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 (dāna pāramī) :捐献,是为特相 (lakkhaņa) 。去除对合适可以布施之物的贪爱,是为作用,味 (kicca) 。不执取或者是成就了财富与喜好的存在,是为现起 (puccupaţţhāna) 。有可捐之物,是为“近因” (padaţţhana) 。

布施:指的就是为了他人的幸福快乐,能付出舍弃有利益之物去利益他人。凡夫俗子是无法彻底完全的舍弃一切东西,因为仍然深深的执取一切感官欲乐的对象。

但是,只要有适当的时机和有利益之物可以舍弃的情况时,就应该真诚思考,要不要为了他人的幸福快乐,付出舍弃有利益之物来培养布施波罗蜜。不管是大事或小事,如果不能为了他人的利益幸福而付出,那么要舍弃被误认为是人、是某个东西的名法与色法,要舍弃对它们的贪爱执取,这是比舍弃所拥有的财物要更难的多了。

因此,就应该竭尽所能的去付出,舍弃有利益之物去利益他人。为了净化一切的污染,就是放弃对一切东西的贪爱执取,以及对名法和色法的执取,它们被误认为是我,是众生,是某个东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该忽略培养布施波罗蜜,但应该要好好的反省深思,所行的布施是不是波罗蜜。不盼望期待任何的回报,这样的给予才是真正的布施波罗蜜。倘若还想着要得到回报,例如,乞求得到财富名利,或乞求能往生在天界里,那一刻是充满着贪爱的希望,想着自己的好处,而不是为了要舍弃放掉。因此,那样的给,那样的布施不是布施波罗蜜。波罗蜜是能抵达彼岸的因缘条件,是可以止息一切烦恼,净化一切的污染。

能够抵达熄灭一切烦恼的彼岸是万分的遥远,不是轻易就能抵达的。必须要真正的了解和建立波罗蜜,净化污染,帮助铲除不善的烦恼。因此,当在给的那一刻,在布施的那一刻如果还期望着回报,那就是随着不善的污染而行,而不是净化不善的污染。

除了物质布施之外,还有比物质布施更有利益的布施,那就是法布施。分享布施佛法所解释的真相,如实真实的分享正确的佛法,这对今世以及未来世的每一世都是利益。倘若仔细想想,深入思维,就会看到物布施只能帮助贫寒者一时的困难而已,并没有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会成为贫寒者或辛苦的人,那是因为过去不善的法。只要还有不善的法,就还会有条件再出生成为贫寒者,成为辛苦的人,或是在恶趣,这一切都是源于不善的法。

帮助,就应该帮助到根源,也就是帮助他人明白源于不善法的因,所造成出生为贫寒者的真理,如实真实的分享,让他明白不管是哪一种布施,物布施或是法布施的利益。这样的去帮助他人,让他人有机会行善和了解佛法。这样的帮助会成为一切善法能慢慢发展的因缘条件,不管是布施,持戒,以及智慧的建立。

因此,慈悲者就是有慈爱悲悯的心去帮助他人了解佛法的人,就会奉献出各种各样的帮助,例如:无线电广播佛法,印刷佛法书籍,佛法讨论,等等。

还有一种布施,是“原谅布施”,让对方免于危险和害怕,避免伤害他人以及提供保护。此外,宽恕也可以被视为是布施的一个面向,给予对方免于恐惧的自由。当我们宽恕某人时,我们没有向愤怒和不愉快屈服,也没有想要报复。倘若不能原谅讨厌的人,当我们面对这讨厌的人时,任何善的培养都无法发展,都无法生起。即使是小东西也给不了,法布施的分享也给不了,也办不到,这是因为还不能原谅宽恕。

