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波罗蜜 3

出离波罗蜜 (nekkhamma pāramī) :有脱离感官欲乐和脱离轮回存有,是为“特相”。有确认他们所涉及的不能满足,是为“作用”。有转身离开危害,是为“现起”。有急迫感,是为“近因”。

出离波罗蜜,就是放掉感官愉悦的贪爱执取,以及错误的思惟:欲寻 (kama vitaka) ,瞋寻 (vyapada vitakka) ,害寻 (vihimsa vitakka) 。这可以是以出家人的身份舍离,或者是以四念住智慧的培养去舍离。智慧生起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舍弃欲寻,瞋寻,害寻。那一刻就是出离波罗蜜,不去想着或不投向欲,不投向瞋,不投向害,就是不去伤害或侵犯他人,那一刻就是出离波罗蜜。

当讲到实践出离,通常只会想到出家人,也就是想到剃度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但要了解真正出离的意义必须要考虑不同种类的思惟,“善寻”就是善的思惟,或“不善寻”就是不善的思惟。倘若是不善寻,就会去想着各种各样的感官欲望。“所缘欲” (vatthu kama) ,即: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这些所缘欲都在日常生活中,叫作欲寻,是不善寻。在我们日常一天之中,有可能不去想,不想要,不欢迎,不感到愉悦,不去贪爱执取这些感官的所缘对象吗?

与欲寻对立之法就是出离寻 (nekkhamma vitakka) 。出离欲,离开欲,不只是剃度出家才叫作出离,而是在日常生活里,有没有想过要出离这些所缘欲,出离所缘欲不代表只是剃度出家。平日里有没有想过对这些色尘、声音、气味、味道、被碰触的对象等等的贪爱执取,可以减少一点吗?不必立刻就舍弃,只是减少一点,有没有呢?已经够了吗?倘若够了的话,已经太多了,真的够了,这是出离寻。

就算是没有剃度出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去反省思考,每当想要获得那个色尘时,就是一次的烦恼污染了。在声音里也是一次的烦恼污染,在气味里也是一次的烦恼污染,在味道里也是一次的烦恼污染,在可被碰触的对象里也是一次的烦恼污染,全都是烦恼欲,都是不善的污染。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污染吗?倘若不懂得足够了,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出离寻。因此,都还不必去谈到剃度出家,就只是在这么平凡的日子里,是否真的感到足够了。例如,自己的衣物用品够多了,就不会再去寻找,再去买。就会想到已经太多了,足够了,真的够了。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出离寻。

我们可以开始反省思考,开始观察自己,有知足吗?对自己拥有的,有满足了吗?如果再获得,又再得到的话,那个东西对他人有没有利益,倘若有助益的话,也可以去舍离,去分享帮助他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成为波罗蜜,成为出离寻生起的机会,取代欲寻的生起。

因此,如果要根除不善的污染,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波罗蜜。在大菩萨的过去世里,我们读到似乎是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但是,倘若不去仔细的思考,就不会看到那就是世尊所累积的波罗蜜。就如大菩萨的其中一世里的故事,那世的大菩萨出生为索南智者。

索南智者所行 (Sonanandapandita) 小部经 (Khuddak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如下文所述:

那时,大菩萨在梵天界死亡了之后,就出生为一个最高贵婆罗门的孩子,非常富有的家族中。在梵增市里出生,有财产八亿。大菩萨的父母亲,给孩子取名字叫作索南。当索南会走路的时候,又有别的生命在梵天界死亡,来大菩萨索南的母亲肚子里投胎,那个孩子名字叫作难陀 (这一世的难陀就是最后一世的阿难) 。

当父母亲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有如此美丽之相,就提供两个儿子学习各种各样的艺术,各种各样的知识,也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能成家立业。但是,大菩萨索南无意愿,没有兴趣想要成家立业,他的一生只想要供养伺候父母亲,倘若父母亲离世了之后就会出家。索南的父母亲很努力的劝告,很努力的说服让他能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但是,大菩萨索南有坚定的决意要出离,拒绝所有的财富。大菩萨的父母亲,就把所有的财富赠给弟弟难陀。但,难陀却是这么说,索南哥哥都不愿接受这些财富,难陀也同哥哥一样要出离家中,不需要这些财富。父母亲非常惊讶,为何如此年轻的两个儿子都不想要财富,只想要舍弃这些财富,然后出离家中。当父母亲看到两个儿子如此坚定的意愿,因此父母亲就想着,我的两个儿子如此的年轻,都可以舍弃在家人的荣华富贵,出离家中,既然如此,我们身为他们的父母,就跟着两个儿子一起出离家中吧。

