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波罗蜜 4

智慧波罗蜜 (paññā pāramī) :有参透法的真相,或者是无差错的穿透通达真相,是为“特相”,如精通射术者那般极为厉害的高手射出的箭。能照亮对象视野,是为味“作用”,如明亮的灯光。不迷失困惑,是为“现起”,如森林里的引路人。专注或者是四圣谛是为“近因”。

学习佛法者肯定很清楚,即使是拥有财产、官职、荣誉、幸福,倘若没有智慧如实的了解真相,明白道理,一定会受苦。所以,如果真的能看到智慧的价值,而且有意愿培养善,就不会欲求渴望愉悦的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就只会有兴趣去培养建立智慧,直到达到智慧圆满的程度,彻底的斩断不善的污染。因此,倘若下定决心,目标就应该是要去增长智慧直到智慧圆满,达到最锋利敏锐的智慧,能够彻底的斩断根除一切的污染。

智慧,是培养四念住最重要的一个法。不管是谁,有多么优秀,有多么好的条件,倘若没有智慧逐渐的成长,没有足够锋利的智慧,没有自然而然如实的参透正在出现的法的真相,也无法彻底的根除不善的污染。因此,应该看到智慧逐渐成长的利益。培养建立四念住者,肯定会行一切波罗蜜,这将会是智慧逐渐成长的条件,直到能够体证四圣谛。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aka) 优怛阇耶1 (Yudhanjaya1) 讲述当大菩萨生为优怛阇耶王子时,关于智慧建立的开始,如下文所述:

那时,大菩萨生为优怛阇王子,他是国王的大王子,也担任总督之位。优怛阇耶王子日日行大布施。有一天的清晨,优怛阇耶王子在公园里散步,看到在树枝上,树叶上,草木上,和蜘蛛网上的露珠。那个露珠如珠宝那般之美,大王子他很开心的一直在公园里游玩,到午时也没有回宫,一直到了傍晚才肯回去。当他要回宫时,并没有看到早上那些露珠,就问马夫,那些露珠都去哪里了。马夫回话,当太阳升起时,露珠就会消失不见。当大王子听到这番话时,心想,这些露珠如此的生起消失,“即使是蕴”,即使是诸众生也是如此,就如这些露珠那般的消失。大王子的内心产生了急迫感,大菩萨以露珠的无常,为领导,为主,为对象,为所缘。接下来就如理作意到诸蕴的世界是很短暂不久留,第一次对众生所产生悲悯的智慧就如此的增加,也在之后常常的生起悲悯的智慧。大王子就请求他的父王母后而离宫出家。

这件事显现出不同层次的智慧。人人都会看到草木上的露珠,但是有谁能够对这样的事情会产生急迫感,把露珠与生命来相比。

当有着智慧的急迫感常常念想那个事件,例如,念想到死亡或无常,这也会成为诸波罗蜜建立的因缘条件。

在经典里讲述了关于那一世智慧的开始,在要离开王宫出家之前,大菩萨所行的大布施以及抛弃王位给予他人等,是布施波罗蜜。

谨慎小心,注意言语行为,是持戒波罗蜜。

出离家中以及成就禅定,是出离波罗蜜。

在那一世里,智慧开始如理作意的思考无常,直到成就了最终极的神通。智慧知道对布施有帮助有利益的法和没有帮助没有利益的法等,是智慧波罗蜜。

勤奋成就诸利益,是精进波罗蜜。

忍耐的智慧 (ñāņa khanti) 和极端的隐忍 (adhivasana khanti) 是忍耐波罗蜜。

不说谎,不食言所许的承诺,叫作真实波罗蜜。

对于一切他所从事和遵守的,有着坚定不可动摇的决心,叫作决意波罗蜜。

因慈无量,以慈心只为众生的利益着想,叫作慈波罗蜜。

以平等心对待众生的乖张行为,以舍无量而舍弃,叫作舍波罗蜜。

因此而获得十波罗蜜的建立。

培养波罗蜜必须有智慧领导,修行波罗蜜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智慧,能够体证四圣谛。但是,四圣谛不是那么快就可以体证。因此,智慧的建立也必须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波罗蜜。所以,在这一世里,我们会发现,有修行过波罗蜜者与没有修行过波罗蜜者的差别。没有修行过波罗蜜者,他并不会看见培养建立智慧的价值,是一个不肯聆听佛法者。有兴趣要聆听佛法者,是长久以来就已经有修行过波罗蜜了。