培养能体证四圣谛的智慧者,必须要知道这个心还很脆弱,多病无力。这样的心又如何能远行,走那么长远的路呢。因此,必须反省思考心的状态,是为了保养保护心,让心拥有各种波罗蜜之力。即使知道这一道路,就是四念住生起去觉知了解法的特征,但是,四念住却是很难生起,因为波罗蜜的善还没有力量,是无力的。要能体证四圣谛,必须培养有着智慧伴随的十波罗蜜。即使是在平日里很普通的给予,也应该如实的看到无智慧的布施和有智慧的布施的差别,例如,菩萨的布施。对这件事情的思考能帮助智慧生起去了解真相,就是有真诚的心去追随菩萨的脚步,就如菩萨在每一世那般的培养十波罗蜜。有些世是培养持

戒波罗蜜,有些世是培养舍离波罗蜜,但不论是哪一世的培养,都少不了十波罗蜜的培养。

在此我们就谈到关于菩萨的布施波罗密。

真谛灯 (Paramatthadīpanī)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a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杂经 (Pakiņņakakathā) 讲述三种布施波罗蜜 即:物布施,原谅布施,法布施。

当大菩萨将要给予身外之物时,自知该给外在之物于需要之人,即便那人没有开口要此物。但当有就给,没有就不给。当有合适之物,有利益之物就给。并不会将不想要之物,不合适之物,无利益之物给予那人。

这就是很愿意布施有益的东西去利益他人。当得知他人的需要,就会对作善事这一事很谨慎周全,心细如发。因为,当得知他人的需要时,就会生起慈爱悲悯之心去帮助他人,不须等他人开口就主动。然而,此主动并不会带给自己困难麻烦。有些时候,想要给予但是没有能力去帮助,就会带来许多的困难麻烦。但是,菩萨有东西时就给,没有东西时就不给,当他人需要时,有的话就会给,除非是没有。

不会期待回报去给,当没有合适之物,没有利益之物时,会以自己喜爱之物,适当的去分享。 此外,不会给: 兵器,武器,毒药,以及麻醉品,等等。这将会引来对他人的侵犯。即使是玩具,倘若那个玩具会引来毁害,以及引起粗心大意之物,一律不给。 此外,不会给予不舒适之物,例如,不新鲜的食物,饮料,等等。至于病者不可用之物而言,要谨慎思虑,经过反复的思考,只能给舒适有益之物和合适的分量。

倘若真的有心想要去帮助任何人,如果是生病的人,必须以悲悯之心谨慎的去思考,不只是想给就给,而是要知道对病者合不合适,对病者有没有利益。

善法是一件微细不可大意之事,不只是想要给就给,应该给就给,而是需要更多仔细的思考。例如,身为一名医生就会清楚每一位病者的病情,

病者每一次该用多少药,该吃几种药,而不是想给就只是去给而已。

此外,在家众讨要时,就给适合在家众之物与在家众;出家众所讨要的,就给适合出家众之物与出家众。给与无须干扰到任何人:母亲、父亲、血亲、朋友、官人、孩子、妻子、仆人、及奴隶。 此外,了解合适有益之物,并不会给暗淡之物。 此外,给与不是为了供品,称赞;不求回报,不期望结果,除了能开悟之智慧 (对于菩萨而言) 。不会厌恶讨要者或者厌恶那合适有益之物。 此外,尽管对方是无礼不规矩的乞丐,对他辱骂,愤怒,仍然有信心于布施,一律以尊敬之心去支助,不会给他废弃之物。

这是对于每次给与的细节,必须要有真正温柔的心,不厌恶讨要者或者厌恶合适有益之物。也不会把废弃之物给无礼不规矩,甚至是对他愤怒辱骂的乞丐。 我们是否做的到? 即使接受者是一位不规矩,不文雅,有着不适当的态度,甚至还会辱骂布施者;或许会批评给的太少,又或许会表现出不想接受布施者所给与之物。尽管如此,布施者仍然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不厌恶,不动摇的心去给。在给的这一刻就正在净化心的不善的污染。

不是因为迷信或相信传闻而给,是因为一律只深信业和果报。他不会折磨那些索取的人,要他们向他致敬。他施舍时不会伤害别人,不让对方感到自卑痛苦而给。 此外,给并不是要欺骗或伤害他人,给就只是心是纯净不污染。不使用粗鄙语言,不皱眉头,不愁眉苦脸布施,但带有爱意、说着友善的言语,脸上带着笑容。

