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波羅蜜

佈施波羅蜜 (dāna pāramī) :捐獻,是為特相 (lakkhaņa) 。去除對合適可以布施之物的貪愛,是為作用,味 (kicca) 。不執取或者是成就了財富與喜好的存在,是為現起 (puccupaţţhāna) 。有可捐之物,是為“近因” (padaţţhana) 。

佈施:指的就是為了他人的幸福快樂,能付出捨棄有利益之物去利益他人。凡夫俗子是無法徹底完全的捨棄一切東西,因為仍然深深的執取一切感官慾樂的對象。

但是,只要有適當的時機和有利益之物可以捨棄的情況時,就應該真誠思考,要不要為了他人的幸福快樂,付出捨棄有利益之物來培養佈施波羅蜜。不管是大事或小事,如果不能為了他人的利益幸福而付出,那麼要捨棄被誤認為是人、是某個東西的名法與色法,要捨棄對它們的貪愛執取,這是比捨棄所擁有的財物要更難的多了。

因此,就應該竭盡所能的去付出,捨棄有利益之物去利益他人。為了淨化一切的汙染,就是放棄對一切東西的貪愛執取,以及對名法和色法的執取,它們被誤認為是我,是眾生,是某個東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應該忽略培養佈施波羅蜜,但應該要好好的反省深思,所行的佈施是不是波羅蜜。不盼望期待任何的回報,這樣的給予才是真正的佈施波羅蜜。倘若還想著要得到回報,例如,乞求得到財富名利,或乞求能往生在天界裡,那一刻是充滿著貪愛的希望,想著自己的好處,而不是為了要捨棄放掉。因此,那樣的給,那樣的佈施不是佈施波羅蜜。波羅蜜是能抵達彼岸的因緣條件,是可以止息一切煩惱,淨化一切的汙染。

能夠抵達熄滅一切煩惱的彼岸是萬分的遙遠,不是輕易就能抵達的。必須要真正的瞭解和建立波羅蜜,淨化汙染,幫助剷除不善的煩惱。因此,當在給的那一刻,在佈施的那一刻如果還期望著回報,那就是隨著不善的汙染而行,而不是淨化不善的汙染。

除了物質佈施之外,還有比物質佈施更有利益的佈施,那就是法佈施。分享佈施佛法所解釋的真相,如實真實的分享正確的佛法,這對今世以及未來世的每一世都是利益。倘若仔細想想,深入思維,就會看到物佈施只能幫助貧寒者一時的困難而已,並沒有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會成為貧寒者或辛苦的人,那是因為過去不善的法。只要還有不善的法,就還會有條件再出生成為貧寒者,成為辛苦的人,或是在惡趣,這一切都是源於不善的法。

幫助,就應該幫助到根源,也就是幫助他人明白源於不善法的因,所造成出生為貧寒者的真理,如實真實的分享,讓他明白不管是哪一種佈施,物佈施或是法佈施的利益。這樣的去幫助他人,讓他人有機會行善和瞭解佛法。這樣的幫助會成為一切善法能慢慢發展的因緣條件,不管是佈施,持戒,以及智慧的建立。

因此,慈悲者就是有慈愛悲憫的心去幫助他人瞭解佛法的人,就會奉獻出各種各樣的幫助,例如:無綫電廣播佛法,印刷佛法書籍,佛法討論,等等。

還有一種佈施,是“原諒佈施”,讓對方免於危險和害怕,避免傷害他人以及提供保護。此外,寬恕也可以被視為是佈施的一個面向,給予對方免於恐懼的自由。當我們寬恕某人時,我們沒有向憤怒和不愉快屈服,也沒有想要報復。倘若不能原諒討厭的人,當我們面對這討厭的人時,任何善的培養都無法發展,都無法生起。即使是小東西也給不了,法佈施的分享也給不了,也辦不到,這是因為還不能原諒寬恕。

