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波罗蜜 10

舍波罗蜜 (upekkhā pāramī) :有平等中立,是为“特相”。能同等公平的去看待,是为“作用”。能平息吸引和排斥,是为“现起”。思考众生是继承各自业的结果,是为“近因”。

舍波罗蜜,叫作舍,那是因为有平等的心,中性的不遍向任何一方。不会被一切众生的异常以及尝试的事件而打扰。

倘若是没有培养四念住的人,因为爱或恨而不动摇是非常难的事。当经验到任何外在的所缘时,心是不可能平静的。倘若出现的所缘是不可喜的,不管是经由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接着就会伤心,难过,悲哀,不喜欢,讨厌等。因此,真正平静的人是不会因为爱或恨动摇。不会被任何人,任何情境故事所动摇,这叫作培养舍波罗蜜者。

倘若您看到有人正在杀一条蛇,某些人认为自己是生起慈悲心,可怜同情被杀的那条蛇。但实际上那一刻的心已经因为伤感而动摇了,请如实的去注意那一刻的心对杀蛇者产生如何的感受。倘若那一刻无法对杀蛇者产生慈悲心,就应该对杀蛇者产生舍心,就是对那个行为不动摇,以平等心相向,如实的去看待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业。倘若有慈悲心生起,就会以慈爱悲悯的心去可怜那位正在造不善业的人。善的那一刻是不会有任何难受,不会感伤。也不会对行不善者,发出任何不适当的言语。因为很清楚行不善的人,他会有不善的结果。因为这样的清楚,也许就会对行不善的人产生 “慈”、“悲” 或 “舍”。因此应该如实的了解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别误认为不善就是善。倘若真的清楚,就没必要或有任何借口,用不好的行为或言语去对待行不善的人。心一旦动摇就是不善了,因此,倘若培养智慧,就可以知道平等心的特征,是不会因为爱或因为恨而动摇,这样的培养善将会是舍波罗蜜成长的条件。

聆听佛法,思考佛法,逐渐的,详细的,去了解法的细微,法的真相,这将会让我们想要去消磨净化不善的污染。任何人都无法知道还有多久,还剩下多长远的路才能够斩断烦恼,彻底的根除不善的污染。

体证四圣谛必须要建立四念住,必须要忍耐,有耐心的去培养一切善法。不必期待何时才能够体证四圣谛,才能够了解真相。只要还有不善的法,平日里仍然还时常生起不善的法,了解真相是遥不可及。因此,最大的任务,最应该作的事就是,行一切善,培养一切善,累积一切善,仅只为了建立波罗蜜。

真谛灯 (paramatthadipanī) 小部 (atthakathakhudakkanikāya) 长老偈 (tharagatha) 里,讲述各种各样波罗蜜互相依靠,彼此协助,如下文所述:

极端忍耐的去培养善法,例如,布施等。为了“辟支的智慧” (指的就是自己了解真相的智慧) 或 “聆听者的智慧”叫作 “精进”。

能够忍受那个愤怒,叫作 “忍耐”。

布施,接受持戒等。不说偏离真实,叫作 “真实”。

坚决,不动摇,不妥协,坚持成就 (善的) 利益,叫作 “决意”。

只为了众生的利益,是布施与持戒的基础等,叫作 “慈”。

对众生不妥当的行为有平等心,叫作 “舍”。

因此,当布施、持戒、心智的成长或是戒、定、慧已经有了,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波罗蜜,例如,精进波罗蜜等,已经成就了。

培养布施必须要忍耐,要精进,有坚定的心去成就利益。除此之外,即使会用不同的词,用不同的角度来形容波罗蜜,虽然会有不同的面向,但每个波罗蜜都是有同样的意义,就是,互相依靠,彼此协助。例如这段话:

只为了众生的利益,是布施与持戒的基础等,叫作 “慈”。

“慈” 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只为了众生的利益,这就是布施与持戒的基础。

也许布施者,没有反省思考自己的心。在布施的那一刻,是否是慈的心,还是因为有布施的习惯性所以才会容易布施。倘若思考到会让那样的行为生起的基本就是 “慈”,或者能戒绝不好的言语行为的基本就是 “慈”,那是因为您不想让他人因为您不好的言语行为而麻烦苦恼。

