa)时,当过去有分、有分振动和有分断这三个有分心相继生灭后,五门转向心会生起“转向”这个对象,它知道这个对象撞击到舌门上,但它不能尝到味道。就好像有访客到了门口敲门,但还没有看到他,不会知道访客是谁。
我们都会有客人来拜访我们。当我们想到客人时,我们可能会想到人,但我们的客人其实只是透过眼,耳,鼻,舌,身和意门出现的不同对象。当我们看到透过眼门出现的色尘时,这些可见的颜色就是我们的访客。当我们听到声音时,声音就是我们的访客。当我们没有听到声音时,声音并没有出现,因此没有访客透过耳门出现。当味道出现时,它就像是一个访客,它透过舌门出现了一会儿,然后消失。每当一个对象出现在其中一个根门时,这个对象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透过那个根门出现的访客。它在那里停留了很短的时间,然后就完全消失,它再也不会在生死的轮迴中再次出现。
老年人在缺乏陪伴时往往会感到孤独,当他们还年轻时,他们遇到认识许多人,享受着亲戚朋友的陪伴。当年纪慢慢大了以后,他们的访客数量开始减少。当我们问老年人他们最喜欢什么时,他们通常会回答,最喜欢的是有人可以陪伴他们。有人来看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高兴,可能会一直交谈。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访客,就在我们去看,听,闻,尝或碰触的那一刻时。通常当这些访客来的时候,根植於贪爱的心会生起并享受透过眼,耳,鼻,舌,身所出现的一切。
访客有很多种。没有人喜欢来访的客人是坏人,但会欢迎亲爱的家人或朋友。事实上,透过感官根门出现的不同对象都只是色法。色法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它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邪恶的意图。什么时候访客会是敌人或是亲爱的家人朋友呢?事实上,当一个对象出现时,如果一个人享受它并贪恋执著於它,此时这个访客就是一个敌人,因为贪恋执著的是不善法。然而善法就像是一个亲近的家人,随时準备给予帮助。因此,我们应该要去了解善心和不善心不同的特征。
不善心是邪恶有害的,它就像是一个敌人,而不是朋友。当我们想到敌人时,我们可能会害怕,我们不会喜欢敌人在身边。然而,邪恶的其实是不善心,它是未来敌人出现的因缘条件。另一方面,善心就像是亲爱的家人或朋友,它是未来亲爱的家人或朋友出现的因缘条件。
色法不是敌人或家人朋友来访的因缘条件,因为色法什么都不知道,它没有恶或善的意图。出现的声音不能去经验任何对象,它并没有希望任何人听到或不要听到它。声音是色法,它生起是因为有适当的因缘条件。什么声音会撞击到耳净色是取决於因缘条件。当我们深深熟睡时,我们甚至听不到震耳欲聋的可怕的雷声,那么这个声音就不是我们的访客。然而,这个声音可能是某人的访客,如果有适当的因缘条件,这个声音可以撞击到耳净色。一个对象是否会透过眼,耳,鼻,舌,身的净色成为某人的访客都是取决於是否有适当的因缘条件。累积的业是果报心生起的因,生起的果报心会透过感官根门之一去经验对象所缘。
因此,透过眼,耳,鼻,舌,身的根门出现的访客是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可以被碰触的触所缘; 但它们只会出现一下下,然後就灭去了,再也不会回来。没有生物,人,我或任何东西在那里。没有人知道一天之中,在哪一刻会有哪一个访客从哪一个根门出现。
每当心透过任何感官根门或意门去经验一个对象时,它就是心路过程的心。有分断心之後,五门转向心紧接着生起,它是五门感官心路过程中的第一个心。这个心执行的是转向的功能。它只知道一个对象正在撞击五个感官根门之一。因此,它和其它执行不同功能的心是不一样的。如果五门转向心没有先生起然后灭去,那么接着其他心路过程的心就不会生起,不论是眼,耳,鼻,舌,身哪一个的心路过程。
因此,五门转向心是感官根门过程中第一个心路过程的心,因为它在五个根门让心转向那个对象,因此被称为五门转向心,并且以相对应的门命名。当这个心透过眼门转向色尘时,它被称为眼门转向心(cakkhu-dvaravajjana citta)。同样地,当它透过耳门或其他感官根门转向所缘对象时,它们被称为耳门转向心,鼻门转向心,舌门转向心,身门转向心。然而,也可以就用它们共同的名称“五门转向心”。五门转向心执行的就是透过五个感官根门转向对象所缘的功能。