对佛法无欲没有兴趣者,他看不到佛法的利益,即使是还有完完整整的佛法,他也不听,这就是还没有修行过波罗蜜的人。

已经有修行过一些智慧波罗蜜者,不管出生在什么样的地方,甚至是出生在邪见的家族,他会有兴趣要去知道真相,有善欲要去了解法的真相。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khuddakkanikāya) 宾其亚的问题 (Pingiyamahavaka pañhaniddeso) 如下文所述:

这一部经典里,讲述关于有一位婆罗门,名叫宾其亚,年纪一百二十岁,他向佛陀求法。

宾其亚请问佛陀:我是个老人,力气变弱了,皮肤不美了,眼睛不清晰,耳背听不见。我不愿在这样的过程中迷惑方向,恳请佛陀,指导正道之法,能停止再出生与衰老之正法。

佛陀向宾其亚说道:诸陶醉者,迷惑于身体,美的色法,肯定因诸色而烦恼。因为看到诸众生活在诸色里,因诸色而艰难困苦。宾其亚你看看,因此,你就不该粗心大意,把色给舍弃,是为了不再继续出生。

真正的智者,不求别的,而是求听闻佛法的真理,求听闻不迷失不迷惑之法,求听闻能参透,停止再出生与衰老之正法。虽然宾其亚的年龄已经高达一百二十岁,他想要听佛法。因为,曾经有累积过很多的智慧,所以才能如此的看到聆听佛法的利益。

曾经建立过智慧的人,知道苦的生起来自于对色法的执取。因此,要灭苦,就应该舍弃对诸色法的贪爱。每个生命的苦都是来自于诸色法,不管是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就是因为对诸色是贪爱、是执取、是黏住、是欢迎的、所以才会苦。

“rupesu”这个字指的就是因由“四大”,以及因由依靠四大而有的色法。诸众生肯定因由色法而有烦恼,艰难困苦,被侵害,因色而被杀、因色是条件,因色为根源。当有色有身体,诸王定会命令各种各样的惩罚,例如,用鞭子抽打、用钉子钉住、砍手、砍脚、或手脚都砍;割耳、割鼻、或耳鼻都割;把烧开非常热的锅放在头部、把头皮拨开;把脸烧黑如火炭、整个身体被烧、手被烧着火、被拨皮然后被绳子绑住拉着走;把皮拨掉如穿着树皮布那般;把铁穿过肘部与膝盖,然后用尖利的铁钉住;把铁钩钩在嘴巴如钩鱼的嘴巴那般;用刀把肉一块一块的割下来如硬币那般一块一块的散落;把皮刮掉然后用灼热的水涂上去;让他侧睡,然后用尖利的铁从侧边的耳朵钉下去;把皮拨开然后砸向骨头、没有生命如叶子那般的捆绑住;用滚烫的油在身体上浇下去、让狗咬吃身体的肉;把很长很尖利的木棍串入身体、和用剑把头砍掉。诸众生烦恼,艰难困苦,被侵害,被他人杀死,是因色的因缘条件。因为看见、查证、思虑,智慧慢慢的发展,逐渐的建立,使诸烦恼者,艰难困苦者,慢慢的清楚。因此,佛陀说:因为看到诸众生活在诸色里,因诸色而艰难困苦。

倘若没有色,就不会有被抽被打,但当有了色,被惩罚的结果就是被抽打,等等。

当离开了这一世时,不知道会往哪一个世界去。在别的世界里,也有可能会受这样的惩罚。只要还有色,没有谁会知道这个色会发生什么。倘若还有可以去承受各种各样痛苦的根源,就是承受不善业带来的结果,色就会成为原因、条件,去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感受。如下文所述:

另一种状况是,当眼睛衰退、败坏、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时,视力衰减,甚至消失,诸众生就会有各种不同烦恼。当眼、耳、鼻、舌、身,等;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家族、团体、住处、财富、官职、荣誉、享福、袈裟、托钵、衣物用品、药物药品。当衰退、败坏、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衰减,甚至消失,诸众生就会有各种不同烦恼,等。因此,叫作,因诸色而烦恼。

当宾其亚聆听佛陀宣说法完毕的那一刻,就在那一刻,宾其亚体证四圣谛成为了圣人。

即使宾其亚累积了非常多的聆听佛法的波罗蜜,也必须要有精进波罗蜜以及忍耐波罗蜜。因为智慧是慢慢累积建立的,并没有那么的容易。听闻佛法必须依靠真实波罗蜜和决意波罗蜜,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决意坚定的聆听也不会被动摇。