那时,他们就在森林中盖了间茅屋,两兄弟一起供养伺候父母亲。但是,难陀产生了一种想法:我想让父母亲先用我所找来的水果。难陀为了想要父母亲只用他的水果,就把之前寻找到的那些水果,在很早很早的清晨就供养在父母亲的跟前。当父母亲用好了水果之后,就涮口,维护持戒,不再食用任何的食物。至于索南哥哥,他会去比较远的地方,寻找适当成熟的水果,好的水果,美味的水果给父母亲。

当索南盛好新鲜美味的水果给父母亲时,父母亲对索南智者说,我们已经用过早餐了,之后就要维护持戒。因此,你带来的水果我们就不用了。但是,难陀为了能够先把水果给父母用,争先恐后,就先把今天多余寻到的水果先收着,有时留着的水果也是烂的。

接下来,大菩萨就这样的思维:父母亲是金贵之躯,身体那么的柔弱,因此,父母亲不应该用不好的水果,坏掉的水果,不成熟的水果。难陀弟弟如此的作法,有时拿不好的水果,坏掉的水果,不够成熟的水果给父母亲,这样下去,父母亲就无法长命。索南智者就阻止难陀的行为,说道:从今日起,当你要把水果供养给父母亲时,为了能挑选最好的水果,你就先等我回来,然后一起供养父母亲,不是只给父母亲用你的水果。

当索南智者如此的对弟弟说好了,难陀弟弟,独自想要得到供养父母亲的功德,不听哥哥的忠告。当索南智者看到难陀不听劝告,就直接跟难陀弟弟说道:难陀,你去别处住吧,这里容不下你,我会自己单独好好的照顾伺候父母亲。

难陀智者,当被哥哥撵走赶出家门,就拜别大菩萨,拜别父母亲。之后,难陀智者,精进修行,获得神通力,四禅八定,并想要对索南哥哥道歉。

这就是智者,累积波罗蜜的行为。知道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

难陀智者看到,倘若想要获得索南哥哥的原谅,这个原谅应该是最珍贵的原谅。难陀智者想,如何才叫作最珍贵的原谅,如何才能配得上索南哥哥的原谅。难陀智者心想着要把诸天之王 (沙咖天王) 从梵天界请下来向哥哥道歉,又心想,如此的作法不妥当,是不应该的行为。因为我们两人是在人间,就应该请人间最尊贵之人,那就是梵赠市之王,这位国王的名字叫作曼诺贾 (Manoja) ,是人间的王中之王,我要让这位国王,来见证我对哥哥真诚的道歉之心。

当难陀智者如此的想,就去王中之王曼诺贾国王的皇宫,向国王禀报,我会把整个州,整个世界,最珍贵的财富来献与您,让您成为人间之王,条件就只需要您能陪伴我,同我一起向我的哥哥道歉。最终,难陀智者实现了对国王的承诺,之后,国王就与他一起去索南智者的住处,向哥哥道歉。从此以后,大菩萨让难陀智者照顾伺候母亲,大菩萨本人就照顾伺候父亲,就如此的照顾父母亲的一生,直到死亡。接下来,大菩萨向诸国王说道:

欢迎的,愉悦的,智者会得到,是因为照顾伺候母亲,让母亲时时刻刻笑容满面,开心快乐。

欢迎的,愉悦的,智者会得到,是因为照顾伺候父亲,让父亲时时刻刻笑容满面,开心快乐。

在这个世界当行如此适当之法,就是,布施给予、言语慈爱、说好听的话、行有益之事,始终如一,就如连接销对车轮那般关键。倘若没有行此法,因为孩子之过,母亲就不会被孩子尊敬或供养,或者父亲也不被孩子尊敬或供养。因为智者知道行此法,照顾伺候母亲父亲之法,是好事。因此就会获得荣誉,达到伟大尊贵的身份。倘若没有如此的照顾伺候,就不叫作是供养母亲父亲。

