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波罗蜜 9

慈波罗蜜 (mettā pāramī) :去促进他人的福祉,是为“特相”。把利益带给他人,或者是去除怨恨,是为“作用”。有仁慈,是为“现起”。看见众生可喜爱的一面,是为“近因”。

在十波罗蜜里的波罗蜜,决意波罗蜜之后就是慈波罗蜜。一心坚定决意的要培养善是为了要消磨不善的污染,这样的人是有决意波罗蜜者。是个在平常的日子里,有慈心是最平常不过了。这是一种测试自己的利器,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坚决的心要培养一切善。因此,任何人都好,倘若他是一个不生气者,以慈心生活,证明此人是个看见不生气的利益者。看到培养波罗蜜的利益,决定培养一切善是为了要消磨不善的污染。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执取那些是我,或是我的生活,是我的生命。倘若您观察反省思考目前所提到的每一种波罗蜜,发现自己也培养了一点点的波罗蜜。例如,出离波罗蜜,就是当知足时,不去贪心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和物质。精进波罗蜜,就是当面对有利益的事时,不会放弃,退缩。忍耐波罗蜜,就是忍住的那一刻。真实波罗蜜,就是说到作到。决意波罗蜜,就是坚定不移的那一刻。那,慈波罗蜜呢,您是否有了吗。目前所提到的这些波罗蜜,还不足以消磨净化不善的污染。也许某些人对自己的善已经很满意了,对自己的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耐、真实、决意很满意。但您有没有想过要去协助他人,更多的去帮助,去付出,去利益他人。您是否没有忘了应该继续不断地去培养善,让善的法更加的发展,直到足以能发出慈爱的心去利益他人。不管那个人是谁都好,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我们应该好好认真的去反省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缺乏了哪些波罗蜜,还是松懈了哪些波罗蜜。

如果您非常喜欢去帮助他人,就应该观察自己,有没有建立了其它的波罗蜜。建立其它波罗蜜的成分和去帮助他人的成分,是不是同等同样的多呢。倘若您建立了其它的波罗蜜比较多,但去帮助他人的培养是比较少的话,就应该好好的去反省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对自己的善行已经满意了,还是因为其它不善的污染,例如,我慢,傲慢,自以为是,自我重要。认为没什么必要要去帮助他人。又或者是顾虑,倘若我们去帮助他人,不知那个人会对我们有怎么样的感想。这样想的那一刻是善还是不善? 与其去顾虑别人会对您有何感想,不如好好的反省思考,自己的善是否真的是善。不管任何人会批评或是称赞,那是他人的事,于您毫无关系。但您自己的事呢,您所认为所满意的善,真的是足够了吗。因为,培养善法这件事情,即使开悟,体证四圣谛,成就了第一果圣人,成为须陀桓都还不够。还必须继续不断的培养一切善,消磨净化不善的污染,直到成就了第四果圣人,成为阿罗汉。

因此,凡夫俗子是不应该轻视善法,认为自己的善已经足够了。因为,一切的善是还不足够的,不管是行多么多的善都是不够。倘若,觉知生起,那一刻就可以知道为何不去帮助他人。因为,不善的法;因为,自私自利;因为,傲慢;又或者认为是太浪费时间,没有好处;又或者认为自己很好,已经有很多的善了,因此不想与任何人相处。那一刻这样的想法,是善还是不善? 相处是为了协助或帮助,这样的相处是善的。所以,与他人相处,就是为了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

您的慈心不该有限。因为,倘若有限的话,那就不叫作慈,也许是贪爱,是不善的法。倘若只是看外表的行为,慈心和贪爱的行为似乎是一样的。例如,对亲密亲近的人好,对您所尊敬的人好。看似好像是慈心,那为何不能同样的去对待别人呢。倘若,真的是慈心的话,那个心一定是普遍的平等,不管和那个人是任何的关系,亲密的,熟悉的,或陌生的。培养建立慈波罗蜜是不能限制对象,当您在挑选人或限制对象时,就应该谨慎的去思考那一刻是善还是不善。在经典里有一句话说,“慈行,就如母亲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