通常大家都会去布施,布施者应该清楚布施是为了什么。倘若不了解体证四圣谛,培养智慧这件事情,那么就只是一般布施而已,或许还会对那个布施期盼著回报。但是,倘若布施者了解法的真相,知道没有东西,没有人,没有我,知道出生带来苦,一世接着一世。倘若真的是如此的了解,就会看到再出生的结束就是苦的结束。不会再看,再听,再闻,再尝,再碰触,再也不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了。能体证四圣谛,必须要培养善,是为了根除一切不善的污染,当成就了须陀洹,将会在七世之内成就阿罗汉。

当觉知与智慧更为精细时,就会看到在每一天之中,有各种各样不善的污染。例如,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从早上起身到现在这一刻,一直都有。要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根除不善的污染,这是非常难的事。因此,必须去培养、去建立各种各样的波罗蜜的,才能够体证四圣谛,能够彻底的根除一切的污染。

所以,能够知道到底是不是波罗蜜,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倘若没有智慧,不知道要根除不善的污染这件事,那个人的善并不是波罗蜜。至于已经听闻过佛法了,看见不善的污染了,也要看智慧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因为,有些刚刚开始聆听佛法的人,他会说,他还不想达到涅槃,还不想只剩下七世的轮回,还想要比七世更多的再继续出生。这件事显现出了智慧还很弱。因此,必须随着智慧的阶段顺序而发展。因为,倘若智慧还没有达到能够真正看到修行波罗蜜的益处的话,所有波罗蜜也无法发展。不管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出离波罗蜜,或其他波罗蜜等等。还有应该要注意的就是,不善的污染和在这一世里一切的苦,就是执取名法色法,是我或是我的。真正的止息是再也没有名法色法的生起。

小尼迦耶 (Khuddukanikāya) 义释 (Attadandasutta niddesa) 15-826 ,如下文所述:

(人类) 有心迈向涅槃者”。这一句指的是,在这个世界里,有些人布施,有些人受戒,持戒,遵守戒律。把要用的水,要喝的水放好,扫地,叩拜佛塔,向佛塔供献香料与花,顺左转三圈之礼。行应该行的善法,不因为去处,而行善。不因为生起,而行善。不因为结生,而行善。不因为天界,而行善。不因为轮回,而行善。不因为循环,而行善。是个有意愿脱离苦,有心迈向、倾向、移向涅槃。因此,并修行一切善。如上文所述的叫作,“ (人类) 有心迈向涅槃者”。

期盼著会结束所经验的苦,或一直想着要解脱苦,只是这样并不够,必须有能脱离苦的智慧,迈向、倾向涅槃。这都是必须依据聆听佛法,以及真正的看到不善的危害,看到再出生的危险,就是看到名法色法的生起,以及看到修行善的益处。因为,大多数累积的都是不善法,所以曾经累积的不善法,就是不善法生起的因缘条件。

所以,修行波罗蜜,必须能开始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善法是非常少的事实。然而所生起的善法,已经是波罗蜜的善了吗? 从前也许是行善但并不知道善的真相,但是自从聆听佛法之后,体证四圣谛必须依靠各种各样的波罗蜜,对善的建立必须有智慧,有真诚和坚定不动摇的心,去行善,培养善。

小部经 (Aṭṭhakatha Khuddakanikāya) 义释 (mahaniddesa) 讲述智慧的特相是与无明对立,如下文所述:

智慧”指的是全面的知道,什么都知道,知道一切的真相,知道苦圣谛,知道这是苦,等。

苦圣谛 (圣人的真相) 的最深意义,并不是生命中所谓的问题,并不是生命中的苦恼,并不是失去财富、失去官职、被人批评、不快乐之苦等等。而是法生起了就立即灭去,无常。看见就立即灭去,听见就立即灭去,思考就立即灭去,愉快就立即灭去,痛苦就立即灭去,都是极度短暂的一刻。知道”这是苦”, 意味着知道了生起灭去的本身就是苦。

这样的智慧叫作“根” (indriya) 意味着“大” (主宰控制) ,因为能制伏无明。

当没有智慧生起的那一刻去了解真相,那一刻真相就是被无明压制盖住。智慧的特相与无明相反,当智慧生起的那一刻,智慧能制伏无明。

智慧的特相是光明,是亮的。智慧是全面的知道,就如四面都是墙的屋里。当夜晚时,在四面都是墙壁的屋里点灯,黑暗消失,光明显现,智慧就如那屋里亮起来的灯。

倘若那一刻,还不是真的了解真相,那一刻还不能称为明亮,只是开始知道,开始了解法而已。因为明亮是指 (内观) 智慧可以直接清楚的知道在意门正在出现的名法的特征,与色法有着清楚的区别,这才叫作明亮。接下来是经典里的一段讲述。

