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波羅蜜 3
出離波羅蜜 (nekkhamma pāramī) :有脫離感官慾樂和脫離輪迴存有,是為“特相”。有確認他們所涉及的不能滿足,是為“作用”。有轉身離開危害,是為“現起”。有急迫感,是為“近因”。
出離波羅蜜,就是放掉感官愉悅的貪愛執取,以及錯誤的思惟: 欲尋 (kama vitaka) ,瞋尋 (vyapada vitakka) ,害尋 (vihimsa vitakka) 。這可以是以出家人的身份捨離,或者是以四念住智慧的培養去捨離。智慧生起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捨棄欲尋,瞋尋,害尋。那一刻就是出離波羅蜜,不去想著或不投向欲,不投向瞋,不投向害,就是不去傷害或侵犯他人,那一刻就是出離波羅蜜。
當講到實踐出離,通常只會想到出家人,也就是想到剃度出家當和尚或尼姑的人。但要瞭解真正出離的意義必須要考慮不同種類的思惟,“善尋”就是善的思惟,或“不善尋”就是不善的思惟。倘若是不善尋,就會去想著各種各樣的感官欲望。“所緣欲” (vatthu kama) ,即: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這些所緣欲都在日常生活中,叫作欲尋,是不善尋。在我們日常一天之中,有可能不去想,不想要,不歡迎,不感到愉悅,不去貪愛執取這些感官的所緣對象嗎?
與欲尋對立之法就是出離尋 (nekkhamma vitakka) 。出離欲,離開欲,不只是剃度出家才叫作出離,而是在日常生活裡,有沒有想過要出離這些所緣欲,出離所緣欲不代表只是剃度出家。平日裡有沒有想過對這些色塵、聲音、氣味、味道、被碰觸的對象等等的貪愛執取,可以減少一點嗎? 不必立刻就捨棄,只是減少一點,有沒有呢? 已經夠了嗎? 倘若夠了的話,已經太多了,真的夠了,這是出離尋。
就算是沒有剃度出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去反省思考,每當想要獲得那個色塵時,就是一次的煩惱汙染了。在聲音裡也是一次的煩惱汙染,在氣味裡也是一次的煩惱汙染,在味道裡也是一次的煩惱汙染,在可被碰觸的對象裡也是一次的煩惱汙染,全都是煩惱欲,都是不善的汙染。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汙染嗎? 倘若不懂得足夠了,就不可能會有真正的出離尋。因此,都還不必去談到剃度出家,就只是在這麼平凡的日子裡,是否真的感到足夠了。例如,自己的衣物用品夠多了,就不會再去尋找,再去買。就會想到已經太多了,足夠了,真的夠了。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出離尋。
我們可以開始反省思考,開始觀察自己,有知足嗎? 對自己擁有的,有滿足了嗎? 如果再獲得,又再得到的話,那個東西對他人有沒有利益,倘若有助益的話,也可以去捨離,去分享幫助他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成為波羅蜜,成為出離尋生起的機會,取代欲尋的生起。
因此,如果要根除不善的汙染,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波羅蜜。在大菩薩的過去世裡,我們讀到似乎是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但是,倘若不去仔細的思考,就不會看到那就是世尊所累積的波羅蜜。就如大菩薩的其中一世裡的故事,那世的大菩薩出生為索南智者。