还有一种类型的心,它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第一个心,它经由意门去经验不同的对象。在意门过程中的善心或不善心还没生起去想着各种不同的主题之前,一定会有一个心去执行转向的功能。这个心称为“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 citta),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的第一个心。如果这个心没有生起,下一个透过意门去经验对象的心也不会生起。意门转向心和五门转向心是不同的。五门转向心只能在五个感官根门过程中生起并且执行转向的功能,而不能在意门过程中生起。意门转向心则只能在意门过程执行转向的功能。
因此,有两种类型的心路过程的心可以执行转向的功能:五门转向心只能透过五个感官根门执行转向的功能。意门转向心只能透过意门执行转向的功能。
人们可能会想,五门转向心是否现在会生起? 是的,一定会。否则就不会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现在也一定会有意门转向心。不同心路过程的心生起,并透过任何一个感官根门去经验对象,然后灭去。当感官根门过程结束时,会有许多的有分心相继生灭,然后意门心路过程中的心生起,经验刚才感官根门过程相同的对象。
当我们熟睡没有作梦时,我们不会透过任何六个根门之一去经验任何对象。五门转向心或意门转向心都不会在这时候生起。而且,即使当我们没有在睡觉的时候,有一些时刻我们不会透过任何六个根门去经验任何对象。在这些时刻,虽然五门转向心或意门转向心没有生起,但是有分心仍旧会相继生起,它们在五门心路和意门心路过程之间生灭,在不同的心路过程之间,以维持生命。
在五个感官根门的心路过程中,会有七种不同类型的心以固定的顺序生起。当第一个心路过程的心,也就是五门转向心生起时,它的功能是转向那个所缘,然后就灭去,它是第二个心路过程的心(双五识)生起的因缘条件。在眼门过程中,眼识(cakkhu- vinnana)生起并执行看的功能(dassana kicca),眼识生起只有一次,然后它就灭去了。在其他感官根门过程中也是一样的: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它们生起,只执行一次的功能然后就灭去。除了双五识的心以外,其它类型的心都不能紧接着五门转向心之后生起。
五门转向心是第一个心路过程的心。双五识是第二个心路过程的心。当第二个心路过程的心灭去之後,第三个心路过程的心生起,那就是领受心(sampaticchana -citta)。领受心的功能是接收刚刚双五识的对象。当领受心灭去之後,第四个心路过程的心生起,那就是推度心(santirana-citta)。推度心执行推度调查的功能,它只会执行一次功能然后就灭去。第五个心路过程的心是确定心(votthapana-citta)。确定心实际上和意门转向心是同一类型的心。它执行的功能是决定这个对象,接下来是什么类型的心,也就是确定心为之后可能会生起的善心,不善心或是唯作心舖好了道路。
当确定心灭去后,第六个心路过程的心生起,它可以是一系列善心,不善心或是大唯作心,称为“速行心”(javana citta)。当速行心系列生起时,这些心都是同一类型的善心,不善心或大唯作心。它的功能是由同一系列的心执行并且“快速地跑过”那个对象。如註释书里的描述,这种类型的心“透过心路过程的速行心一系列连续的过程累积”。
所有透过眼,耳,鼻,舌,身或意门来经验一个对象的所有类型的心都是按固定的顺序生起的。这些固定顺序的心(citta niyama)是依不同的因缘条件来运行的,没有人有任何权力可以控制改变这个固定顺序。
正是因为有了适当的因缘条件,心路过程中第一个心,也就是五门转向心生起并执行一次转向的功能,然后就灭去了。心路过程第二个类型的心,比如眼识,它生起并且执行一次看见的功能,然后它就灭去了。心路过程第三个类型的心是领受心,它生起一次然后就灭去。心路过程第四个类型的心是推度心,它生起一次然后灭去。心路过程第五个类型的心是确定心,也是生起一次然后灭去。心路过程第六个类型的心可能是善心,不善心或大唯作心,执行的是速行(javana)的功能,由七个连续生起的速行心执行七次的功能。速行心根据不同的因缘条件一系列连续的过程累积,连续七次生起和灭去。