每当对合适有利益之物有过多贪爱,因为非常满意它的美也好,因为长期累积的执取也好,因为古老的价值而贪爱也好,菩萨知道了,立即就缓解消除那个贪爱,寻找接收人,然后将其赠送出去。

这就是能认识自己的心,是对何物有多少贪爱执取,对所贪爱之物能够舍弃还是不能够舍弃。有时认为要给,然后又不给了。但对于菩萨而言,不论对合适有利益之物有多么深的贪爱执取,因为非常满意它的美也好,因为长期累积的执取也好,因为古老的价值而贪爱也好。菩萨知道了,立

即就缓解消除那个贪爱,寻找接收人,然后将其赠送出去。

上述这些都是关于“物布施” ,在真谛灯 (Paramatthadīpanī)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里,有更多详细的解释,讲述菩萨的行为,关于修行波罗蜜,直到成就了无上大菩提,成为三藐三佛陀。在此会讲述到有些记载,讲述的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仔细的去思考自己的心,为了更多更进一步的培养善。

至于“原谅布施”,就是给予众生保护,给予免于恐惧的自由: 大王、土匪、火、水、敌人、野兽、狮子、老虎,等等,对众生所带来的危险。

至于 “法布施”,就是,心不污染的,不颠倒的解说法,有条理的指导有益于今生、来世、乃至究竟的解脱。 透过这样的经论,未入佛法者入,进入其中的人,在其中成熟。 这是方法: 简而言之,他谈论布施 (dāna-kathā ) 、持戒 (sīla-kathā) 、天界 (sakkha-kathā) 、感官享乐上的不能满足和污染烦恼,以及出离色欲之利益。

即使是人人或许都知道要布施、知道色欲的危险、以及出离色欲之利益这些事情。但,倘若没有聆听,思考佛法觉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不善的污染卷走。因此,倘若常常的聆听佛法,即使是曾经听过了或者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事件,其实这些也会是个提醒,能去回想思考法以及更进一步的去培养累积善法。

详细来说,对于那些有志于开悟的弟子 (såvakabodhiyam adhimuttacittånam) ,他给予开示,根据以下适宜的主题:皈依、戒德、守护感官、节制饮食、建立觉知.. 等等,透过阐述其高贵品质来建立和纯化他们 (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 。

对正道产生兴趣者,对正确的了解正在出现的法的特征有兴趣,以及对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波罗蜜之善有兴趣,是一位有心倾向于“菩提智慧”

了解真相。意思就是,进入“皈依” (saraņa) ,规矩的注意持戒,守护一切感官,认知适量食物,以及常行精进法,等等。 每个生命都是如此,但对于三藐三佛陀而言,布施波罗蜜的累积是为行蕴 (saṅkhāra khandha) ,是能开悟体证四圣谛 (ariya sacca) ,成为三藐三佛陀的因缘条件。这就是那时的大菩萨,所累积各种布施波罗蜜的成果。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杂经 (Pakiņņakakathā) ,有更多详细的解释,如下所述:

此外,大德,当给予物质时,给予“饭”时,专注于,我愿一切众生借由此物能达成,例如,长寿,美貌,快乐,力量,智慧,等等。 给予“水”是为了止渴,就是,缓解一切众生的欲望,渴望。 给予“布料”是为了美丽的肌肤以及能够成就惭与愧的首饰。 给予“行器”是为了能成就神通,能展现神通力以及涅槃之乐。

