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 和 “达摩” 的意义

婉塔娜:各位听众,我们在上次谈到佛祖的教诫,有适合在家居士,也有适合出家人的戒律。对于还留恋在世俗欢乐的俗人,还有对福禄、地位、荣誉、享受等等的追求,佛祖也教示了获得今世、和来世善报的处世哲学。

而对于看淡了色声香味触等官能享受的出家人,认识到仅仅追求官能的享受,并不能使心境获得真正的安宁,因为永远都在患失患得的苦恼中,得不到会伤心,得到了又怕会失去,时常都在焦躁的心境下,在得意和失意的冲击中,而且,不管是爱好的,或是憎恨的,最后都是变化不定的归于寂灭,对此佛祖也谕示了消除苦恼的途径。请问佛教所谓无我,是不是指诸行的无常?

舒净:是不是见到人的生老病死无常,就想到无我?其实佛教中的无我,并不仅仅人的身体,而是涵盖了所有的一切,即所有显现的事物,都是显现后就消失,所以说诸行无常,为了了解诸行的意义,我们应该知道“达摩”的意思。

达摩(dhamma),也翻译作“法”,一般人说到佛法,就想到忠孝、慈悲、坚忍等等正面的世俗法则,但是像贪婪、嗔恚、痴迷等负面的也是达摩。也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经常保持一定的相貌,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在佛学中统称为‘法’。凡是我们所看、所听或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法’;我们要认识这些‘法’,就得给它一个名称,诸如慈善、贪婪、憎恨、吝啬等等的命名,过后,我们执著这些‘法’,认为它是真的,实有的。

:所有一切?有没有例外的呢,譬如涅槃?

:没有例外。涅槃也是真正的存在,并不是假设出来的,所以涅槃也是达摩,为了使听众们明白达摩的意思,举例说,身体的舒适或不舒适感受、心里的快乐、痛苦、妒忌、吝啬、慈爱……等等各种感觉,是不是真正的各自存在,而又各有各的不同的特征?

:是的,爱和恨绝然不同,妒嫉和吝啬也不同。

:虽然是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同样是无我,不受人的控制,缘聚而生,缘散而灭。

:可以举例子加以说明吗?

:你看到那些树木、花朵,你能够改变它们的颜色吗?

:颜色不能够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戴上有色眼镜,花木的颜色是不是就改变了?

:花木本身的天然色彩并没有改变,我们之所以认为花木的颜色改变,是因为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它们,同样的,一切法无我,不受控制,没有人能够改变法相的特征。再举例说,声音也是达摩,因为声音是真的存在,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男人的声音,女人的声音,各种声音都因为不同的因素而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情绪不同时声音也不同,不能够控制。

:您所举例的,都是颜色声音等外在的事物,可否说明内在的无我吗?因为有时候我们想要想甚么,我们也可以那样的想。

:每个人都随着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嗅到的、所尝到的、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而生出各各不同的心念,即使是见到同一件东西,每人的感受各异,心念也不同。正如佛祖说的,对于钟爱的、渴望得到的,就会时时去想到它。

:但是我们在为工作忙碌的时候,即使是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去想它。

:工作的时候,精神集中在工作上,其实把工作做好也是一种欲望,但是因为在工作时的乐趣,不比在闲暇的消遣。而且,只要工作一松懈下来,心念就会立即挂念到所喜欢的事情上,比如说今晚要吃甚么,要去那里等等,假如欲望强烈,即使是在工作期间,也会不自禁的心思外逸,陶醉在欲望中。我们不能够禁止自己,不要去喜欢,不要去悬念自己所中意的事物。

:即使是发怒,尽管我们知道发怒的害处,但是还是要生气。

:所以说,诸行非我,不受管制,虽然知道对事物的欲望,是烦恼的起因,即使知道发怒和烦恼不是好东西,不想发怒和生烦恼,但是发怒和烦恼的情绪也是达摩,是不同种类的法则,只要有那种法的因缘出现,就会有那种法的果产生,不受管制,你再想想看,从每天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无我,即不能控制的现象?

:譬如我们不想老,但是我们不能禁止老化,不想病、不想死,但结果还是要病、要死。我们不想失去喜爱的东西,但是有时是我们失去它,有时是它先离开我们;有时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但是结果得到的是相反,我们追求欢乐,但结果得到的是痛苦等等。

:所以,我们每天的欢乐痛苦,就是来自我们所看见、听见、嗅到、尝到、和感触到等等,通过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而产生的情绪,无法仅仅选择所喜欢的感觉。各种达摩的出现,自有形成那种达摩的因素产生,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假如佛祖没有谕示各种达摩的缘起因果关系,世人就无法明了达摩的因、果、和状态。

婉:各位听众,今天我们举了一些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不受控制的真相,今天的谈话就到此为止,再见。


Topic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