顾名思义,父母亲如梵天王,如师,以及是诸孩儿最该尊敬的人,母亲父亲是协助众生者。因此,智者该尊敬,该谦逊,会以,饭、水、布料、睡处、各种各样的衣物、洗澡、洗脚,伺候供养母亲父亲。

诸智者随喜赞叹,照顾伺候母亲父亲者。当离开今世之后,定在天界欢乐。

出离波罗蜜,是索南智者所行最难得的其中之一的十波罗蜜。尽管如此,其他的波罗蜜也是如此的难得。此外,有宣布大菩萨的威力,例如,大菩萨不挂念一切感官的所缘欲,不被欲动摇。大菩萨是极至的敬畏母亲父亲,即使是如此的照顾伺候供养母亲父亲,也不会累,不会腻,不会足够。除此之外的时间就会行禅入定。

这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进波罗蜜,因为要去寻找美味的水果,良好的水果,来供养父母亲,必须要很有耐心,很勤奋的去寻找。因此,倘若您想要试着去观察自己的十波罗蜜,就看看自己今世的行为,因为今世的行为也是从过去世累积延续下来,不管是出生成为了什么,在哪一世里的出生,在哪里出生,都是连续不断一直的累积。

出离波罗蜜,就是,缓解,舍弃,克制对所缘欲贪爱的执取,或者是离开那个欲,出离欲。只要自觉自己是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所缘,有多么的贪爱执取,就会诚实的,慢慢的去松开,慢慢的去放掉。这就是培养建立出离波罗蜜。就算是放弃了在家人的身份,进入出家人的身份,倘若还对五个感官的所缘欲,如在家人那般一样的贪爱执取,抓紧不放。那么,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区别何在?两者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出离波罗蜜,不只是意味着剃度出家,而是很努力,很精进的,慢慢的去松开对五个感官对象的贪爱执取,慢慢的去放掉。倘若还不是“阿那含” (第三果圣人的话) ,就一定还会对这些感官对象贪爱执取。所以,我们必须如实的认识自己,我们是否真的对法的真相有足够坚定的信心,真心实意的要舍弃放弃对五个感官对象的贪爱执取,坚定不移,不动摇,不改变。例如,很贪爱很喜欢所出现的色尘,各种各样的图画,很漂亮,很美,很好看。通常,当我们看到很喜欢的东西时,就会很欢迎它,很满意,很喜欢,这就是贪爱。倘若觉知和智慧缘起,了解那一刻所出现的法的真相,就会自然而然的舍弃,放掉,不寻找,不收存累积,就是有也好没有也罢,有就看,没有就不看,不会刻意的去寻找,这就是,出离。

倘若是一位很喜欢美味的人,很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吃的份量也是很多,这样的吃法是对身体有害,对心也是危险的。

因为对食物美味的贪爱,就算是不饿也会吃。因此,倘若放掉对食物美味的贪爱,就会舍弃那个味道,出离味道,就是适当的饱,吃饱就够了。可以的话,连一点都不会品尝。有些人因为不想吃太多,用多了就会不舒服,就会品尝一小口。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出离。如果是真正的出离,就应该重新开始练习忍耐,依据忍耐波罗蜜,去看待应该用多少的食物,吃饱就够了,能维持生命,对身体有利益就够了。

要能够真的脱离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的贪爱执取,是非常艰难之事,只是开始学习慢慢的去松开,慢慢的去放掉就已经很难,何必去谈完全的脱离。因此我们最应该作的就是保护心,让心足够坚强健康,直到各种各样的波罗蜜,支助直接经验法的因缘条件,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经验法的真相能愈来愈清晰。

倘若是一位忍耐者,有些时候,碰触到热的,碰触到冷的,也会坚持 (善的) 忍耐。不会抱怨天气太热了,想尽办法的去寻找凉爽的水来缓解热;或者是有时候天气太冷了,想尽办法必须要冲温水。但是有些人是因为身体的问题,所以要适当的照顾自己。倘若不是身体的问题,那是各人自己对冷或热的贪爱,对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一位了解出离波罗蜜者,就会更加的忍耐,不论是热也好,冷也罢,也会忍耐,不被冷或热干扰。那一刻不单只是有忍耐波罗蜜,还有精进波罗蜜。