培養能體證四聖諦的智慧者,必須要知道這個心還很脆弱,多病無力。這樣的心又如何能遠行,走那麼長遠的路呢。因此,必須反省思考心的狀態,是為了保養保護心,讓心擁有各種波羅蜜之力。即使知道這一道路,就是四念住生起去覺知了解法的特徵,但是,四念住卻是很難生起,因為波羅蜜的善還沒有力量,是無力的。要能體證四聖諦,必須培養有著智慧伴隨的十波羅蜜。即使是在平日裡很普通的給予,也應該如實的看到無智慧的佈施和有智慧的佈施的差別,例如,菩薩的佈施。對這件事情的思考能幫助智慧生起去了解真相,就是有真誠的心去追隨菩薩的腳步,就如菩薩在每一世那般的培養十波羅蜜。有些世是培養持

戒波羅蜜,有些世是培養捨離波羅蜜,但不論是哪一世的培養,都少不了十波羅蜜的培養。

在此我們就談到關於菩薩的佈施波羅密。

真諦燈 (Paramatthadīpanī)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a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雜經 (Pakiņņakakathā) 講述三種佈施波羅蜜 即:物佈施,原諒佈施,法佈施。

當大菩薩將要給予身外之物時,自知該給外在之物於需要之人,即便那人沒有開口要此物。但當有就給,沒有就不給。當有合適之物,有利益之物就給。並不會將不想要之物,不合適之物,無利益之物給予那人。

這就是很願意佈施有益的東西去利益他人。當得知他人的需要,就會對作善事這一事很謹慎周全,心細如髮。因為,當得知他人的需要時,就會生起慈愛悲憫之心去幫助他人,不須等他人開口就主動。然而,此主動並不會帶給自己困難麻煩。有些時候,想要給予但是沒有能力去幫助,就會帶來許多的困難麻煩。但是,菩薩有東西時就給,沒有東西時就不給,當他人需要時,有的話就會給,除非是沒有。

不會期待回報去給,當沒有合適之物,沒有利益之物時,會以自己喜愛之物,適當的去分享。 此外,不會給: 兵器,武器,毒藥,以及麻醉品,等等。這將會引來對他人的侵犯。即使是玩具,倘若那個玩具會引來毀害,以及引起粗心大意之物,一律不給。 此外,不會給予不舒適之物,例如,不新鮮的食物,飲料,等等。至於病者不可用之物而言,要謹慎思慮,經過反覆的思考,只能給舒適有益之物和合適的份量。

倘若真的有心想要去幫助任何人,如果是生病的人,必須以悲憫之心謹慎的去思考,不只是想給就給,而是要知道對病者合不合適,對病者有沒有利益。

善法是一件微細不可大意之事,不只是想要給就給,應該給就給,而是需要更多仔細的思考。例如,身為一名醫生就會清楚每一位病者的病情,

病者每一次該用多少藥,該吃幾種藥,而不是想給就只是去給而已。

此外,在家眾討要時,就給適合在家眾之物與在家眾;出家眾所討要的,就給適合出家眾之物與出家眾。給與無須干擾到任何人:母親、父親、血親、朋友、官人、孩子、妻子、僕人、及奴隸。 此外,瞭解合適有益之物,並不會給暗淡之物。 此外,給與不是為了供品,稱讚;不求回報,不期望結果,除了能開悟之智慧 (對於菩薩而言) 。不會厭惡討要者或者厭惡那合適有益之物。 此外,儘管對方是無禮不規矩的乞丐,對他辱罵,憤怒,仍然有信心於佈施,一律以尊敬之心去支助,不會給他廢棄之物。

這是對於每次給與的細節,必須要有真正溫柔的心,不厭惡討要者或者厭惡合適有益之物。也不會把廢棄之物給無禮不規矩,甚至是對他憤怒辱罵的乞丐。 我們是否做的到? 即使接受者是一位不規矩,不文雅,有著不適當的態度,甚至還會辱駡佈施者;或許會批評給的太少,又或許會表現出不想接受佈施者所給與之物。儘管如此,佈施者仍然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不厭惡,不動搖的心去給。在給的這一刻就正在淨化心的不善的汙染。

不是因為迷信或相信傳聞而給,是因為一律只深信業和果報。他不會折磨那些索取的人,要他們向他致敬。他施捨時不會傷害別人,不讓對方感到自卑痛苦而給。 此外,給並不是要欺騙或傷害他人,給就只是心是純淨不汙染。不使用粗鄙語言,不皺眉頭,不愁眉苦臉佈施,但帶有愛意、說著友善的言語,臉上帶著笑容。