当智者坐上金交椅时,大千世界就像一盏灯照亮着。

智慧,是光亮的名法,是参透出现的法,清楚的了解法的真实本质。过去也许听闻过实相的特征,但只是在文字上的了解。智慧是可以慢慢的成长,直到发出光亮,或者是有光亮的特相。不管在何处,大千世界的光亮都是一致的亮。意思是说,当名法生起时,智慧能参透,能清楚了解正在出现的名法。不管是欲界的名法,或者色界的名法,或者无色界的名法,名法的特相都是一致的,就只是名法,能去知道的法,能去经验一个对象的法。因此,不管是多少大千世界,名法就是名法。当智慧生起参透法的那一刻,大千世界的光亮都是一致的,不管是哪一处的亮都是同样的亮。就是智慧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法的特征,不管法是在何处,那个法就是那个法。

当君子提着油灯进入漆黑的屋里,灯光去除黑暗,让屋里光亮起来,光亮能照射让诸色出现,智慧就是如此。当智慧生起时能去除黑暗 (无明) ,让光照亮起来 (明) ,智慧的光芒使四圣谛出现,智慧就是有如此的特相。

当真正在聆听佛法时,那时就是在培养智慧波罗蜜,同时也正在培养精进波罗蜜和忍耐波罗蜜,目的就只为了智慧有一天能够照亮,清楚的了解法的真实本质。

此外,就如聪明的医者使用药品时,知道对病者合适的,对病者不合适的。智慧也是如此。当智慧生起时,智慧了解善法和不善法,知道是低下或高贵,是粗劣还是精细,是黑还是白。就如舍利弗尊者所说的话:“诸长者,请看,因是全面知道的含义,所以,智慧全面知道了什么?智慧全面知道这是苦”。

此外,智慧能穿透法的真实本质,或者无丝毫摇晃的穿透通达真相为其“特相”,就如精通箭术者射出的箭。对所缘是明亮的,是为“作用”,如明亮的灯光。不迷失困惑,是为“现起”,如森林响导专家进入森林那般。

智慧,必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培养建立,直到智慧能够穿透了解法的真实本质。智慧的特征是能够如实的看见一切的真相。当四念住没有生起的时刻,日子就不知不觉的一天一天的过去,哪一种不善心生起,是什么程度的贪爱,并不能够如实的分辨这是眼门的贪爱,这是意门的贪爱,或者是这是耳门的贪爱。因此,日子一天一天的在无明中,就这样的过去。但是,当智慧生起的那一刻,智慧能够全面的知道一切的法,不管是善的法或者是不善的法,并不需要去问谁那一刻到底是善的法还是不善的法。因为智慧本身它知道,智慧知道哪个是有利益的法,哪个是有害的法。

倘若生起的法是不善的法,智慧会知道,会看到不善法的危害,也很清楚不应该让生起的不善法再继续发展。所以,当不善心已经生起了,智慧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善心的危害。当善的心生起时,智慧也很清楚的看到善心生起的利益,应该让生起的善法再继续发展。智慧清楚的看到法的粗劣和精细,是有害的法还是有益的法。

在小部有称小迦耶 (khuddakkanikāya) 义释 (mahaniddesa) 里的一段话,如下文所述:

建立培养能够体证四圣谛的智慧直到成就阿罗汉,是导向涅槃的方向,即使是在梦境里也未曾去过。这是跨越长远之路,就是跨越轮回”。

所以,倘若智慧真的生起了,就会知道过去的轮回有多么无止境的长久。还有倘若智慧还没有圆满,未来很长远的轮回之路,也必须是继续的走下去。

十波罗蜜的培养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种波罗蜜。只单独要培养某种波罗蜜是不可能舍弃所有不善的污染,因为不善的污染累积的太多太深了。倘若不了解十波罗蜜,以及不反省自己,就不叫作培养波罗蜜。那只是一个无用的希望,盼望着能体证四圣谛,根本不知道能够体证四圣谛的条件,是必须培养善,因为善能够缓解不善。

当了解怎么培养四念住了,就会有让各种各样的善法生起的因缘条件。例如,布施波罗蜜,就是能够舍弃物品去利益他人。持戒波罗蜜,就是戒绝不犯戒。出离波罗蜜,就是能够慢慢的舍弃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即使只是一点点的舍弃,也会发现是自己开始有要舍弃的想法,懂得对色尘、声音和其它感官对象,懂得知足,懂得够了。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过于不应该的执取。

