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世界的因 世界的灭
佛祖由浅到深的教导我们懂得原谅,最高的胜利是战胜自己,能够消灭怒气自然感到愉快,尽量不要让思想钻进痛苦的牛角尖……等等。
佛祖教导我们认识事物的真相,不为虚幻的假象而痴迷。但是研习上的理论,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说,色只是通过眼识的显现,但是当我们在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色只是通过眼识显现的道理。实际上,要达到分辨出色只是通过眼识的显现,必须培养出智慧的正念才能感受到。
舒净:假如睁开眼睛在看,但是心不在焉,也不会看清眼前一闪即逝的景象,就像坐在火车上,如果心里在想别的东西,也就不知道眼前看到些甚么。
同个道理,尽管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如果心没有感受到,也就没有声音的存在;芒果的味道是酸是甜,只有在尝试的时候,用心体会才能够知道。因此可以证明如果没有心的当下如实知觉,就不知道事物的真相。同时,要时常保持有知觉的心,即觉察自己的本心,因为欢乐、痛苦、悲哀、愤怒……种种感觉都由心生,而心又依托在肉身内。要明白欢乐痛苦的感觉,是在外界的色相,接触到我们的官能的一霎那产生,可以说,肉身是所有的色相的显现处,也是所有的感觉的生出处。
在经典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天神来谒见佛陀,请教是否有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以及怎样去到那个地方?因为这位天神的前世是一个有神通的修士,为了知道不生、不老、不死的世界尽头,他迅速的往前飞,但是他还没有达不到世界的尽头就先死去,现在转世为天神,特来请教佛陀。
佛陀说,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不是靠行程可以达到。佛祖继续教示,所谓的世间境界,就在我们的这个肉体之内,知道世界的存在,是因为有外界的色相接触到我们的官能,所以眼睛有眼睛的世界,耳朵有耳朵的世界,鼻子有鼻子的世界,舌头、身体和心思,也各有各的世界。也就是说,如果眼睛没有看到,外面的境界也没有存在,耳朵没有听到,声音也不存在,鼻子嗅不到的气味,气味也不存在等等。
婉:这样说的话,是不是要知道甚么事物的真相,就必须在那事物正在显现时感觉到?
舒:是的。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感觉到身体的各种感受,都是在接触到身体的官能时出现,譬如:颜色是在接触到眼睛才显现,气味在接触到鼻子才显现,味道接触到舌头才显现,冷热松紧只有在接触到身体才显现等等。假如心没有立即的知觉,就分辨或感受不到各种景象、声音、气味、冷热等,因为一切诸法是随生随灭,景象、声音、气味、冷热等也是随生随灭,已经消失的景象眼睛看不到,声音消失了也无处追寻,气味没有了,即使有鼻子也闻不到气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不想听到的声音,也没有办法使耳朵不要去听;对于舌头,我们也不能控制它不要尝到味道不好的东西,这是内在的无法控制。
外在方面,我们不想老,不想病,但也是无法控制,一切都是生生灭灭、随因缘聚散,时时刻刻的在变化中,不知道诸法性空的真相,使我们牢牢的执着各种喜欢的事物,为了那时时刻刻在变化、在生灭的幻相而痴迷、而痛苦、而欢乐。
婉:假如我们不知道诸法性空,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动中的真相,那我们的一生中,对于人世间的名利财富的追求,会有停止的机会吗?
舒:不可能。每一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各都不相同,而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希望中,今天有今天的希望,明天也有明天的追求。假如有神通的本领,可以看到每一个人心中的愿望和理想的话,会发现到每个人心里想的,真的是千奇百怪的说也说不清,但是最后每个人最终都将会失望,因为都会在各种愿望和理想都完全止息之前死去。
每一个人的追求和爱好,真是一件值得探讨的问题,追求外表形象的人会注意衣着仪表,喜欢这个颜色,不喜欢那个颜色; 追求声音的人也一样,喜欢的声音会百听不厌,不喜欢的声音听了会生气;喜欢气味的人也会选择中意的气味;口味方面,有的人会不辞劳苦的奔波,为的只是满足口腹之欲,酸甜苦辣,爱好各不相同。世人不明白诸法缘聚而生,缘散而灭的道理,结果为了不停在变化的幻相在欢乐、在痛苦。
但是深入的研究,所谓的喜欢或不喜欢,只是外在的色相接触到身体的官能时,一霎那间的感觉,而会接触到这些喜欢或不喜欢的景象、声音、气味、味道、冷热松紧等,也不是我们能够选择,或是能够控制的,对不对?
婉:那我们要怎样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官能,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时,减轻使到自己感到快乐或是痛苦的冲击?能够舒缓强烈感情的牵引,与能够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
舒:释尊把所觉悟的宇宙真相谕示世人,指导世人培养般若智慧的途径,在修行中,我们必须在生活的不论是坐、卧、住、行间,培育常怀有如实觉知的正念处,觉知眼见、耳听、嗅到气味、尝到味道,身体的感觉,以及对心里的当下情绪知觉。总之,正念的产生,对智慧的熏陶很有好处,因为是培养认知对正在显现的实相的关键条件。
婉:有了正念的醒觉心后,接下去怎样?
舒: 在醒觉心的当下,必须注意分辨正在显现的,何者为名法,何者为色法,即分辨出会知觉的心,和不会知觉的物质两种法相的分别。
婉:在匆忙、或是心不在焉的时候,很难觉察到自心感受。
舒: 在初期,正念很难出现,以及很难感觉到,但是应该培养在空闲的时间,或是在睡觉前或休息的时候,注意自心的感觉念头,即使是在等人或坐在汽车上,也可以练习感觉自心的功夫。
婉:各位听众,今天我们谈到研习佛法,以及熏陶智慧的实践之道,了解万法的实相是随生随灭,不是能够控制的。如果我们不能培养自己,对官能所感受到的外界色相有正确的认知,就会受外界色相所惑,深深执着于那已经随生随灭的色相,正念也就不能产生。
各位听众,这个世界上,没有甚么爱能比爱自己更加强烈,正因为我们爱自己,希望自己幸福愉快,因此很有必要来研究和我们自己有关的知识,从而加以实习印证,目的是使我们脱离苦恼。而离苦的途径,只有在佛祖留给我们的佛法中,让我们去研习与依法实践。今天的谈话,就到此为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