每當對合適有利益之物有過多貪愛,因為非常滿意它的美也好,因為長期累積的執取也好,因為古老的價值而貪愛也好,菩薩知道了,立即就緩解消除那個貪愛,尋找接收人,然後將其贈送出去。

這就是能認識自己的心,是對何物有多少貪愛執取,對所貪愛之物能夠捨棄還是不能夠捨棄。有時認為要給,然後又不給了。但對於菩薩而言,不論對合適有利益之物有多麼深的貪愛執取,因為非常滿意它的美也好,因為長期累積的執取也好,因為古老的價值而貪愛也好。菩薩知道了,立

即就緩解消除那個貪愛,尋找接收人,然後將其贈送出去。

上述這些都是關於“物佈施” ,在真諦燈 (Paramatthadīpanī)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裡,有更多詳細的解釋,講述菩薩的行為,關於修行波羅蜜,直到成就了無上大菩提,成為三藐三佛陀。在此會講述到有些記載,講述的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仔細的去思考自己的心,為了更多更進一步的培養善。

至於“原諒佈施”,就是給予眾生保護,給予免於恐懼的自由: 大王、土匪、火、水、敵人、野獸、獅子、老虎,等等,對眾生所帶來的危險。

至於 “法佈施”,就是,心不汙染的,不顛倒的解說法,有條理的指導有益於今生、來世、乃至究竟的解脫。 透過這樣的經論,未入佛法者入,進入其中的人,在其中成熟。 這是方法: 簡而言之,他談論布施 (dāna-kathā ) 、持戒 (sīla-kathā) 、天界 (sakkha-kathā) 、感官享樂上的不能滿足和汙染煩惱,以及出離色慾之利益。

即使是人人或許都知道要佈施、知道色慾的危險、以及出離色慾之利益這些事情。但,倘若沒有聆聽,思考佛法覺知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被不善的汙染捲走。因此,倘若常常的聆聽佛法,即使是曾經聽過了或者是關於日常生活的事件,其實這些也會是個提醒,能去回想思考法以及更進一步的去培養累積善法。

詳細來說,對於那些有志於開悟的弟子 (såvakabodhiyam adhimuttacittånam) ,他給予開示,根據以下適宜的主題:皈依、戒德、守護感官、節制飲食、建立覺知.. 等等,透過闡述其高貴品質來建立和純化他們 (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 。

對正道產生興趣者,對正確的瞭解正在出現的法的特徵有興趣,以及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波羅蜜之善有興趣,是一位有心傾向於“菩提智慧”

瞭解真相。意思就是,進入“皈依” (saraņa) ,規矩的注意持戒,守護一切感官,認知適量食物,以及常行精進法,等等。 每個生命都是如此,但對於三藐三佛陀而言,佈施波羅蜜的累積是為行蘊 (saṅkhāra khandha) ,是能開悟體證四聖諦 (ariya sacca) ,成為三藐三佛陀的因緣條件。這就是那時的大菩薩,所累積各種佈施波羅蜜的成果。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雜經 (Pakiņņakakathā) ,有更多詳細的解釋,如下所述:

此外,大德,當給予物質時,給予“飯”時,專注於,我願一切眾生藉由此物能達成,例如,長壽,美貌,快樂,力量,智慧,等等。 給予“水”是為了止渴,就是,緩解一切眾生的欲望,渴望。 給予“布料”是為了美麗的肌膚以及能夠成就慚與愧的首飾。 給予“行器”是為了能成就神通,能展現神通力以及涅槃之樂。