能够出离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的贪爱执取,并不是靠命令去作,而是智慧真的了解,才能出离对五个感官对象的贪爱执取。

小部经又称小尼迦耶 (khuddukanikayā) 阇都乾耳学童问经 (Jutukanninavaka pañhaniddesa) 如下文所述:

出离,就是看见,清楚的看见,比较,思考,发展,所以能参透的行正法,行适当的法。能行不与正法为敌之法,能行有利益之法。能行法随法行,圆满一切持戒。保护一切感官,懂得衡量食物用品,所以能行精进法,正念正知。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知、八支正道、涅盘,以及达到涅盘之乐。就是抗拒 (贪爱) 、是依靠、是避难所、是无害、是不动摇、是不死、是出离被困住被绑住之法。因此,这叫作,看见,看见出离之乐。

能够看见出离是乐,这并不容易。必须要真正的了解,必须是智慧才能看到利益,才能如实的去比较,正确的去思考,以及要行得正确,行得适当。不以法为敌而行,行善的,行正确的,行利益的,就是要看到有利益,有益处。行法随法行,就是圆满所有的持戒,维护根,保护一切的感官,懂得衡量食物用品,知道合适的份量。行精进法成为觉醒者,就是行觉悟之法,即:正知正念、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知、八支正道等。

因此,真正的出离欲,出离五个感官的所缘欲,必须是要以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知、八支正道、涅盘,以及遵循能达到涅盘之乐的道路之法,必须要如实的看到真正的危险,必须要对培养建立智慧的累积有坚定的信心,就只为了能彻底的舍弃对欲的贪爱执取。首先,是要从聆听佛法开始,以及思考看到所聆听佛法的益处,能看到出离是乐的法,而不是有一个我满意快乐,是必须要真正的看到,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的舍弃,是有多么的平静。

每一种波罗蜜的建立都必须有智慧伴随才叫作波罗蜜,倘若还没有真正的看到不善法的危险,或者是还没有智慧能看到,去思考了解波罗蜜的利益,任何波罗蜜都无法生起。因为智慧太弱了,所以无法看到建立波罗蜜的利益。

有意愿想要体证四圣谛者,不单只是建立智慧,而是必须建立各种各样的波罗蜜,因为每一种波罗蜜都是彼此支助,互相依靠的去体证四圣谛。某些人会生起怀疑,为何在日常生活里,正知正念的生起一定是需要建立波罗蜜,原因就是,因为正知正念不是那么容易时时刻刻的就能生起。

培养八支正道,就是,正念生起去觉知正在出现的那个法的特征,智慧就会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思考,去了解,直到知道无我的特征,知道名法是可以去知道的,色法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当正知正念还没有足够的因缘条件生起,聆听佛法也好,曾经有累积过的了解培养正知正念生起的道路也好,这会成为不同层次的觉知生起的因缘条件,不只是正知正念生起。每个波罗蜜都意味着更细微的觉知。

因此,每一种波罗蜜是不可或缺念 (觉知) 的,然而那个念的生起是来自于在日常生活里,很自然的培养正知正念的累积。当正知正念还没有因缘条件常常的生起时,那一刻所生起的善的心,曾经所累积过的正知正念,也会成为其它不同层次的念生起去觉知的因缘条件。

因此,在一天之中,即使正知正念是极少的生起,也应该去思考,别的善法是不是也是很少的生起。倘若是很少的话,就必须要培养各种各样的波罗蜜,一点一点去建立正知正念,这叫作“cira kala bhāvanā”意思就是需要很长久的时间,持续不断的去培养建立,慢慢的、一点一点建立正知正念。即使是那些已经开始,但还没达到正知正念的程度者,这样的人也是非常的稀少。

要成就体证四圣谛,必须要培养波罗蜜。不单只是培养布施波罗蜜或持戒波罗蜜,还有出离波罗蜜也同样的必须要培养。就是,舍弃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同时也要依据精进波罗蜜、忍耐波罗蜜,就是要对五个感官对象的所缘欲出离。不管是可喜的对象还是不可喜的对象,都会是个忍耐者,不被五个感官对象所动摇。