智慧波罗蜜,是许多人都期盼想要得到的 ,但是智慧波罗蜜或者是直接经验法的智慧,不是人人都有的,必须要慢慢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正在看、正在听、正在闻、正在尝、正在碰触、或正在想的时候,也应该去思考一下,有没有善欲,善的兴趣要去了解那一刻正在出现的法,知道法的真实本质是什么。

能够真正看到智慧的利益者,必须依靠精进波罗蜜和忍耐波罗蜜,因为智慧的建立并不容易,需要很长的时间。闻慧只是基础,还不是能够体证四圣谛的智慧波罗蜜。真正的智慧波罗蜜是要根据了解现在正在出现的法,慢慢的培养建立起来,包括正在聆听,正在思考或者是正在“四念住”这一刻。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khuddakkanikāya) 阿耆多学童问经 (Ajitamanavaka pañhaniddesa) 第97,如下文所述。

kusalo sabbadhammanam”指的是对诸法是个智者,意思就是知道诸行无常 ... ,诸行是苦 ... ,诸法无我 ... 。因为是缘于无明,行生起 ... 。某种法自然而然的生起,某种法并自然而然的灭去。因此,对诸法是个智者。

倘若要真正的直接经验了解法,必须要详细的学习佛法才会意识到,诸行指的就是现在这一刻正在出现的法,它是无常的,生起了,立刻就灭去了。生灭的法就是苦,以及诸法是无我。还有另外一段的陈述:

此外,应该对蕴是个聪明者。五蕴 (khandha) 、界 (dhātu) 、处 (āyatana) 、十二因缘 (paṭiccasamuppāda) 、四念住 (satipaṭṭhāna) 、四正勤 (sammappadhānā) 、五根 (indriya) 、五力 (balā) 、七觉知 (bojjhańgā) 、四神足 (iddhipādā) ,或成就、道 (magga) 、果 (phala) 、涅槃 (nibbāna) 。因此,应该对诸法是个聪明者。

“五蕴” (pañcakkhandhā) 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它们就是现在这一刻。

界、处、十二因缘,指的就是所生起的法,以及彼此支助,互相依靠所生起的法。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这些法是伴随着慢慢增长的智慧所生起的法。例如,当努力精进去了解正在出现的法的那一刻。七觉知,就是觉悟之法,体证四圣谛、道、果、涅槃。因此,应该对诸法是个聪明者。就只是这么短短的阅读,一点点的听闻,还谈不上是个聪明者。还有下一段话。

此外,十二处,就是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可触,意与法,叫作诸法。比丘,舍弃十二处,不管是内六处或外六处,指的是,已斩断了根。如无茎叶的糖棕榈树那般,再也不会结果。不再出生,比丘就应该因此,因而对诸法是个聪明者。因此,才叫作对诸法是个聪明者。

不管是什么时刻都好,看到、听到、闻到、尝到、碰触到、或想到。知道处就是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可触、意与法的时刻。了解那一刻正在培养智慧,知道正在出现的法的真实本质的那一刻。倘若,正在听闻佛法的时刻,也有四念住生起觉知到正在出现的法,那一刻,倘若是个已经建立智慧的人,就可以真正的看见法的生灭,就是对于十二处是个聪明者。

关于培养建立四念住,有些人好奇不解,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是如何能了解出现的法的特征。只有一条路,就是,已经听过佛法并且自然的思考佛法、如理作意的人,就有条件能够觉知了解正在看的那一刻,或者了解这一刻正在出现的法的特征。四念住的那一刻,是 “念”生起去觉知法的特征以及“智慧”能够了解那个法的本质并不是我,不是动物,不是某个人。倘若不用四念住这个名称,也可以改为,正在看的时候,就开始去了解眼识在看的特征。正在听的时候,就开始去了解耳识在听的特征。正在闻的时候,就开始去了解鼻识在闻的特征。正在尝的时候,就开始去了解舌识在尝的特征。正在碰触的时候,就开始去了解身识在碰触的特征。正在想的时候,就开始去了解意识在想的特征。精进波罗蜜是有智慧伴随的去勤奋努力,否则就会很勤奋努力的去作别的,而不是勤奋精进的去了解在日常生活里自然而然所出现的法。