小部 (aṭṭhakathākhuddakkanikāya) 行藏 (cariyapiṭaka) 杂经 (pakiņņakakathā) 里讲述关于各种各样的波罗蜜与各种各样不善法,是如何为敌,如下文所述:

布施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布施 (波罗蜜) 是有如此的品德,即是:无贪、无瞋、无痴。 对合适之物,有利益之物。对接受布施者以及知道布施的结果。

这证明了,即使是布施波罗蜜也能与不善法为敌,就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在布施的那一刻是伴随着不贪图,不留恋,不执取于布施之物。倘若还对要布施之物执取不舍的话,就给不出去,就会感到可惜。或者已经想到了要给予,最后却给不出去,等下次再给吧。又或者是还没有坚定的心,还不稳固,还在动摇。 明明想了要给却又不给,这一刻证明还没有与贪为敌。但,当布施的那一刻,那一刻是有着无贪,无瞋的法伴随。那一刻是对要布施的东西没有任何执取,没有任何的瞋恨。倘若有瞋恨,不喜欢对方的话,那一刻就无法给出去,那一刻就不会给。当某些人看到乞丐时,也许会生起不喜欢的心,然后就不给,因为看上去身体都没有残缺很健壮,或者看到残缺小乞丐,内心难受,不高兴那些大人为何要让孩子来乞讨,所以就不给了。这些例子显现出当善布施生起的那一刻,一定会伴随着善的品德,就是对合适之物,有利益之物是无贪的,对接受布施者是无瞋的;无痴的去知道布施的结果是来自于善行,知道行善行是为了消磨不善的污染,让它愈来愈少。

持戒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无歪邪,就是无危害。例如,身体的不善等。

出离是与三类之危的法为敌。因为戒绝了《一》诸感官之乐,“欲乐” (kāmasukha) ,《二》侵犯他人,《三》去行让自己辛苦的行为。

当对五个感官的对象不执取、不贪黏、不欢迎,瞋恨会自然的减少。倘若任何人过于执取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那个人的瞋恨也会随着贪爱执取自然的增长。当不如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时,就会愤怒。 但,倘若能舍弃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可碰触的对象的贪爱执取,能够舍弃多少贪爱执取,瞋恨自然就能减轻多少。瞋恨是让行此三类之法者产生这三种类型的结果,就是因行这三类法而生起危害。

智慧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它能让贪、瞋、痴阴沉,同样的它能让 “智” (ñāņa) 明朗不阴沉。

以下是解释关于智慧的意义。智慧是与不善的法为敌。因为智慧能让贪、瞋、痴阴沉。同样的,智慧能让 “智” (ñāņa) 明朗不阴沉。

当看了之后,如果智慧没有生起而是贪爱生起时,那一刻的贪爱没有任何的不顺,任何的阴沉,很快的就生起了,不论是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但倘若有智慧生起的那一刻,那一刻的智慧是能够与贪爱为敌,与贪爱对抗。因为那一刻智慧生起了,所以智慧会让贪爱阴沉,让贪爱无法生起。因此,智慧是与贪为敌,因为它能让贪、瞋、痴阴沉。同样的它能让 “智” (ñāņa) 明朗不阴沉。当智慧生起的那一刻就可以知道,可以如实的去了解正在出现的法,了解善法就是善法,不善法就是不善法。当智慧逐步加强直到能够清楚了解法的特征的程度时,那时的智慧能让“智”明朗不阴沉,能够如实的参透法的特征,能如实的去了解法的真相。

精进是与贪、瞋、痴为敌。不松懈,不分心,不懒散,很勤奋的要了解真相。

忍耐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能忍住,能接受可喜的事物或不可喜的事物皆是空的。

每一种波罗蜜都有非常大的利益。只要慢慢的去觉知到法,这样继续不断地培养累积。倘若,在某些情况之下无法忍耐,让不忍耐的心生起,当想到该忍耐时紧接着能够忍住了,那一刻的忍耐将会是对可喜的事物或不可喜的事物,都能培养忍耐,累积忍耐。

真实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都是如实的,真实的面对,不论他人是帮助或是伤害。

真实者,会以真实的心,如实的去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管是任何的情况,都会真心真意的去面对。

决意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笼罩了“世间法” (lokadhammā) 。然而,不动摇的去遵循自己所决意的,坚定的去累积波罗蜜。