給予“香料”是為了成就香氣,就是,持戒。 給予“花和護扶品”是為了成就美麗,就是,佛的威力之美。

給予“坐處”是為了成就能開悟的坐處。 給予“睡處”是為了成就吉祥卧或獅子卧,就是,佛陀的睡姿。

給予“歇處”是為了成就皈依處,避風港,依靠處。

給予“燈”是為了獲得慧眼。 給予“色為佈施”是為了身體能發出一尋寬的光環 (周圍) 。 給予“聲音為布施”是為了成就如梵天王之聲。 給予“味為佈施”是為了成為諸世間可親愛之人。 給予“碰觸為佈施 ” 是為了成就優雅。 給予“藥為佈施”是為了,不老,不死,就是涅槃。 給予“自由於諸奴隸”是為了釋放諸奴隸,就是諸煩惱汙染雜質。 給予“無危害及喜愛的玩具為佈施”是為了對於法的真相,歡喜。 給予“兒為佈施”是為了帶領如子女的諸眾生成為聖人。 給予“妻為佈施”是為了成為諸世間之王。 給予“金、珠、寶、琉璃、等,為佈施”是為了美麗圓滿之相。 給予“各種各樣的首飾為佈施”是為了各種完美無缺的細節。 給予“珍藏為佈施”是為了體證法的真相。

給予“王位為佈施”是為了成為真相之王,法中之王。 給予“園、湖、山,為佈施”,是為了圓滿禪,等。

給予“足為佈施”是為了以腳底下的輪紋走向開悟的光芒。 給予“手為布施”是為了能伸出援手幫諸眾生脫離“四海” (ogha) ,這裡的援手指的是“真相” (sacca dhamma) 。 給予“耳與鼻為佈施”是為了能獲得“根” (indriya) :信根、等。 給予“眼為佈施”是為了獲得“佛眼”,全部之明。 給予“肉與血為布施”意願著,為一切眾生帶來利益,用全部的時間,看時,聽時,思考時,伺候時,等。然而,我的身體將會成為諸世界依靠之處。 給予“頭,身體上最高的部位為布施”意願著,我將會成為諸世間上最高無比者。

果,就是能體證四聖諦,“聖人的真諦” (ariya sacca dhamma) ,成為三藐三佛陀,將獲得所佈施的一切成果。

關於給予聲音為佈施,是不能單獨給予聲音,如連根拔起的蓮花,將其球莖和根部撕下來,放在手中。但,會與要佈施之物一起給予,叫作給予聲音為佈施, (例如,給予鼓,鼓聲為了利益寺院,也叫作給予聲音為佈施,等等 ... 。因為,鼓的聲音是用來指出時間,等等 ... 。)

不論何時,自作或用某種的彈奏之曲禮敬三寶,例如,鼓、等等 ... 。想著是,我以此聲音為佈施。自己使用或使他人使用的鼓,等等 ... 專注於此聲是我的佈施。給予保護保養聲音的物品,例如,油,蜂蜜,等等 ... ,佈施於諸講法者,宣示聆聽法,念誦詩經,朗誦經,講述佛法。自作或使他人能坐靠近的討論佛法,或者隨喜讚嘆之聲,叫作以聲音為佈施。

因此,當大聲的隨喜讚嘆,或讓他人隨喜讚嘆,或讓他人共同一起隨喜讚嘆。那一刻,大聲讚嘆者也是叫作以聲音為佈施,因為,影響到他人生起歡喜之心。

還有另一段話的講述:

此外,當大德如此的給予,不是為了尋找錯誤,不是為了干擾他人,不是因為懼怕,內疚,懊惱,應該受貢獻而給予。當有精緻的物品時,不給予暗淡之物,不抬舉自己,不打壓他人,不期望果報,不嫌棄無地位的窮人。而是以尊敬之心去給予,以自己的手,親手的去給予,適當時而給予,行禮後而給予,不分出來的去給予,以三時的歡喜之心而給予, (一、給予前之時,二、正在給予時,和 三、給予後之時) 。

給予之後,就不該煩惱。不該用不恭不敬的心態,去小看,去看不起,去鄙視接受者。應該發出可愛之詞,懂得乞討者所用的話,所用的語氣,所需要之物和其它合適之物一同給予。例如,當給予食物時,也會拿布料同食物一起給予,等 ... 。有意將布料與別的物品一起給予。此外,當給予布料時也會把飯一同給予,有意將飯與別的物品一起給予,等等 ... ,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菩薩的給予是無限無量的給予,然而也會把別的物品一起給予。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如實的思考法的真相,關於自己所發生的真相,即使是這樣的聆聽又聆聽,我們的給予必然是隨著因緣條件而生,我們的給予是不可能如菩薩那般的給予。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雜經 (Pakiņņakakathā) 的講述關於,當大菩薩有可以適當給予的東西時,但心卻不想要給,那時的大菩薩會怎麼想,如下文所述:

那時,當大菩薩擁有合適之物,有利益之物時,然後,那時有窮人出現,要給予之心卻沒有生起,沒有走向給予。因此,應該能確定的就是,過去的我肯定未曾有過給予的足夠累積,所以,現在的我就沒有想要去給予的心。大菩薩的捐獻,有乾淨的手掌,願意的、歡迎的對乞討者捨棄利益之物。願意的、歡迎的,去佈施分享。心想著,從今往後,我將會有以極致願意之心,歡迎之心而佈施。好的,從今日起,我將會布施。然而,目前一開始心所產生的第一案,不想要去給予的心,就以這樣的狀態,被去除,被斬斷。

這就是反省思考不願給予時的那一刻的心,就會看見,想要給予或不想要給予也是不能控制的。曾經累積常常給予者,就會很輕易的去給予,不猶疑的去給予,不會想了又想。因此,不論是誰,倘若不能很快的給予,或者猶疑要給還是不給,就會知道,一定是以前未曾累積足夠的給予。

此外,當合適之物,利益之物,有的少,有缺點時,大菩薩就會用心去觀察,思考。從前,因為是我不喜歡給予,如今才會如此的缺條件。因此,現在,即使是要苛待自己,雖然合適之物,利益之物,少也好,壞也好,也一定給予,去成就佈施。我將會圓滿佈施波羅蜜,一直持續下去堅持到底,直到盡頭。大菩薩的捐獻,有乾淨的手掌,歡迎的,願意的犧牲。只要有乞討者,就會願意去佈施,去分享,有什麼就給予什麼。目前心所產生的第二案,就以這樣的狀態,被去除,被斬斷。

當不想要給予的心生起時,他可能會反思。例如,認為是自己過去沒有足夠的累積給予。所以,從今天起就會培養建立佈施的習性累積,這是其一。其二,認為會這麼的缺乏物資,有的東西也有缺陷,這是因為過去沒有足夠的累積給予。因此,從今天起,就算是東西少,也不夠好,也會去行給予。接下來的講述:

此外,當菩薩因貪慾而生起不想給予之心,因為可惜捨不得給出合適有利益之物,就會用心去觀察。看看大德的意願就是 “至高的智慧 ” (sammasambodhiñāņa) ,至高無上的智慧是比任何一切世間萬物都還要珍貴的不是嗎。因此,就應該給予合適有利益之物,最可喜之物,就只是為了至高無上的智慧而已,不為別的。大菩薩的捐獻,有乾淨的手,歡迎的,願意的犧牲。只要有乞討者,就會願意的,去佈施,去分享。目前在大菩薩的心所產生的第三案,就以這樣的狀態,被根除,被斬斷。

倘若感到可惜,就會回想到,究竟是意願著什麼,是想要所可惜的東西還是想要瞭解真相,體證四聖諦 ,聖人的真諦 。這樣的意願將會成為佈施給予生起的因緣條件,當給予生起的時刻,那一刻就正在淨化根除不給予。

接下來的講述:

此外,大德,當給予時,那時,必定看到合適有利益之物的破散損失。定然用心去觀察,一切財物的特相,有滅去,有敗壞,是尋常之事。另外,因為我未曾那樣的佈施過,一切的財物才如此的破散。好的,我將會以合適有利益之物為佈施,多也好,少也好,豐滿也好。我將會成就佈施波羅蜜,持續不斷的堅持到底,直到盡頭。大菩薩的捐獻,有乾淨的手,歡迎的,願意的犧牲。只要有乞討者,就會願意的,去佈施,去分享。目前在大菩薩的心所產生的第四案,就以這樣的狀態,被根除,被斬斷。