在大菩萨的某世里,大菩萨他思考,如实的看到不善法是如此之多,数不胜数,就努力的要出离所缘欲,即: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大菩萨努力的去思考对所缘欲的贪爱执取出离时那一刻的心。如下文所述:

义释 (Aṭṭhakathā) 顺师摩故事6 (Susima Jataka 6)

病者无法凭自己之力翻身,看护者必须用绳子稳固的绑住,是要让病者能拉住绳子翻身。然而向病者说道,您必须拉住这个绳子来翻身,在翻身的那瞬间,身体痛苦就会得到缓解而感到愉悦,即使只是一丝丝的愉悦。 (病者无法凭自己之力翻身) 就如,当众生因不善的污染而痛苦时,内心并无力提升转向平静之乐。

倘若,已经没有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贪爱执取了,这是真正的平静,获得平静之乐。平静,是已经舍弃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贪爱执取。但问题是,如何才能从对所缘欲的贪爱执取走向舍离放弃。就是,必须累积波罗蜜,慢慢的建立,逐渐的培养,直到真的彻底能够舍弃放掉。

这样的思维在大菩萨曾经的某世里产生过,那时,大菩萨出生为梵授王牧师的孩子,大菩萨的父亲是一位皇家牧师,这一世的大菩萨名为“顺师摩” (Susima) 。同时“瓦拉纳西”的国王也诞生了一位皇子,名为梵授之子 (Brahmadatta) 。梵授王与皇家牧师的儿子是同日出生,两个孩子一起玩,一起长大。到了该学习的年龄,他们两位就离开“瓦拉纳西”去“塔克西拉”求学。一起学习各种各样的艺术,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习完毕之后就返回“瓦拉纳西”。梵授王就封他的儿子为太子,当梵授王驾崩后,太子即位,成为下一任的梵授王,国王就封他的好友顺师摩成为他的牧师。

有一天,梵授王坐在大象的脖子,顺师摩牧师坐在国王的身后,从左方开始绕城的仪式,这仪式是意味国王给人民带来吉祥。国王的母亲就是王太后,心想,我就从此处看看我的孩儿是如何行此典礼吧。王太后站立起,走向窗户,看看国王的脸。但,当她看出去之时,满眼只看到坐在自己儿子身后的牧师。对顺师摩牧师,一见倾心。从那天起,王太后就只待在卧室里,茶饭不思。梵授王得知,就立即向他的母后请安,问候:母后您近来怎么了,为何不用膳。王太后沉默,不言不语,因为王太后有愧于心,说不出口。国王就命他的王后向他的母后请安,谈话,之后王太后就与王后说出自己的心思。当国王得知自己母后的心思,就请顺师摩牧师即位成为国王,条件是,让自己的母后成为顺师摩牧师的王后,至于他本身就担任总督之位。

过了一段时间,大菩萨对在家的生活感到惭愧,王后想尽办法挽留大菩萨,请求大菩萨不要放弃王位。大菩萨就向她说法,指出,让她看到五个感官对象所缘的愉悦和执取的危险。接下来,大菩萨,将请总督归位,之后,大菩萨就离开皇宫,出离家中,成为隐士,在森林里生活修行,成就了禅定与神通,获得最高之位,就是将能进入梵天者。这一世,大菩萨的王后和梵授王的母后,就是“罗睺罗” (Lahula) 的母亲。大菩萨的朋友梵授王,就是“阿难” (Ananda) 。顺师摩牧师就是我,“如来” (Tathagata) 。

这本生经故事的最后一段讲述,三藐三佛陀宣说关于过去累劫累世的故事,是指出贪爱的力量,谁都无法想像,贪爱在每一世要如何的生起也不知道。

要出离对五个感官的贪爱执取,是非常难之事。要舍弃在家人的身份,走向出家人的身份,比非常难还要更难。因为,出家人必须一心忠于戒律,遵守戒律,才能离家成为出家人。即使是这样,真的要出离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是根据智慧的累积,如实的知道法的真相就是,不是动物,不是某个人,不是我。不管是贪爱、瞋恨、看见、听见、嫉妒、傲慢、自我为中心,这一切都是法,是心,心所,彼此缘起并立即灭去。但,最玄奥的就是,在现在这一刻,智慧可以参透真相,可以直接经验法的特征,可以知道法的真实本质是无我。


Topic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