能达到真正的决意,坚定不移地去培养善。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一刻有没有遵循自己所立下的决意,有没有真心的决意。因为心是非常容易变化,反复无常。“信” (saddhā) ,信心也是非常容易变化,很轻易就被动摇。

慈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能够平静的脱离“盖” (nīvaraņāna) 。

“五盖” (pañca nīvaraņāni) :《一》“贪欲” (kāmacchanda) 、《二》“瞋恚” (byāpāda) 、《三》“悼悔” (uddhacca kukkucca) 、《四》“昏眠” (thīna middha) 《五》 “怀疑” (vicikiccha) 。慈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能够平静的脱离“盖”。必须要有智慧去知道那一刻是否是盖,否则就会误认为是慈,但实际上是贪爱,也就是“贪欲盖”。所以,必须是智慧,才能让诸善逐渐的发芽生长。

舍是与贪、瞋、痴为敌。因为能去除偏向狭隘之心,去面对可喜的事物或不可喜的事物。经常的维持住不偏向愉悦的或不愉悦的。

可以看到十波罗蜜是与不善法为敌。因此,要好好的去思考十波罗蜜的特征以及十波罗蜜的利益。

至于舍波罗蜜,它是平等心,平静不动摇。对诸动物,诸蕴,诸世间法不动摇。不管是可喜的或不可喜的,现在会痛苦都是因为动摇不坚定。但倘若对“业” (kamma) 这件事情深信不疑,有坚定的信心的话,就会成为一个不被任何事物所动摇的人。

法是无我的,无人能控制,但可以慢慢的去培养累积了解。法生起了之后又灭去,这样一直的继续不断地生起灭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业,不同的果报,以及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

培养建立舍波罗蜜者,他并不会去在意他人的错误,他人的罪过,就是不计较犯错的人。培养建立舍波罗蜜者,是平等,不烦恼。因为知道法,了解究竟法。了解法是无我,不受控制。

真谛灯 (paramatthadipanī) 小部 (atthakatha khuddak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摩诃洛玛罕萨的行为 15 (mahālomahamsa cariyā 15) 讲述舍波罗蜜,在这一世的大菩萨生为“摩诃洛玛罕智者”如下文所述:

听闻,那时的大菩萨出生在高贵富有的家族,他在“提沙巴木卡” (disāpāmokkhasa) 老师的院中,成就了每一门的知识艺术。当母亲父亲去世了之后,即使亲戚请求他继承一切的财产,大菩萨意气消沉,对一切产生了紧迫感。如理作意到无常特征,身体的不净。不执取对在家人所产生的顾虑的烦恼,不善的污染。增加长久以来所累积的出离的习性,舍弃极大所堆满的财产,有意愿离开家中,想要出家。因此而继续往下思考,倘若我离开家中去出家的话,品德的荣誉并不会出现。大菩萨嫌弃财富与贡品,所以不去出家。反省自己,我已经足够。成为一个对有财和无财无任何异常,等。

大菩萨产生了要抛弃一切财产出家的想法,但是大菩萨继续不断地思考下去: 倘若我离开家中去出家的话,品德的荣誉并不会出现。这是非常值得去思考的一句话。出家者是被他人称赞是个有品德者,但是,大菩萨嫌弃因出家者的身份所获得财富与贡品。因此,大菩萨才产生此想法,即便没有出家也可以作出美好的行为让他人称赞。成为一个对有财和无财的现象无任何异常,等,这是真正不能动摇的坚定的想法。关于这两者之间,在家和出家,以出家人的品德,出家人会获得很多的财富贡品胜过在家人。至于嫌弃财富贡品的人,他并不想贪爱执取财富贡品,他清楚他自己可以过平常的生活,即使是不出家也可以用在家的身份,无任何异常,正常的去面对财富和贡品,无任何异常。

大菩萨心想,我修此道,例如忍耐他人的言语辱骂等。超凡的,奇迹的,去修行舍波罗蜜到底。大菩萨只穿着那身衣服离开家中,是要去极至修行,净化消灭不善的污染。无力了也要展现出有力,不傻也要装傻。被他人嘲笑,用言语辱骂,像是无心的身体;走向村庄、城镇、城市,仅只居住一晚。但倘若何处有比较多的嘲笑,言语辱骂,大菩萨就会在那一处留久一些。即使穿着的那一身衣服已破烂不堪,如破旧的抹脚布,也不接受任何人所献的贡品 (布) ,就只是盖住害羞的部位,这样一人的游走。时间就如此的过去,大菩萨行走到一个村庄,一间屋子前。