诸法必须是一致的,例如死亡。三藐三佛陀教导死随念。世尊宣说关于死亡,有三种类型的死亡,刹那死,通俗死,以及正断死。

刹那死,就是每一刻的死。意思是说,生命只是那一刹那的心,生起一刻立即就灭去,心只持续一刻而已。我们所谓的这个人寿命很长,年纪很大,其实就是心继续不断的生起灭去。生命就只能持续一刻,比如在看的那一刻而已。正在看的这一刻,生命就是生起去看的这一刻。眼识生起去看,然后就灭了,死了,非常的短暂。耳识也是如此,生命就只是听见的那一刻而已,耳识生起去听,然后就灭了,死了。所以,刹那死就是非常短暂一刻的心的生灭。

培养建立智慧波罗蜜的死随念者,他并不会只是去念想到通俗的死亡,这样的想只有很小的帮助。想到世间所有的一切没有谁能够永久的拥有,终究还是会分别,会离开,会失去那些我们曾经执取误认为是我、或是我的东西。只是这么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倘若那个人能够了解刹那死,就是每一刻法的生灭。看,生起一刻就灭去。听,生起一刻就灭去。闻,生起一刻就灭去。尝,生起一刻就灭去。碰触,生起一刻就灭去。想,生起一刻就灭去。倘若真的能够这样的了解刹那死,如实的去了解那一刻正在出现的法的真实本质,这才是对死保持觉知。

所以,死随念是随着智慧了解而有不同层次的程度。有培养建立了解死随念的平静,以及思考了解死随念,每一刻都在死去,每一刻都在灭去的特征。

达赛那伽本身故事的义住6 (Aṭṭhakathā Dasannaka jātaka 6) 三藐三佛陀说法,关于曾经有一位比丘有欲望想要还俗,是因为经不住前妻的诱惑,如下文所述:

那一世的大菩萨是一名大臣,名为“赛那伽” (Senaka) 。目犍连尊者是一名大臣,名为“阿尤拉” (Ayura) 。舍利弗尊者是国王的大臣,名为“普库萨” (Pukkusa) 。那时,皇家牧师的儿子觐见拜访国王,当他看到国王的王后时,一见倾心,心生好感。之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当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应允自己的王后,赠予皇家牧师的儿子七天,到了第八天必定要恭送王后回宫,归还与国王。但,不可预料的是,皇家牧师的儿子与王后他们俩个彼此相爱,他们决定要一起私奔去另外一个国家。

当国王得知皇家牧师的儿子与王后私奔时,五内俱崩,病倒卧床,内心燃烧,鲜血从腹中流出,太医们都无法治疗。大菩萨知道,其实国王并没有什么身体之病,是因为看不见王后而伤心之病。大菩萨就想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子。在宫里举办一场吞剑术的表演。当国王看到一个男子能够吞下有三十三寸长度的剑,看到表演者能够吞下那么长那么锋利的剑时,国王就向阿尤拉智者问道:“有什么事是比吞下剑更难的吗?”阿尤拉智者说道:“能说出‘我要给出去’这一句话,是比吞下剑还要更难”。

能够放弃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是极度困难的事,如果还贪爱执取,要如何说出‘我要给出去’这一句话。

当国王听了阿尤拉智者说道之后,就反省思考所听闻的话,明白自己金口玉言,要把王后赠予皇家牧师的儿子,如此之难的事,我已经办到了。因如此思考,国王内心的悲伤就减轻了一点。

国王心想,这世上还有什么是比说出‘我要给出去’这一句话更难的吗?思考了之后,国王就把自己所想的想法,向普库萨智者问道:“比说出‘我要给出去’这句话更难的事还有吗?”普库萨智者说道:“当人们不守护自己曾经所说的话,不守信用时,那些曾经所说的话都作废。但是,当守护了承诺,守护承诺能够减少贪爱,所以,如此的减少贪爱,守护承诺是比吞下剑以及比说出的诺言还要更难,除了守护承诺其余都是容易,不管是说出要给的诺言还是吞下长剑。我的摩揭陀国王,请您就如此的理解吧”。

我们是否能真实,真心诚意的去对待自己所想的,或诚实的去对待自己所说出去的话。因此,当说了会给予,可是后来却又给不了,这让我们看到,当信心生起的那一刻,就会说出是会给予。但是,当说了会给,后来又反悔不给也是可能的。所以,说出会给然后就真的给了,这是一件难以作到的事。不光只是说,而是要有真心,有诚意,有信用,能够像自己所说的那样的去作到、去实现,就是说到做到。

当国王听了这些话之后,就反省思考。想到已经说出口会把王后赠予皇家牧师的儿子,也真的把自己的王后如所说的那样赠予皇家牧师的儿子,自己已经作出世间难以办到之事了。如此的想,国王的悲伤比之前的悲伤更加减轻下来了。