有些人會認為把財物給出去就沒有了,但事實上財物是無常的,自然的也會敗壞散去,不管是把財物給出去還是沒有給出去,一切都在於那個財物的時機,當沒有的時機到了,自然就沒有了。有些人會感到可惜,早知如此拿去佈施去分享還更好,因為當還有很多財物的時候,不捨得去分享恐怕也會沒有。當時機來臨時,不管是火災、水災、被充公,或者發生了什麼災難變故,那個人就會感到可惜,唉聲嘆氣,早知如此,拿去給別人還更好。這件事證明了,財物的失去或滅去不是因為給出去而沒有,而是因為業報。什麼時候會發財,什麼時候會破產,一切都是由業帶來的結果。

建立波羅蜜的累積是非常困難之事,所以,必須要慢慢的培養智慧的累積。不管是哪一種波羅蜜,每個波羅蜜都不可或缺,慢慢的一直繼續不斷的累積。倘若真的知道有非常多不善的汙染以及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去斬斷根除一切的汙染,就必須慢慢的去淨化,在每一世裡慢慢的去培養智慧,直到能體證四聖諦成為須陀洹,就只有再出生不超過七世的輪迴。

佈施波羅蜜是什麼?

阿比達摩注疏 - 迷惑冰消 (sammohavinodanī Aṭṭhakathā abhidhamma pitaka) 分別論 (vibhanga) 裡講述關於智慧,如下文所述:

當智慧有意圖相應於佈施時,如此生起的智慧叫作“智慧有意圖去佈施 ” (dānamaya pañña) 。當那個人想著我想要佈施就去佈施了,就以那個佈施為思考。智慧有意圖去佈施會以三個狀態思考。1.布施前的意圖、2.佈施時的意圖、3.佈施後的意圖。

智慧不會是不善法,不會是期望,但當智慧有意圖相應去佈施時,是顯現出在佈施時的細節,哪一刻是有智慧伴隨。當智慧相應時是有智慧心所伴隨心一起生起,不管那個善是佈施、持戒、或是智慧的建立。四念住的內觀智慧,是不會有任何的期望,而是如實正確的去瞭解法的真相,這才會是佈施波羅蜜的智慧能生起的因緣條件。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如下文所述:

智慧的開始就是如理作意的去思考無常,直到成就了最終的智慧以及智慧能夠知道對佈施有幫助的法和沒有幫助的法 ... 等,是為智慧波

佈施,就是捨棄有利益的東西去利益他人,在捨棄的那一刻,那一刻是無私的。因此,智慧的開始是如理作意的去思考無常。當要給任何東西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恆常的。即使是如今所有的一切財物,雖然還沒有給出去,但也許會先丟失不見或有敗壞的一天。因為資產財物是無常,甚至我們自己還沒有佈施這件事情也是無常,也許還沒有佈施之前就先死了呢。去思考去看到佈施者與接受者的無常,善法就會生起去幫助、去利益他人。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捨棄有利益之物,以正確的瞭解去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的,那就是智慧波羅蜜。但是,當正在給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去思考,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有些很貧寒辛苦的人,或許會思考到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佈施前的意圖就會在要給之前的那一刻生起,即使正在給的那一刻也如此的去思考著無常,甚至給了之後,仍然也會想著去思考著無常。

某些人會對某些佈施心生歡喜,但並不是每一回的佈施都是會產生如此的歡喜。當佈施之後回想到曾經的佈施,仍然感到很歡喜,這就證明了在佈施之前或者正在佈施的那一刻,有善的意圖;但有些時刻,當回想到曾經所佈施過的,也有可能是以不善的心去回想。必須謹慎的去思考,正在回想的那一刻是以善的心還是以不善的心去回想。倘若回想那一刻的心是歡喜,想到所作所為的事是有利益的事,能幫助他人脫離災難的痛苦,然而其他人也許不知道那個人是活在困難的狀況之下,所以沒有誰伸出援手幫助他。但當去幫助此人了之後又回想到所發生的事件就感到很歡喜,那一刻心生起的歡喜也是無我,沒有人能命令歡喜生起或不要生起,但是,歡喜的生起是因為有機會去幫助應該要幫助的人,而不是為了獲得能去回想到曾經所作的佈施之威力,這件事情顯現出佈施與佈施波羅蜜不同的細節 。


Topic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