对於那些不是阿罗汉的人来说,执行速行心功能的是善心或不善心。但对阿罗汉来说,没有善心或不善心,只有大唯作心执行速行心的功能。阿罗汉只有果报心和唯作心。唯作心有几种类型。在看到,听到,闻到,尝到,碰触到和思考的时刻,阿罗汉的速行心不会再有善心或不善心了,是“世间的”大唯作心。在这时候,经验到的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和可碰触到的,即是“世界”。
在看到的那一刻之后,我们享受我们所看到的,然后深植在贪爱中的不善心生起了七次。因此,不善速行心生起七次,是眼识只生起一次的七倍。不善心以这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快速累积,而这关係到我们所有人。因为不善心的一系列持续累积,根除汙染杂质是极其困难的;对实相没有正确的了解就不可能达到。如果有人认为根除汙染杂质是容易的,那么他应该要去知道汙染杂质累积过程的真相,比如无明,贪爱,瞋恨和所有其他的不善法。应该要知道,汙染杂质在一次心路过程中生起七次,比只生起一次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这些类型的心还多很多。所以如果有人有着期望,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穿透四圣谛,那么事实上他并没有考虑到因果的关係,也没有考虑到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所累积的(不善)因缘条件。我们应该要培养对实相正确的认知,才能真正去了解它们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能够穿透四圣谛,逐步根除不善汙染。
当我们在听闻佛法或研读心的主题时,正念(四念住)可以觉知到实相的本质,我们是在遵循正确的练习。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发展最终通向涅槃的道路,也就是所有汙染杂质的停止。每当没有觉知现在出现的实相的特征是什么的时候,那么既使有善法生起,也还是不能发展出通往根除汙染杂质的道路。
在註释书(BookI,Part I,Ch.I,The Triplets,S44;1976年版)中指出,不善法和不属於八正道的善法的累积,都会导致不断的生与死的轮回。我们读到了关於不是正道的不善法和善法:
“造成累积(acayagamin)的是那些心理状态各别地安排(出生和死亡)一轮迴的命运,就像砖匠一层一层地舖上砖块,围在墙里。”
每当我们不知道实相出现时的特征,也不了解实相的本质时,无论是善法还是不善法,我们就像砖匠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把砖块堆起来,直到变成一堵墙。然而,当觉知清楚地知道生起的实相的本质时,这就是正道 ; 没有继续累积“砖块”,甚至能拆毁堆积的砖块而脱离生死的轮回。此时此刻,我们是像拆毁砖块的人,或者我们是像那个把砖块堆起来的人?
第一个感官心路过程的心是五门转向心 ; 第二个心路过程的心是五识之一(panca-vinnanas);第三个心路过程的心是领受心;第四个心路过程的心是推度心;第五个心路过程的心是确定心;每一种类型的心都只生起一次,它们生起後就灭去了。虽然确定心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状况下生起二次或三次,但它和速行心是以它自己一系列生起的方式累积是不一样的。
只有第六个心路过程类型的心也就是速行心,是以自己一系列或连续性来累积自己,通常有七个同类型的心相继生起和灭去。当一个人失去意识时,速行心连续地生起和灭去六次。在临死前,它们连续地生起和灭去五次。由於速行心在一次心路过程中可以连续地多达七次生起和灭去,它们比其他类型的心路过程的心生起的频率更高。因此,我们说速行心是透过心路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过程累积。
问题:
- 什么是无间缘?
- 根据心的本质而言,心和心所可以分成哪几类型呢?
- 什么是心路过程? 哪些心不是属於心路过程的心?
- 什么是过去有分心?
- 当一个人不是在睡觉时会有有分心生起吗?
- 什么样的所缘会被五门转向心所经验? 是透过哪一个根门呢?
- 意门转向心会透过哪一个门知道对象?
- 心可以透过几个门去知道法所缘呢?
- 五门转向心执行的功能是什么? 是透过哪几个门呢?
- 意门转向心执行的功能是什么? 是透过几个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