当国王如此的反省自己,国王他就看到了自己的牺牲。当说出了什么,就可以按照所说的话去作,说到做到。因此,这比能吞下三十三寸之长的剑还要更难,胜过比能吞下又长又锋利的剑更大的能力。

接下来,国王想到: “没有其他人比智者赛那伽更聪明。所以,我要问他这道问题”。国王问智者赛那伽:“这世间有比能给出去的事更难的,还有吗?请您说出比这件事更难作的原因。”

当赛那伽智者要解答这道问题之前,说道:“人应该布施,不管是多也好,少也好。但是,当布施了之后,内心不烦恼,不困扰。内心不生起烦恼,困扰,是比吞下剑更难,比说出要给出去更难,以及比能给出深爱的事物还要更难。除了布施给出去了之后内心不生起烦恼,困扰,其余,都是容易之事。我的摩揭陀国王,请您如此的知晓” 。

当国王听了大菩萨说道了之后,就反省自己。我已经把王后赠予皇家牧师的儿子了,然后内心却又感到悲伤,我不应该如此。倘若,王后倾心对我,就不会背弃这个地位。王后已经不倾心对我而私奔了,王后对我又有何益处呢。当国王如此的反省思考,一切的悲伤彻底消失,如滴水从莲叶中滚落出那般。突然间,国王的腹部顿时恢复,疾病疼痛完全消失,国王心情大喜,万分高兴。

当国王要赞叹大菩萨时,国王说道:“阿尤拉智者已解决问题了,以及普库萨智者也解决问题了,至于赛那伽智者的解答是解决所有的问题。布施者,不该在布施之后而烦恼。”国王赞叹之后,内心大喜,感到无比之满意。因此,把非常多的财富赠予赛那伽智者。

佛陀解说那一世的国王 (梵授王) ,就是因经不住前妻的诱惑有欲望想要还俗的比丘,之后成就了须陀洹。阿尤拉智者,是目犍连尊者,普库萨智者是舍利弗尊者。至于赛那伽智者,就是如来我。

在这部经中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不惋惜,不可惜的重要性。当我们留恋不舍,这表示我们还执取不放所给出去的,即使只是身外之物。事实上,没有谁能够一直的拥有谁。就只是"刹那死",看那一刻灭了之后又生起贪爱喜欢,但是当没有看见的那一刻,就是别的时刻,是别的情境故事。

因此,善的力量与智慧的力量,必须要依靠很长久的时间来培养,巴利文叫作“cira kala bhāvanā”,指的就是,就只是为了能够如实的了解法的真相,是要非常非常久的时间,慢慢的培养,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知道什么事是应该,什么事是不应该。知道哪一刻是善的,哪一刻是不善的。如果还有一丝一毫的惋惜不舍,也值得去思考。当四念住已经生起,我们可以注意到我们非常执取正在出现的名法与色法,也不愿舍弃对我的执取。因此,内观智慧的建立有很多不同的渐进层次,因为要放弃名法与色法是很困难的。

在迷惑冰消 (Sammohavinodhanī) 义注分别论 (Aṭṭhakathā Vibhaga) 分别圣谛经 (Sacca Vibhaga) 里的一段话,如下文所述:

除了“道”以外,能领出轮回的 (其它) 法器并没有。即是“道” 这个法器,不能领出轮回也没有 (必能领出轮回) 。因此,智者知道“道”是圣谛,意味着,真正能带出轮回的法器。 (Dispeller of Delusion: definition of the Path) E p 67

在三藏经典和义注里有明确的记载,“除了道以外,并没有其他能带领出轮回的法器。即是“道” 这个法器,不能领出轮回也没有 (必能领出轮回) 。是很肯定明确的拒绝其他的可能性。关于“道” (magga) 是领出轮回的法器,“道”不可能不能领出轮回的。所以,当正念生起去觉知法,智慧思维审查法的特征,能够很清楚的区别出名法和色法的特征,这就是能够真正的从烦恼中走出来的道路。因此,智者知道“道” (magga) 是“圣谛” (sacca) 。智者也知道能根除不善的污染就只有“道”是唯一的道路。

接着,我们进一步读到:

苦的原因是贪爱 (Taņhā) ,没有其他来源创造苦。苦生起,不是因为有个造物主的意志力赐的。会有苦,是因为这个贪爱 (taņhā) 。

诸苦,一切的苦来自于对法的执取,把法当成是我,是我的。那一刻有贪爱一起生起,对错误见解的执取,是愉快的。倘若,能够有智慧去了解法的真相并不是我,能够放松对名法与色法的执取,那并不是我的,以及可以了解法的本质特征,就会让苦缓解减轻一点。即使是在思考的阶段,思考正在出现的法不是我,不是我的,也能稍微减轻苦。但是要消灭苦,必须要真的彻底的消灭对法的执取,消灭法是我、是我的的邪见,必须要先达到“须陀洹道心” (sotapatti-maggacitta) 。倘若还没有达到就必须受深深的苦。如果贪爱执取愈深愈坚固,苦就必定愈来愈加深。