这是舍的究竟波罗蜜,是非常难以达到。这一世的大菩萨,有非常多的财产,但他却不执取贪爱那些财产,一心只想修行培养舍波罗蜜,能隐忍他人的嘲笑辱骂。就仅只穿着那一身衣服离开家中,无力了也要展现出有力,意思就是说,忍耐,不气馁,不退缩。不傻也要装傻,意思就是说,不烦躁恼怒,不管任何人怎么说都不会动摇。被他人嘲笑,用言语辱骂,像是无心的身体,也不会动摇。

每个人都喜欢穿着打扮身体,喜欢被他人欢迎认可或得到他人的称赞,例如穿着好看等。但这一世的大菩萨,不论谁取笑他的穿着也奈何不了他,都动摇不了大菩萨的忍耐。倘若在任何地方比较不受欢迎,特别多的被嘲笑,语言侮辱。大菩萨就会特别的停留在那个地方久一点。时间就这样的过去,大菩萨走到了一个村庄,走到了一间屋子的前面。

此地,有调皮捣蛋的男孩,喜欢打打闹闹。某些男孩是这一家主的孩子,某些男孩是这一家主的仆人等。这些男孩行为言语无礼,骄傲,鲁莽,粗鄙,整天以这样的行为游玩。这些男孩,当看到困苦的老人时,就会把灰尘撒在老人的身上。把林投叶 (野菠萝) 夹在腋窝间,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取笑老人,把老人转个头晕,之后又因那样的作弄玩耍开始大笑。

大菩萨看到了这些如此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此的玩耍,大菩萨产生修行舍波罗蜜的计划,就决意居留在此处。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看到大菩萨,就开始作出不适当的行为。

大菩萨起身走,伪装成俱怕无法忍受的样子。那些孩子跟随着大菩萨走,大菩萨就走进坟墓境地。心想,在此处应该无人来打扰孩子们玩耍的行为。

大菩萨用骨骼作成枕头靠着睡觉。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跟随着大菩萨到了坟墓境地,向大菩萨作出各种各样不适当的行为。例如,喷吐唾沫口水等。玩够了就回去,来来回回,天天如此。有一天,有智慧者看到这些孩子的行为,就阻止他们的行为。因为知道此人是德高望重的修行者,有极大的威力,强大的燃烧 (污染) ,是大隐士。那些有智慧的人就以各种各样的贡品,祭拜供养大菩萨。大菩萨无动于衷,不管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是有智慧的人,都是同样的,平等的。就如这一句经:susāne seyyam kappemi ... dayā kopo na vijjatī.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睡在坟墓里,拿骨骼作为枕头。有一群孩子,作出卑鄙,粗鲁的行为。另一群人心生紧迫感,所以阻止不妥当的行为。然后心生欢喜以花、食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的东西为祭品来供养我。哪一类的人带苦来给我,哪一类的人带乐来给我,我都是以平等心相应,同等的心看待他们。没有欣慰,没有愤怒。

在摩诃洛玛罕萨的行为 (mahālomahamsa cariyā) 注释里的讲述,如下文所述:

我睡在那个坟墓里,因为我的心是平等的,对干净的和不干净的都是一样,平等。所以,才在诸骨骼堆中,拿取一个骨骼来作枕头。那些小男孩作出不适当的行为,各种各样粗鲁的行为,例如:嘲笑,辱骂,喷唾沫,吐口水,撒尿等。以及用小细草去搔痒耳朵,因为可以释意放肆,随心玩耍等。那些小孩把苦带来给我,那些有智慧的人把乐带来给我,有花、香料、食物等祭拜我。我的心都是一样的平等,因为我的心,不论在何时、何处、何事、何人都是平等心,正常的,不会有任何异常。不会因那个人的慈善,心生起欢喜;不会因那个人的恶行,心生起愤怒。因此,我的心对诸众生是平等。

不论是谁拿花、香料、食物、各种各样的适当之物来供养,或者谁作出不适当的行为,大菩萨的心都不会被动摇,意思就是不会偏向任何一方。不会偏向供养者,可喜的那方,也不会偏向恶行者,不可喜的那一方。