在表面看起来似乎母亲是对自己的孩子是慈心,养育,关爱,能够为自己的孩子付出牺牲一切。某些时候,当孩子不干净很肮脏,讨人嫌弃时,母亲也不会因此而嫌弃孩子。在这一刻母亲应该如实的去思考对孩子是慈爱还是贪爱。母亲本人应该真实的去面对自己的心,必须如实的去面对法的真相。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这句佛法指的是慈的行为就如一个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般,但重点是必须要把贪爱取出,把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宠爱去除,就纯粹的只是一个母亲对待孩子的行为而已。倘若您真的能够以母亲的行为,无私情无私爱的行为去对待任何人,就是没有任何的贪爱去对待任何一个人,这才叫做慈。

某些时候也许您会看到有人对陌生人或对不熟悉亲近的人,出手相助表示友善情意。因为慈的特征,就是不限制对象,不挑选对方,人人都同等。不管那个人是亲近的也好,是不亲近的也好,又或许是无任何关系的陌生人也好,都是平等的毫无差别。在平日里的一天之中,有没有去帮助过他人,有没有心怀好意的去对待他人。倘若是有好意,希望对方好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慈。但倘若有人正在有苦难,有麻烦的时候。那时,您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让他脱离痛苦,例如,去帮助正在病痛的人,伺候照护正在生病的人,那一刻就是悲悯,就是有悲悯心去帮助,让那个人能脱离痛苦。

培养四念住是可以去知道“慈”与“瞋”不同的特征。当知道瞋恨是不善的法时,智慧看到瞋恨的卑劣可恶,瞋恨的危险,瞋恨的不善。这将会成为善法能够生起累积的因缘条件。因此,培养四念住的人,就会发现慈的生起慢慢代替瞋恨的生起。除此之外,忍耐波罗蜜也慢慢的生起,逐渐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也会更加的有耐心。例如,面对难吃的食物时,通常会不愉悦,不开心。但,当念心所去觉知到那时的心是不善时,就会对当下眼前的食物知足,不会再继续烦恼或以不满意的心,另寻别的食物。

当聆听四念住之后就开始去培养四念住。那时,就会开始看到对东西物品贪爱执取的危险。尤其是,当知道出离的特征时,这里的出离不是指出家的出离,而是指在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开始懂得够了,对各种各样的东西开始认为足够了。不管是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您就会发现,会看到自己已经有太多的东西了,一直以来都未曾想过要去给予,去分享给他人。但是,当看到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对象的贪爱执取,就会开始懂得知足,对东西事物适当的知足,以及会想起要去捐赠舍弃那些东西和物品。最终就会意识到舍弃东西就是舍弃丢在“善堆”里, 因为没有任何舍弃东西的地方能胜过舍弃在“善堆”里。舍弃东西是为了去利益他人,帮助他人,称为“善堆”。

倘若,没有正确的去培养四念住的人,不知道正在出现的法就只是名法和色法,一次一个法,一个法就只是一个特征。如果不知道的话,各种各样的善法也难以生起,也有更多的条件让不善法容易就生起。因为如实的知道正在出现的法,知道名法就是名法,不是动物,不是人,不是任何某个东西;知道色法就是色法,不是动物,不是人,不是任何某个东西。这样的如实知道,忍耐将会增长,同时其它的善法也会慢慢的累积。

有一位比丘,他曾经住在印尼。这位比丘分享关于一位印尼女士的故事。他说,女士的老公因一个小伙子的不小心开车而丧命。然而这位印尼女士并没有控诉这位年轻人,因为不想找他人麻烦。不仅如此,这位女士还提供奖学金给这位年轻人,供他读书。这样的行为真的很难得作到,但有人作到了。虽然是非常难作到,但对培养累积慈与悲的人来说是可以作到的。这位比丘说完了之后,就提问:这位印尼女士的行为是否是波罗蜜。

某些人累积很多的善,行很多的善。某些人善的累积很少,善行也是很少。每个人的累积都是不同的,有各种各样的累积。但,这是波罗蜜或不是波罗蜜,是取决于智慧。当不善法有很强的力量时,那时,要舍弃对法的执取,知道法并不是动物,不是人,不是我,不是任何某个东西,这是不可能的事。