在智慧圆满达到内观智慧每个阶段的程度之前,生命就这样的随着业,以及随着行蕴的支配,也就是随着,心、心所、色法的生起。无法躲避心、心所、色法的生起。因此,每个人应该有坚定的信心深信业,对法的真相深信不疑。业是生命的因缘条件,让生命如此这样一天一天,一世一世的过去。在智慧能生起直接经验法之前,在每一天的生命里,有苦,有乐。某些时候是激动开心,伤心,惊喜,惊吓,如愿,失望,有好事,有坏事,有生老病死。这一切都是法的特相,法的特征。并不是动物,并不是任何人,并不是我。它们的生起,法的生起,都是因为有它们的因缘条件让它们生起。

能去经验的法,生起就灭去,一刻接着一刻这样的生灭。我们已经很习惯去经验不同的对象。但我们不知道在看到的这一刻,就是眼识去看。在声音出现的那一刻,是耳识在听。四念住生起去觉知了解法的真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生起,直到智慧慢慢的成长达到内观智慧每个阶段的程度。色蕴的生起,正念可以觉知;识蕴经由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生起时,正念也是可以觉知。但倘若不能直接经验其他五蕴,也就是直接经验受蕴的特征、想蕴的特征、行蕴的特征,是不可能根除不善的污染的。

在日常生活中,倘若四念住没有生起,智慧不能去思考去了解各种不同的法,就不可能会放掉对我的执取。执取记忆的那一刻、贪爱的那一刻、讨厌的那一刻、好的想法、坏的想法,等等。实际上这一切都不是我,只是各种不同的法而已。

聆听佛法是最有利益的事。当我们思考检查自己的心时,例如,当听到有人去世的新闻时,就会想到自己,反省自己。除了想到过世者有很多的贪爱,喜欢绘画,喜欢音乐,喜欢漂亮的东西,喜欢各种各样的愉悦。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那样,有非常多的贪爱。同样也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拥有的财产,那么样的紧抓住不放。因此,应该如理作意去思考,其实这些都是出现在眼门那么短暂的看见之后立即就喜欢了。当耳识听到好听的声音时,就立刻在那么短暂的一刻听到后就喜欢了。或者闻到芳香的气味,就立刻马上喜欢,味道,碰触也是如此。 我们会看到在一天之中,即使色法的生灭是如此之快,不论色法的生灭有多么的快,贪爱执取立刻就跟上了,跟上出现的那么快的色法,立即就喜欢了。就一直这样的下去,直到智慧慢慢的建立起来。

关于充满着瞋恨的人,对这样的人,我们也应该如实的去反省自己,是否时常愤怒,时常的生气不满,或者记恨某个人。实际上并没有那个人,我们所谓的那个人,也不过只是一世里的一刻的相遇而已。相遇之后再也没有了,灭了。会去生气所谓的那个去世了或死了的人吗。反正那个人都已经不在,没有了。只要还有那个人在,还看见那个人,也许会让你回想到曾经的生气或过去的仇恨。但,倘若能这样的去想,过不久那个人也会离开这个世界,从此再也不会有这个人了。当那个人去世,我们还要去记恨,去生气吗。每一次的相遇,没有谁会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的相遇,最后一次的看见。因为,倘若没有怀着这样的心思去想,有可能这是最后一次的相遇,就不会对那个人好。但是,倘若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相遇的机会的话,心就会更温和,友善,慈爱的去相待。

“充满着无明的人”。对于这一句话,在学习佛法之前,我们不了解关于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出现的法。但,当学习佛法之后,才知道有出现的法要去学习。不光只是去听,只是去学习经典里的文字而已,而是学习了解现在这一刻的真相,这一刻的法是最应该去参透的圣谛真相,去体证法正在生起灭去的真相。这样的知道是一种提醒,应该去闻慧和思慧,成为行蕴让四念住生起的因缘条件,去觉知这一刻正在出现的法。不大意、不忽略,勤奋努力的去行善法,因此,倘若知道自己有非常多的无明,必须要净化,这样的认知会让我们不去忽略聆听佛法的重要性,以及不忽略培养各种各样的善法。


Topic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