索南智者所行 (Sonanandapandita) 小部經 (Khuddak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如下文所述:
那時,大菩薩在梵天界死亡了之後,就出生為一個最高貴婆羅門的孩子,非常富有的家族中。在梵增市裡出生,有財產八億。大菩薩的父母親,給孩子取名字叫作索南。當索南會走路的時候,又有別的生命在梵天界死亡,來大菩薩索南的母親肚子裡投胎,那個孩子名字叫作難陀 (這一世的難陀就是最後一世的阿難) 。
當父母親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有如此美麗之相,就提供兩個兒子學習各種各樣的藝術,各種各樣的知識,也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能成家立業。但是,大菩薩索南無意願,沒有興趣想要成家立業,他的一生只想要供養伺候父母親,倘若父母親離世了之後就會出家。索南的父母親很努力的勸告,很努力的說服讓他能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但是,大菩薩索南有堅定的決意要出離,拒絕所有的財富。大菩薩的父母親,就把所有的財富贈給弟弟難陀。但,難陀卻是這麼說,索南哥哥都不願接受這些財富,難陀也同哥哥一樣要出離家中,不需要這些財富。父母親非常驚訝,為何如此年輕的兩個兒子都不想要財富,只想要捨棄這些財富,然後出離家中。當父母親看到兩個兒子如此堅定的意願,因此父母親就想著,我的兩個兒子如此的年輕,都可以捨棄在家人的榮華富貴,出離家中,既然如此,我們身為他們的父母,就跟著兩個兒子一起出離家中吧。
那時,他們就在森林中蓋了間茅屋,兩兄弟一起供養伺候父母親。但是,難陀產生了一種想法: 我想讓父母親先用我所找來的水果。難陀為了想要父母親只用他的水果,就把之前尋找到的那些水果,在很早很早的清晨就供養在父母親的跟前。當父母親用好了水果之後,就涮口,維護持戒,不再食用任何的食物。至於索南哥哥,他會去比較遠的地方,尋找適當成熟的水果,好的水果,美味的水果給父母親。
當索南盛好新鮮美味的水果給父母親時,父母親對索南智者說,我們已經用過早餐了,之後就要維護持戒。因此,你帶來的水果我們就不用了。但是,難陀為了能夠先把水果給父母用,爭先恐後,就先把今天多餘尋到的水果先收著,有時留著的水果也是爛的。
接下來,大菩薩就這樣的思維: 父母親是金貴之軀,身體那麼的柔弱,因此,父母親不應該用不好的水果,壞掉的水果,不成熟的水果。難陀弟弟如此的作法,有時拿不好的水果,壞掉的水果,不夠成熟的水果給父母親,這樣下去,父母親就無法長命。索南智者就阻止難陀的行為,說道: 從今日起,當你要把水果供養給父母親時,為了能挑選最好的水果,你就先等我回來,然後一起供養父母親,不是只給父母親用你的水果。
當索南智者如此的對弟弟說好了,難陀弟弟,獨自想要得到供養父母親的功德,不聽哥哥的忠告。當索南智者看到難陀不聽勸告,就直接跟難陀弟弟說道: 難陀,你去別處住吧,這裡容不下你,我會自己單獨好好的照顧伺候父母親。
難陀智者,當被哥哥攆走趕出家門,就拜別大菩薩,拜別父母親。之後,難陀智者,精進修行,獲得神通力,四禪八定,並想要對索南哥哥道歉。
這就是智者,累積波羅蜜的行為。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
難陀智者看到,倘若想要獲得索南哥哥的原諒,這個原諒應該是最珍貴的原諒。難陀智者想,如何才叫作最珍貴的原諒,如何才能配得上索南哥哥的原諒。難陀智者心想著要把諸天之王 (沙咖天王) 從梵天界請下來向哥哥道歉,又心想,如此的作法不妥當,是不應該的行為。因為我們兩人是在人間,就應該請人間最尊貴之人,那就是梵贈市之王,這位國王的名字叫作曼諾賈 (Manoja) ,是人間的王中之王,我要讓這位國王,來見證我對哥哥真誠的道歉之心。