那时,三藐三佛陀为了要宣说正常,无任何异常,不贪爱执取诸世间法。因为世尊累积大智慧,所以才会有对诸众生有如此的平等心,不论是有支助的还是没有支助的。三藐三佛陀在这时说出最后一句:

Sukhadukkhe tulābhūto ... esā me upekkhāpāramī. 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是平等者。对乐与苦,有荣誉或无荣誉,是有同样的心。一切都是平等,不管是可喜的或不可喜的。这就是我的舍波罗蜜。”

舍波罗蜜:就如注释里所说的,是平等者,不欢喜,不愤怒。如平秤那般的平等,不喜亦不怒。

三藐三佛陀宣说他对众生,对世间法的平等心。这是不平凡的特征,在这一世,佛陀成就了最终的舍波罗蜜。大菩萨生为“摩诃洛玛罕萨” (mahālomahamsa) 的这一世。

在摩诃洛玛罕萨的行为的注释 (mahālomahamsa cariyā aṭṭhakathā) 里,讲述关于大菩萨的行为,如下文所述:

在这个行为里,大菩萨成就圆满了十波罗蜜,尤其是先圆满了布施波罗蜜。在自己的那一世里,捐献一切的财富,不顾虑任何一切,就算是谁会拿取自己身体去作任何事情,是为“布施波罗蜜”。不作任何不适当的行为,任何恶行等,是为“持戒波罗蜜”。大菩萨培养累积关于身体不净的坚定记忆,不贪爱执取诸欲,不向诸欲回头,离开家中,是为“出离波罗蜜”。能够聪明的建立 (善) 法,培养建立有助于了解真相的法;能够辨别舍弃无利益的法,能够如实的去思考法的特征,是为“智慧波罗蜜”。能够缓解欲寻等,能够尽力的去隐忍苦,是为“精进波罗蜜”。隐忍, (极度) 忍辱,是为“忍耐波罗蜜”。言语真实,真心实意的戒绝,不违背自己所接受的持戒,是为“真实波罗蜜”。专心接受持戒,对有利益的法坚定不移,不动摇,是为“决意波罗蜜”。有慈心关爱诸众生,不挑选对象,无限的慈爱,是为“慈波罗蜜”。至于大菩萨的“舍波罗蜜”就如上文所述。另外,在菩萨的行为里,大菩萨建立培养舍波罗蜜,成就了最终的圆满,因此,就呈上宣说舍波罗蜜。

另外,这里的行为宣说大菩萨的威力。例如,舍弃财富,舍弃大家族,为了要出家而离开家中。大菩萨虽然没有出家 (即使不出家也可以如出家般的生活) ,大菩萨的不出家是不要以出家的身份,护得他人的贡品,因为嫌弃诸财富贡品和他人的敬意,以坚决之心去维护出离的恩德,乐在以心意出家。

即使不出家,那是因为嫌弃财富贡品,看到出家的身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名利,财富,贡品。因此,大菩萨不进入出家的身份,而是以出家的心意行各种各样的善法,他人会诚心诚意的尊敬那个善的行为,即便没有出家。

不贪图,喜爱平静。不顾虑自己的身体,不顾虑自己的生命,因为目标是平等心。以极端的行为去净化不善的污染,成就最终消磨不善的污染的行为。隐忍他人对自己作出卑劣的行为,专注消磨于不善的污染,净化不利了解法的真相的诸不善,让不益的法逐渐的减少。对诸众生都是平等,无异常的。平等对待有支助的人或没有支助的人,犹如已根除不善的污染者。不执取诸世间法,成就了最终的舍波罗蜜, (佛陀波罗蜜) 是诸波罗蜜之巅。

成就了最终的舍波罗蜜,引领开悟成为佛陀,佛陀波罗蜜是诸波罗蜜之巅。

波罗蜜的培养是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波罗蜜,必须俱全十波罗蜜。真心诚意要消磨不善的污染,那就是真实波罗蜜。能够以慈爱的心去思考他人的过错。除了真实波罗蜜之外,还有决意波罗蜜坚定不移,不动摇;某些时候即使是有真诚的心,但却还动摇著,就必须要有决意波罗蜜,就是必须要有真心实意坚定不移的心去消磨不善的污染。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忍耐波罗蜜,就是能够忍耐,隐忍住以及必须要有舍波罗蜜,是非常难隐忍才能够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因此,每一个波罗蜜都必须真心实意的去培养,才能体证四圣谛,了解法的真谛。


Topic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