真正的慈,就是对诸动物,人,一切众生是友善的。不管对方是谁都好,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什么样的地方。倘若,那个人是个以慈为常,平常住在慈中,他就会很自然的,习以为常的去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因此,慈,是“四梵住”或“四无量” (4 brahmavihāra) 。“梵住” (brahmavihāra) 的意思就是最美好的住处,梵神的住处。

小部经典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taka) 杂经 (pakinnakakatha) 里的一段讲述:

另外,伟大君子的心中,达到坚定的平静并不难。有慈心者,即使对方是敌人,慈者立即住在慈中。

这就证明,谁都无法成为敌人。某些时候,也许您会感到不愉悦,对他人反感。为何这个人是个破坏您的利益,妨碍您的好事等。倘若您是个累积善的人,坚定决意要消磨净化不善的污染的话,即使对方是敌人,您也能够快速的平静,快速的能够对敌人有慈心,这对慈者来说并不是难事。不管您对谁生气,一下子就没了,就好了,就过了,很快就变成慈心,应该知道这就是培养波罗蜜。大菩萨是很容易就住在慈中,即使对方是敌人,大菩萨的心也能快速的住在慈中。接下来,您可以去观察自己看看,当您生气的时候,气有没有很快就消了。倘若是很快就能从气中变成慈,这就证明您有培养累积善,消磨净化不善的污染。

慈,是“四梵住”或“四无量”其中之一。“四梵住”或“四无量”有四个法,即:《一》慈 (mettā) 。《二》悲 (karunā) 。《三》 喜 (muditā) 。《四》 舍 (upekkhā) 。

慈 (mettā) :就是无瞋心所,它的特征就是无瞋恨,无愤怒。悲 (karunā) :就是悲心所,它的特征是不会去侵犯他人。喜 (muditā) :就是喜心所,它的特征就是随喜他人受到善果报,为他人的享用善的结果而欢喜。舍 (upekkhā) :就是中舍性心所,它的特征就是平等,对一切众生不会生起任何的动摇。“四梵住”或“四无量” 这四个法并不是人,不是谁的,不是某个东西。慈的那一刻就是无瞋心所。悲的那一刻就是悲悯心所,有悲悯的心去关爱,去帮助正在遭难受苦的人。当他人过得好,正在快乐,有名誉,被称赞等,就会为他获得善的结果随喜欢迎,那一刻就是喜心所。当没有贪爱、瞋恨,平等心的去对待一切众生时,那一刻就是中舍性心所,也称作“舍梵住” (upekkhā-brahmavihāra) 。

殊胜义注 (aṭṭhasalinī) 法集论 (dhammasanganī) 里讲述关于:慈、悲、喜、舍是梵住的意义。如下文所述:

“梵住” (brahmavihāra) 例如,慈等。应该知道此法的含义就是美好以及是无危害之法。

是的,此法叫作,最美好的住处。那是因为,此法是一切众生的正行。诸梵的心是无危害。若诸精进者的心,精进努力住在四梵住法中,诸精进者就如梵天神般的存在。因此而称为住在最美好的住处,因为,最美好的住处意味着美好的法,无量之法,无害之法。

慈者,是不会有任何的危害。慈者,是善者,是美好的人。当对他人有慈、悲、喜、舍的那一刻,那是以正行去对待一切众生。

这四法的所在是清凉的境地。此处是无任何的危害以及苦难。叫作四梵住,那是因为此四种法,慈、悲、喜、舍是纯洁清净的道路。

“梵住” (brahmavihara) 称为四种那是因为洁净等。此外,诸梵住并有循序那是因为有利益,有帮助协助等。诸梵住的对象所绿是无法衡量的,因此才叫作“无量" (appamanna) 。