當難陀智者如此的想,就去王中之王曼諾賈國王的皇宮,向國王稟報,我會把整個州,整個世界,最珍貴的財富來獻與您,讓您成為人間之王,條件就只需要您能陪伴我,同我一起向我的哥哥道歉。最終,難陀智者實現了對國王的承諾,之後,國王就與他一起去索南智者的住處,向哥哥道歉。從此以後,大菩薩讓難陀智者照顧伺候母親,大菩薩本人就照顧伺候父親,就如此的照顧父母親的一生,直到死亡。接下來,大菩薩向諸國王說道:
歡迎的,愉悅的,智者會得到,是因為照顧伺候母親,讓母親時時刻刻笑容滿面,開心快樂。
歡迎的,愉悅的,智者會得到,是因為照顧伺候父親,讓父親時時刻刻笑容滿面,開心快樂。
在這個世界當行如此適當之法,就是,佈施給予、言語慈愛、說好聽的話、行有益之事,始終如一,就如連接銷對車輪那般關鍵。倘若沒有行此法,因為孩子之過,母親就不會被孩子尊敬或供養,或者父親也不被孩子尊敬或供養。因為智者知道行此法,照顧伺候母親父親之法,是好事。因此就會獲得榮譽,達到偉大尊貴的身份。倘若沒有如此的照顧伺候,就不叫作是供養母親父親。
顧名思義,父母親如梵天王,如師,以及是諸孩兒最該尊敬的人,母親父親是協助眾生者。因此,智者該尊敬,該謙遜,會以,飯、水、布料、睡處、各種各樣的衣物、洗澡、洗腳,伺候供養母親父親。
諸智者隨喜讚嘆,照顧伺候母親父親者。當離開今世之後,定在天界歡樂。
出離波羅蜜,是索南智者所行最難得的其中之一的十波羅蜜。儘管如此,其他的波羅蜜也是如此的難得。此外,有宣布大菩薩的威力,例如,大菩薩不掛念一切感官的所緣欲,不被欲動搖。大菩薩是極至的敬畏母親父親,即使是如此的照顧伺候供養母親父親,也不會累,不會膩,不會足夠。除此之外的時間就會行禪入定。
這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進波羅蜜,因為要去尋找美味的水果,良好的水果,來供養父母親,必須要很有耐心,很勤奮的去尋找。因此,倘若您想要試著去觀察自己的十波羅蜜,就看看自己今世的行為,因為今世的行為也是從過去世累積延續下來,不管是出生成為了什麼,在哪一世裡的出生,在哪裡出生,都是連續不斷一直的累積。
出離波羅蜜,就是,緩解,捨棄,克制對所緣欲貪愛的執取,或者是離開那個欲,出離欲。只要自覺自己是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對象的所緣,有多麼的貪愛執取,就會誠實的,慢慢的去鬆開,慢慢的去放掉。這就是培養建立出離波羅蜜。就算是放棄了在家人的身份,進入出家人的身份,倘若還對五個感官的所緣欲,如在家人那般一樣的貪愛執取,抓緊不放。那麼,出家人與在家人的區別何在? 兩者都是一樣,沒有什麼差別。因此,出離波羅蜜,不只是意味著剃度出家,而是很努力,很精進的,慢慢的去鬆開對五個感官對象的貪愛執取,慢慢的去放掉。倘若還不是“阿那含” (第三果聖人的話) ,就一定還會對這些感官對象貪愛執取。所以,我們必須如實的認識自己,我們是否真的對法的真相有足夠堅定的信心,真心實意的要捨棄放棄對五個感官對象的貪愛執取,堅定不移,不動搖,不改變。例如,很貪愛很喜歡所出現的色塵,各種各樣的圖畫,很漂亮,很美,很好看。通常,當我們看到很喜歡的東西時,就會很歡迎它,很滿意,很喜歡,這就是貪愛。倘若覺知和智慧緣起,瞭解那一刻所出現的法的真相,就會自然而然的捨棄,放掉,不尋找,不收存累積,就是有也好沒有也罷,有就看,沒有就不看,不會刻意的去尋找,這就是,出離。
倘若是一位很喜歡美味的人,很喜歡吃好吃的東西,吃的份量也是很多,這樣的吃法是對身體有害,對心也是危險的。