给予“香料”是为了成就香气,就是,持戒。 给予“花和护扶品”是为了成就美丽,就是,佛的威力之美。

给予“坐处”是为了成就能开悟的坐处。 给予“睡处”是为了成就吉祥卧或狮子卧,就是,佛陀的睡姿。

给予“歇处”是为了成就皈依处,避风港,依靠处。

给予“灯”是为了获得慧眼。 给予“色为布施”是为了身体能发出一寻宽的光环 (周围) 。 给予“声音为布施”是为了成就如梵天王之声。 给予“味为布施”是为了成为诸世间可亲爱之人。 给予“碰触为布施 ” 是为了成就优雅。 给予“药为布施”是为了,不老,不死,就是涅槃。 给予“自由于诸奴隶”是为了释放诸奴隶,就是诸烦恼污染杂质。 给予“无危害及喜爱的玩具为布施”是为了对于法的真相,欢喜。 给予“儿为布施”是为了带领如子女的诸众生成为圣人。 给予“妻为布施”是为了成为诸世间之王。 给予“金、珠、宝、琉璃、等,为布施”是为了美丽圆满之相。 给予“各种各样的首饰为布施”是为了各种完美无缺的细节。 给予“珍藏为布施”是为了体证法的真相。

给予“王位为布施”是为了成为真相之王,法中之王。 给予“园、湖、山,为布施”,是为了圆满禅,等。

给予“足为布施”是为了以脚底下的轮纹走向开悟的光芒。 给予“手为布施”是为了能伸出援手帮诸众生脱离“四海” (ogha) ,这里的援手指的是“真相” (sacca dhamma) 。 给予“耳与鼻为布施”是为了能获得“根” (indriya) :信根、等。 给予“眼为布施”是为了获得“佛眼”,全部之明。 给予“肉与血为布施”意愿著,为一切众生带来利益,用全部的时间,看时,听时,思考时,伺候时,等。然而,我的身体将会成为诸世界依靠之处。 给予“头,身体上最高的部位为布施”意愿著,我将会成为诸世间上最高无比者。

果,就是能体证四圣谛,“圣人的真谛” (ariya sacca dhamma) ,成为三藐三佛陀,将获得所布施的一切成果。

关于给予声音为布施,是不能单独给予声音,如连根拔起的莲花,将其球茎和根部撕下来,放在手中。但,会与要布施之物一起给予,叫作给予声音为布施, (例如,给予鼓,鼓声为了利益寺院,也叫作给予声音为布施,等等 ... 。因为,鼓的声音是用来指出时间,等等 ... 。)

不论何时,自作或用某种的弹奏之曲礼敬三宝,例如,鼓、等等 ... 。想着是,我以此声音为布施。自己使用或使他人使用的鼓,等等 ... 专注于此声是我的布施。给予保护保养声音的物品,例如,油,蜂蜜,等等 ... ,布施于诸讲法者,宣示聆听法,念诵诗经,朗诵经,讲述佛法。自作或使他人能坐靠近的讨论佛法,或者随喜赞叹之声,叫作以声音为布施。

因此,当大声的随喜赞叹,或让他人随喜赞叹,或让他人共同一起随喜赞叹。那一刻,大声赞叹者也是叫作以声音为布施,因为,影响到他人生起欢喜之心。

还有另一段话的讲述:

此外,当大德如此的给予,不是为了寻找错误,不是为了干扰他人,不是因为惧怕,内疚,懊恼,应该受贡献而给予。当有精致的物品时,不给予暗淡之物,不抬举自己,不打压他人,不期望果报,不嫌弃无地位的穷人。而是以尊敬之心去给予,以自己的手,亲手的去给予,适当时而给予,行礼后而给予,不分出来的去给予,以三时的欢喜之心而给予, (一、给予前之时,二、正在给予时,和 三、给予后之时) 。

给予之后,就不该烦恼。不该用不恭不敬的心态,去小看,去看不起,去鄙视接受者。应该发出可爱之词,懂得乞讨者所用的话,所用的语气,所需要之物和其它合适之物一同给予。例如,当给予食物时,也会拿布料同食物一起给予,等 ... 。有意将布料与别的物品一起给予。此外,当给予布料时也会把饭一同给予,有意将饭与别的物品一起给予,等等 ... ,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菩萨的给予是无限无量的给予,然而也会把别的物品一起给予。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如实的思考法的真相,关于自己所发生的真相,即使是这样的聆听又聆听,我们的给予必然是随着因缘条件而生,我们的给予是不可能如菩萨那般的给予。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杂经 (Pakiņņakakathā) 的讲述关于,当大菩萨有可以适当给予的东西时,但心却不想要给,那时的大菩萨会怎么想,如下文所述:

