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佛法並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去瞭解現在出現的法 - 佛法線上討論(52)
研習佛法並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去瞭解現在出現的法
2021-0428
問: 請問“尊敬”是哪一個法?
S: 當我們說尊敬或敬重一個人時,其實真正尊敬的是對方的善行以及善的品質。但不是尊敬一個雕塑像或建立廟宇。
Mudutā是溫順,柔軟的,它是十九種遍一切美心所之一。可以分為身柔軟性和心柔軟性兩種。它們對立的是邪見和我慢。當心和心所是善的那一刻一定是柔和不僵硬的。所有的美心都會有這兩個心所,也會有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性,心輕快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身練達性,心練達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AS: 任何善心的生起不可能沒有這些美的心所的支助。這些細節如果不是佛陀的教導,我們是不會知道的。
S: 當我們學習這些細節時,並不是為了知識的學習或一定要去記住,重點是要瞭解這些法的生起是因為有它們的適當條件。當心是善的時候是不僵硬的,是輕快平靜的。但善心生起也是馬上就滅去,滅去之後也許馬上就會有貪愛生起,執取於剛剛那個善或平靜,或者也許馬上是邪見生起,認為是我的善。沒有人可以阻止法的生起,因為它們都是無我的。
問: 掉舉這個心所很不明顯,不容易區別。所以我們很容易把不善的愉悅感受誤當作是平靜。
S: 所有的不善心都會有掉舉這個心所伴隨,它是讓心不休息的。
愉悅的感受可以分為兩種 : 一種是世俗所認為的愉悅的感受,當我們得到所期望的,就會覺得很愉悅。但得到了之後就還想要更多,永遠都不滿足,其實這是很干擾的。另一種愉悅的感受是當放棄了有個“我”的邪見,放棄了貪愛或者是當對善是感激的時刻,這種愉悅的感受是真正的平靜而不受干擾。
AS: 掉舉現在就在那裡,但並不被知道。名法就是那個去經驗的,這一句話我們真的瞭解多少呢?研習佛法並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去瞭解現在出現的法,比如硬出現時,它能夠被瞭解它就只是硬,它並不是什麼東西或人。經常聞慧思慧才會是智慧生起的因緣條件。並不是要刻意到某個地方去專注練習才能瞭解法,那不是正確的道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好人,但什麼才是正確的因緣條件呢?如果對什麼是善或什麼是不善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正確的發展善呢?只有真的瞭解真相才能正確的發展善。
問: 在《無我相經》裡當佛陀說: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我。也許佛陀並沒有否定我的存在,只是這些五蘊並不是我。
S: 當佛陀用五蘊解釋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那麼除了五蘊還有什麼呢?除了五蘊就沒有別的了。這就是佛陀說的現在就只是眼識在看,被碰觸到的就只是軟或硬,不管是愉悅的感受或是不愉悅的感受,就只是五蘊生起滅去而已,沒有別的了。所謂的人和東西都是想像出來的,是幻相的世界。如果不去瞭解現在出現的法,那麼就總是會覺得是我在看,我在聽,我可以去控制什麼…。當開始瞭解這些五蘊都是無我的,慢慢地就能夠捨離我是存在的執取,就像是原本纏在脖子上的繩子慢慢地鬆掉。
不管我們在經典中讀到什麼,都必須是基於正確的瞭解,諸法無我,沒有任何人能夠支配控制。當我們真正瞭解五蘊是不受控制的,就可以開始瞭解那些刻意去作的練習是沒用的,因為那背後的動機都是有個貪愛在那裡,想要得到什麼。
AS: 當佛陀說: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這個指的是什麼?
問: 應該指的是去看的不是我。
AS: 眼識就只是生起去看就滅了,對嗎?在聽的時候,剛剛的眼識已經滅去了,有誰找得到呢?
問: 不在了。
AS: 它已經不在那裡了,就像已經滅去的火。如果剛剛的眼識已經滅了不再回來,把它認為是我在看,這樣是正確的嗎?剛剛的眼識剛剛的聲音都沒了,可以把它當作是某個人某個東西嗎?
問: 可是在痛的時候很容易把它當作是我在痛。
AS: 現在那個痛在哪裡?
問: 現在在筋骨裡痛。
AS: 身體在哪裡?
問: 事實上身體是想像出來的。
AS: 現在什麼是真的?什麼是被想像的?
問: 正在出現的是真的,但當覺得痛的時候就立刻變成是我的了。
AS: 什麼是我呢?
問: 事實上是沒有我。
AS: 有足夠的信心了嗎?
問: 現在聆聽佛法的時候是足夠的,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覺得是我在痛。
AS: 所以現在還只是理智上瞭解的階段。感受是什麼呢?
問: 是心所。
AS: 現在有感受嗎?
問: 就我們學習到的是一直都有。
AS: 它們現在有出現成為正念覺知的對象嗎?
問: 沒有。
AS: 為什麼感受是一個獨立的蘊呢?
問: 我不知道。
AS: 什麼是蘊?
問: 生滅的法。
AS: 所以只要有適當的條件,蘊生起就滅去,不管用什麼名詞,都是要瞭解諸法無我的意義。在一天中,我們都在追逐著愉悅的感受,我們都不知道感受就只是一個生起就滅去的蘊,但我們卻把它當作是我的,我的感受。
你想要什麼蘊嗎?
問: 想要愉悅的感受,想要更瞭解法。
AS: 除了愉悅的感受是你想要的,妳有想從色法獲得愉悅的感受嗎,比如妳喜歡美味的食物嗎?這是對色法的貪愛執取,但因為無明讓我們不知道我們其實是一直在執取這些生滅的五蘊。學習瞭解五蘊是不同的法,它們不屬於任何人。佛陀教導的每個字都必須仔細瞭解才能夠慢慢建立對諸法無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