别认为能够降低一点点的愤怒,或能对某些人以慈心去对待,就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很不错了,很满意了。这样一点点是不够的。当您看这个世界的诸多人时,有些时刻该以慈相待,有些时刻该以悲相待,有些时刻该以喜相待,有些时刻是该以舍相待。无量,无限,不挑选对象的去相待。诸位可以去观察您自己的心是否俱备了慈、悲、喜、舍,能够有更多的慈、悲、喜、舍的心去对待他人,让慈、悲、喜、舍、愈来愈加强。倘若能够培养累积,让它慢慢成长的话,这就是如梵天神般存在之方。 “四梵住” (4 brahmavihāra) 是有这么样的譬喻: 慈,犹如小婴儿。悲,犹如生病的孩子。喜,犹如年轻貌美的少年。舍,犹如有事业的成年人。

慈,犹如小婴儿。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好意,希望婴儿能够往好的方向成长,慢慢的,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但实际上不仅只是对婴儿才有慈,其实应该无限制的,不挑选的。应该对每个人“视如婴儿”,这才会是真正的慈。这只是比喻,是为了显现出慈的特征,就如对待自己的孩子,当他还是个小婴儿时,呵护关心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您是如何的关心婴儿,就以那样的感觉去关心他人。

悲,犹如生病的孩子。那是因为生病的孩子是需要治病疗愈,能够康复脱离病痛的折磨。当看到任何人生病,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如自己孩子似的,竭尽全力的去帮助他人脱离病痛。这就是悲,无限无量,意思就是不去挑选对方或限定是什么人。

喜,犹如年轻貌美的少年。那是因为母亲父亲会对自己的孩子的年轻貌美欢喜随喜,并希望孩子年轻力壮,貌美如花,开开心心。身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年轻漂亮的样子,随喜的心,为孩子的青春年华感到开心欢喜。

舍,犹如有事业的成年人。那是因为母亲父亲并没有任何责任要去对孩子们负责了,该作的事已作好了。再也没什么必要去为孩子操心,因为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事业,有自己的工作。能够放下心,有舍弃的心,放手让孩子们自然的去经营,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倘若任何人有如此的心境,证明这个人已经培养消磨净化不善的污染,以及有培养累积智慧。有智慧去知道,什么是有利益的,什么是没有利益的。

该思考的就是,为什么 “慈” 和 “舍” 会是波罗蜜。那,又为何“悲” 和 “喜” 不是波罗蜜。若不是三藐三佛陀,并不会看到一切众生是苦。因为,生、老、病、死、无常,生起了又灭去,这样症状的现象,就是苦圣谛。这等层次的苦,除了佛陀,任何人都无法自己发现看到。因此,在日常生活里,通常看到的都是动物,是人。我们大多数看到的动物或人,虽然他们都是过得好好的,没什么痛苦,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慈。因此 “慈” 和“舍” 就是波罗蜜。

“悲” 和 “喜”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时常的生起。因此,当看到任何人或某个动物时,大多数都是应该去培养“慈”生起。至于有培养智慧的人,即使他在某些时刻没有机会去帮助他人,他会以平等心去看待他人。不管那个人是好的人,还是坏的人,都能平等对待。这是舍波罗蜜。

殊胜义注 (aṭṭhasalinī) 法集论 (dhammasanganī) 里讲述四梵住的特征。如下文所述:

“慈” (mettā) :有着去帮助他人的行为,去利益他人的状态,是为“特相”。 把利益带给他人、去利益他人,是为“作用”。有去除愤怒,记恨,是为 “现起”。一切众生是可喜爱的,不是敌人,是为 “近因”。 (慈:能够平定阻止仇恨,这就是有财富。若是爱慕,牵肠挂肚,这就是无财富。)

善法与不善法是非常近似 (这里是指慈爱和贪爱) 。因此,必须正常的如实去知道法的特征,才可以去知道那一刻的心是善的还是不善的。

“悲” (karunā) :用行动去帮助他人脱离困苦,是为 “特相”。以行动去帮忙,去除他人的苦难,是为 “作用”。不去侵犯伤害他人,是为 “现起”。看到他人被痛苦缠绕,无依无靠的被困在苦中,是为 “近因”。 (悲:能平静淡定,无暴力 (vihingsa) ,这就是有财富。若是有悲伤,这就是无财富。)

