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心和結生心 - 佛法線上討論(65)
死亡心和結生心
2021-0804
問: 我們知道是聲音可以撞擊到耳根,那請問在意門過程中可以說是聲音撞擊到意根嗎?
AS: 不是的。撞擊是針對五個感官門的色法而言,比如如果沒有色塵撞擊到眼根,眼識就不能生起。意門心路過程的心接收到的對象所緣和感官門是一樣的。現在把眼睛閉起來,想著剛剛看到的,會和剛剛透過眼門看到的是一樣的嗎?一次討論一刻的心就會比較清楚。
有分心和五門轉向心在哪裡生起呢?我們藉由這樣子的學習瞭解沒有人沒有我,就只有現在這一刻的法。
問: 除了雙五識在各自的五淨色生起,其它的心都在意根生起。那請問有分心那一刻已經有意根了嗎?
AS: 在生命的第一刻結生心時就有意根了,還有性根和身根,它們都是業的結果。在五蘊的界中每一刻都會有色法,每一刻的心都是在色法上生滅。結生心在意根生起,它們是俱生緣也是相互緣。
S: 除了雙五識以外,其它的心都是在意根生滅。意根是業帶來的結果,但意根一直不斷地在生滅,現在五門轉向心的意根和上一刻五門轉向心的意根已經不是同一個意根了。
問: 請問在上一世的死亡心之後和這一世的結生心中間是否有中陰身?
S: 在死亡心之後一定是緊接著結生心,心路過程的心一定是接續生滅,這是不會被改變的。
J: 上一世的死亡心以及生命中第一個結生心都是業的結果,但它們是來自於不同的業。上一世的死亡心是某個業帶來的結果,接下來下一世的結生心的生起是不同的業帶來不同業的結果。所以在死亡心和結生心之間是不會有任何間隙的。
問: 但有些人的確曾經有過靈魂出體的經驗,那這是什麼?
S: 現在有個人在看嗎?如果你認為是有個人在看,那你就會認為是有個靈魂在看,但事實上就只會是不同的心,心所,色法在生滅。如果真的可以瞭解真相,就可以瞭解任何一刻都是如此。在經典裡有人問過中陰身是在三十一界裡的哪一界?如果都不在這三十一界中的任何一界,那就只是想像出來的。
J: 我們都曾經聽過一些瀕死的特殊經驗或是已經過世後來又活過來的經驗。這些所描述的經驗我們現在都不會有機會可以驗證。根據自己的認知就認為一定是這樣,這有可能是錯誤的。沒有人現在真的能夠去經驗到死亡心生起的那一刻,所以這樣的討論會容易使我們分心去瞭解佛陀的教導。
S: 這一世生命的結束是概念死,也就是通俗裡我們所指的死亡。但事實上現在這一刻不管是什麼法,它生起就滅了,這是剎那死,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需要去瞭解的死亡。現在法生起就滅了,所謂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就是死亡心生起就滅了。也許下一刻死亡心就會生起,沒有人知道。
問: 請問神通是在哪一界呢?
AS: 心一次只有一個,那麼死亡心生起前是什麼心生起呢?
問: 應該是禪定心。
AS: 在死亡心生起之前一定會有心在經驗某一個所緣,可能是善或不善。
S: 死亡心之前的速行心如果是禪定心,接下來就有可能是結生心執行投生在色界或是無色界。在死亡心之前的速行心所經驗的對象和接下來下一世結生心和有分心經驗的對象就會是一樣的。
問: 請問阿姜為什麼剛剛要問死亡心之前是什麼心?
AS: 在死亡心之前的速行心是善或不善會決定接下來馬上會投生到哪一界,所以不會有中陰身。死亡心生起前的速行心也許會是很高程度的善,也許會是四念住也有可能是色塵,沒有人可以知道心在哪一個根門經驗哪一個對象之後就死了。任何一刻都有可能死亡心生起,但死亡心那一刻就和現在這一刻一樣,生起馬上就滅去。
有誰可以知道他過去每一世中曾經造了多少業呢?我們現在所想的都有可能成為下一世結生心和有分心經驗的對象。死亡心生起之前速行心所經驗的對象有可能會是業,業相 (臨死前回憶起這一世曾經造過的善或不善) 或趣相 (有些人會看到下一世投生處的境) 。就跟現在一樣,現在經驗什麼對象,其實就有可能成為死亡心經驗的對象。
但現在也不記得上一世,下一世也不會記得這一世,所以瞭解這一刻的真相才是最珍貴的。
S: 有個朋友和我差不多年紀,過去幾年裡患了老年痴呆症,今早剛過世。我跟她先生分享了經典裡的話,“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這提醒了我們,生命是多麼的短暫,瞭解這一刻的真相,累積智慧有多重要。
當我們感到悲傷時,其實是為了自己想要跟對方在一起的愉悅感受失去了。但死掉的人其實已經再出生在某處了,他已經完全不記得我們以及上一世的事了。死亡是很好的提醒,讓我們更瞭解這一刻生命的意義。
問: 死亡心之前速行心會決定投生在善趣或惡趣,那瞋恨,慈愛都不能控制,這感覺有點像是賭博。患了痴呆症的人什麼都不記得了,那他死亡前的速行心會想到什麼呢?不是一片空白嗎?
S: 現在似乎我們會忘東忘西,有時候也會腦袋一片空白,但其實不會是空白的,因為每一刻的心都一定會去經驗一個對象。記憶心所和注意心所每一刻都有,只是被經驗的對象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死亡心之前會經驗什麼對象也會依過去累劫累世所累積的善或不善而有所不同。
問: 如果有個人本來很高興,突然公司來個電話就起了煩躁瞋恨之心,然後忽然發生車禍死亡。那不管他之前作了多少的善業,就只是因為當時速行心是煩躁不安瞋恨,那他就一定是投生惡趣嗎?
S: 只有佛陀可以瞭解所有業力業報的細節,什麼業力會在什麼時候帶來什麼樣果報。佛陀也告訴我們去思考這個是沒有幫助的。
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三番幾次想要傷害佛陀,有一次在山頂將大石頭推下想砸死佛陀,後來傷到佛陀的腳趾出血。既使他在那一世死亡前已經懺悔了,但因為那個惡業太重,所以無法改變因為他的惡行而墮入阿鼻地獄受苦。但除了佛陀之外,我們不會知道是哪一個業會在死亡心生起之前成熟而帶來果報。
經典中也有記載有個皇后她一輩子都在行善,後來在死亡之前她剛好想到她曾經造過的不善業,後來她就出生在地獄裡,但只是很短很短的時間,她就又投生到梵天界。所以當國王問佛陀皇后再出生在哪裡時,佛陀並沒有告訴他,直到她再出生在梵天界。這都是因為她過去累積的善業,因此我們對善要有信心,雖然我們不知道會是什麼業決定投生在哪一界,但善的累積一定是會延續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