那时,当大菩萨拥有合适之物,有利益之物时,然后,那时有穷人出现,要给予之心却没有生起,没有走向给予。因此,应该能确定的就是,过去的我肯定未曾有过给予的足够累积,所以,现在的我就没有想要去给予的心。大菩萨的捐献,有干净的手掌,愿意的、欢迎的对乞讨者舍弃利益之物。愿意的、欢迎的,去布施分享。心想着,从今往后,我将会有以极致愿意之心,欢迎之心而布施。好的,从今日起,我将会布施。然而,目前一开始心所产生的第一案,不想要去给予的心,就以这样的状态,被去除,被斩断。

这就是反省思考不愿给予时的那一刻的心,就会看见,想要给予或不想要给予也是不能控制的。曾经累积常常给予者,就会很轻易的去给予,不犹疑的去给予,不会想了又想。因此,不论是谁,倘若不能很快的给予,或者犹疑要给还是不给,就会知道,一定是以前未曾累积足够的给予。

此外,当合适之物,利益之物,有的少,有缺点时,大菩萨就会用心去观察,思考。从前,因为是我不喜欢给予,如今才会如此的缺条件。因此,现在,即使是要苛待自己,虽然合适之物,利益之物,少也好,坏也好,也一定给予,去成就布施。我将会圆满布施波罗蜜,一直持续下去坚持到底,直到尽头。大菩萨的捐献,有干净的手掌,欢迎的,愿意的牺牲。只要有乞讨者,就会愿意去布施,去分享,有什么就给予什么。目前心所产生的第二案,就以这样的状态,被去除,被斩断。

当不想要给予的心生起时,他可能会反思。例如,认为是自己过去没有足够的累积给予。所以,从今天起就会培养建立布施的习性累积,这是其一。其二,认为会这么的缺乏物资,有的东西也有缺陷,这是因为过去没有足够的累积给予。因此,从今天起,就算是东西少,也不够好,也会去行给予。接下来的讲述:

此外,当菩萨因贪欲而生起不想给予之心,因为可惜舍不得给出合适有利益之物,就会用心去观察。看看大德的意愿就是 “至高的智慧 ” (sammasambodhiñāņa) ,至高无上的智慧是比任何一切世间万物都还要珍贵的不是吗。因此,就应该给予合适有利益之物,最可喜之物,就只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智慧而已,不为别的。大菩萨的捐献,有干净的手,欢迎的,愿意的牺牲。只要有乞讨者,就会愿意的,去布施,去分享。目前在大菩萨的心所产生的第三案,就以这样的状态,被根除,被斩断。

倘若感到可惜,就会回想到,究竟是意愿着什么,是想要所可惜的东西还是想要了解真相,体证四圣谛 ,圣人的真谛 。这样的意愿将会成为布施给予生起的因缘条件,当给予生起的时刻,那一刻就正在净化根除不给予。

接下来的讲述:

此外,大德,当给予时,那时,必定看到合适有利益之物的破散损失。定然用心去观察,一切财物的特相,有灭去,有败坏,是寻常之事。另外,因为我未曾那样的布施过,一切的财物才如此的破散。好的,我将会以合适有利益之物为布施,多也好,少也好,丰满也好。我将会成就布施波罗蜜,持续不断的坚持到底,直到尽头。大菩萨的捐献,有干净的手,欢迎的,愿意的牺牲。只要有乞讨者,就会愿意的,去布施,去分享。目前在大菩萨的心所产生的第四案,就以这样的状态,被根除,被斩断。