“喜” (muditā) :随喜,为他人高兴欢喜,是为 “特相”。不嫉妒,是为 “作用”。去除对他人不欢喜,不欢迎,是为 “现起”。看到诸众生的财富利益,是为, “近因”。 (喜:能够阻止不欢喜,不欢迎,这就是有财富。若是愉快开朗,乐开了花,这就是无财富。)

善心和不善心 “非常的近”。当为他的成就而开心欢喜时,对他所获得财富、名利、荣誉,恭喜,欢迎,随喜。要知道,善心和不善心是非常的近。倘若太过于开心,有可能那就是贪爱,不是 “喜” (muditā) 。

“舍” (upekkhā) :对一切众生的心态,都是同等的,是为 “特相”。对一切众生的见解,都是平等的,是为 “作用”。 能够平息或阻止愉悦的和不愉悦的,是为“现起”。看到一切众生都是有自己的业,是为“近因”。就是能够见解诸众生能够快乐还是能够脱离苦难,还是由著任何人的意愿而不会衰败或失去那些财产,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自己的业,谁都无法维护自己的财富。 (舍:能够平定阻止喜欢的或不喜欢,这就是财富。若是以“无明为常的舍” (aññanupekkhā) 是为住处,这就是无财富。)

“无明为常的舍”,就是无明伴随的无动于衷。因为没有如实的了解法的真相,法的特征。因此,不能了解业的真相,不能了解业是让各种各样的法生起的重要因缘条件。舍的住处:这里的住处指的就是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当色尘撞击眼净色,眼识生起去看到出现的色尘之后,感觉一般般,不怎么样,没有感觉喜欢或不喜欢,很平淡的无动于衷。别误以为这样的平淡是善心,是舍。事实上这是以“无明为常的舍”为住处。因为那一刻的无动于衷的舍,不是真正的知道法的真相,也没有根除或战胜任何不善的污染。没有聆听佛法,了解佛法,这样的平淡的舍,对法的特征是没有任何的了解,没有如实的了解法的真相。因此,那一刻是 “舍梵住”最近的敌人。因为,没有任何法的了解,没有如实的了解那一刻法的前因后果。

某些人看到作坏事的人,心就很烦躁,紧接着还会产生一种想法,例如,什么时候这个人会受到应当的报应呢。突然在那一刻恰好有人提醒说,那一刻是否有慈心。您一口就回应说,我想看到业的结果,因为,知道一旦造业就会有业的结果。但是,最重要,最值得去反省思考的就是那样的想法,那一刻的心到底是什么心? 是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或是不善心。任何人当他遭到不善业的结果时,遭到不好的事件或不好的环境时,那时,人人都会可怜他,同情他。但是当他在造不善业的那一刻,我们都忘记了,此刻最应该去可怜他,对他生起慈悲心。因为他将会去承受他自己所造下的不善的结果。

倘若不与他做朋友,又会有谁与他做朋友呢。有没有任何一个办法帮助他,让他能够脱离不善的想法和不善的行为。因此,倘若那个人真的有朋友,朋友就是关键,朋友能够帮助不善的心改为善心。不是冷漠忽略对方,任由他造业,然后等著瞧,何时他会遭受不善的结果。因为很清楚"每个人都是自己业的继承者”这个法则,然而却把这个法则作为借口。等到那个不善的结果真的实现了,看到他们遭难时,才生起可怜的心,未免太迟了。其实当他造不善业的那一刻,那一刻就应该对他友善,就是对他生起慈心了。友善就是慈心生起的那一刻。

法的真相是无我,没有任何众生,东西,就只是生灭的法。在感官经验之后,紧接着就以不善的心或善的心,去想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以诚实的心,真心实意的去如理作意正在出现的法,将会成为培养智慧者。逐渐的,各种各样的善也会慢慢的加强。正念也会很快的去觉知到那一刻不是慈心,如实的去觉知到那一刻是不善的心。因此,慈心就会愈来愈加深,能够快速的,不限制的,不挑选的,普遍的散发慈心,以朋友去对待一切众生。


Topic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