有些人会认为把财物给出去就没有了,但事实上财物是无常的,自然的也会败坏散去,不管是把财物给出去还是没有给出去,一切都在于那个财物的时机,当没有的时机到了,自然就没有了。有些人会感到可惜,早知如此拿去布施去分享还更好,因为当还有很多财物的时候,不舍得去分享恐怕也会没有。当时机来临时,不管是火灾、水灾、被充公,或者发生了什么灾难变故,那个人就会感到可惜,唉声叹气,早知如此,拿去给别人还更好。这件事证明了,财物的失去或灭去不是因为给出去而没有,而是因为业报。什么时候会发财,什么时候会破产,一切都是由业带来的结果。

建立波罗蜜的累积是非常困难之事,所以,必须要慢慢的培养智慧的累积。不管是哪一种波罗蜜,每个波罗蜜都不可或缺,慢慢的一直继续不断的累积。倘若真的知道有非常多不善的污染以及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斩断根除一切的污染,就必须慢慢的去净化,在每一世里慢慢的去培养智慧,直到能体证四圣谛成为须陀洹,就只有再出生不超过七世的轮回。

布施波罗蜜是什么?

阿比达摩注疏 - 迷惑冰消 (sammohavinodanī Aṭṭhakathā abhidhamma pitaka) 分别论 (vibhanga) 里讲述关于智慧,如下文所述:

当智慧有意图相应于布施时,如此生起的智慧叫作“智慧有意图去布施 ” (dānamaya pañña) 。当那个人想着我想要布施就去布施了,就以那个布施为思考。智慧有意图去布施会以三个状态思考。1.布施前的意图、2.布施时的意图、3.布施后的意图。

智慧不会是不善法,不会是期望,但当智慧有意图相应去布施时,是显现出在布施时的细节,哪一刻是有智慧伴随。当智慧相应时是有智慧心所伴随心一起生起,不管那个善是布施、持戒、或是智慧的建立。四念住的内观智慧,是不会有任何的期望,而是如实正确的去了解法的真相,这才会是布施波罗蜜的智慧能生起的因缘条件。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如下文所述:

智慧的开始就是如理作意的去思考无常,直到成就了最终的智慧以及智慧能够知道对布施有帮助的法和没有帮助的法 ... 等,是为智慧波

布施,就是舍弃有利益的东西去利益他人,在舍弃的那一刻,那一刻是无私的。因此,智慧的开始是如理作意的去思考无常。当要给任何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恒常的。即使是如今所有的一切财物,虽然还没有给出去,但也许会先丢失不见或有败坏的一天。因为资产财物是无常,甚至我们自己还没有布施这件事情也是无常,也许还没有布施之前就先死了呢。去思考去看到布施者与接受者的无常,善法就会生起去帮助、去利益他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舍弃有利益之物,以正确的了解去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那就是智慧波罗蜜。但是,当正在给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去思考,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有些很贫寒辛苦的人,或许会思考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布施前的意图就会在要给之前的那一刻生起,即使正在给的那一刻也如此的去思考着无常,甚至给了之后,仍然也会想着去思考着无常。

某些人会对某些布施心生欢喜,但并不是每一回的布施都是会产生如此的欢喜。当布施之后回想到曾经的布施,仍然感到很欢喜,这就证明了在布施之前或者正在布施的那一刻,有善的意图;但有些时刻,当回想到曾经所布施过的,也有可能是以不善的心去回想。必须谨慎的去思考,正在回想的那一刻是以善的心还是以不善的心去回想。倘若回想那一刻的心是欢喜,想到所作所为的事是有利益的事,能帮助他人脱离灾难的痛苦,然而其他人也许不知道那个人是活在困难的状况之下,所以没有谁伸出援手帮助他。但当去帮助此人了之后又回想到所发生的事件就感到很欢喜,那一刻心生起的欢喜也是无我,没有人能命令欢喜生起或不要生起,但是,欢喜的生起是因为有机会去帮助应该要帮助的人,而不是为了获得能去回想到曾经所作的布施之威力,这件事情显现出布施与布施波罗蜜不同的细节 。


Topic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