因為對食物美味的貪愛,就算是不餓也會吃。因此,倘若放掉對食物美味的貪愛,就會捨棄那個味道,出離味道,就是適當的飽,吃飽就夠了。可以的話,連一點都不會品嚐。有些人因為不想吃太多,用多了就會不舒服,就會品嚐一小口。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出離。如果是真正的出離,就應該重新開始練習忍耐,依據忍耐波羅蜜,去看待應該用多少的食物,吃飽就夠了,能維持生命,對身體有利益就夠了。
要能夠真的脫離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的貪愛執取,是非常艱難之事,只是開始學習慢慢的去鬆開,慢慢的去放掉就已經很難,何必去談完全的脫離。因此我們最應該作的就是保護心,讓心足夠堅強健康,直到各種各樣的波羅蜜,支助直接經驗法的因緣條件,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經驗法的真相能愈來愈清晰。
倘若是一位忍耐者,有些時候,碰觸到熱的,碰觸到冷的,也會堅持 (善的) 忍耐。不會抱怨天氣太熱了,想盡辦法的去尋找涼爽的水來緩解熱;或者是有時候天氣太冷了,想盡辦法必須要沖溫水。但是有些人是因為身體的問題,所以要適當的照顧自己。倘若不是身體的問題,那是各人自己對冷或熱的貪愛,對碰觸對象的貪愛執取。一位瞭解出離波羅蜜者,就會更加的忍耐,不論是熱也好,冷也罷,也會忍耐,不被冷或熱干擾。那一刻不單只是有忍耐波羅蜜,還有精進波羅蜜。
能夠出離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的貪愛執取,並不是靠命令去作,而是智慧真的瞭解,才能出離對五個感官對象的貪愛執取。
小部經又稱小尼迦耶 (khuddukanikayā) 闍都乾耳學童問經 (Jutukanninavaka pañhaniddesa) 如下文所述:
出離,就是看見,清楚的看見,比較,思考,發展,所以能參透的行正法,行適當的法。能行不與正法為敵之法,能行有利益之法。能行法隨法行,圓滿一切持戒。保護一切感官,懂得衡量食物用品,所以能行精進法,正念正知。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知、八支正道、涅槃,以及達到涅槃之樂。就是抗拒 (貪愛) 、是依靠、是避難所、是無害、是不動搖、是不死、是出離被困住被綁住之法。因此,這叫作,看見,看見出離之樂。
能夠看見出離是樂,這並不容易。必須要真正的瞭解,必須是智慧才能看到利益,才能如實的去比較,正確的去思考,以及要行得正確,行得適當。不以法為敵而行,行善的,行正確的,行利益的,就是要看到有利益,有益處。行法隨法行,就是圓滿所有的持戒,維護根,保護一切的感官,懂得衡量食物用品,知道合適的份量。行精進法成為覺醒者,就是行覺悟之法,即:正知正念、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知、八支正道等。
因此,真正的出離欲,出離五個感官的所緣欲,必須是要以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知、八支正道、涅槃,以及遵循能達到涅槃之樂的道路之法,必須要如實的看到真正的危險,必須要對培養建立智慧的累積有堅定的信心,就只為了能徹底的捨棄對欲的貪愛執取。首先,是要從聆聽佛法開始,以及思考看到所聆聽佛法的益處,能看到出離是樂的法,而不是有一個我滿意快樂,是必須要真正的看到,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的捨棄,是有多麼的平靜。
每一種波羅蜜的建立都必須有智慧伴隨才叫作波羅蜜,倘若還沒有真正的看到不善法的危險,或者是還沒有智慧能看到,去思考了解波羅蜜的利益,任何波羅蜜都無法生起。因為智慧太弱了,所以無法看到建立波羅蜜的利益。
有意願想要體證四聖諦者,不單只是建立智慧,而是必須建立各種各樣的波羅蜜,因為每一種波羅蜜都是彼此支助,互相依靠的去體證四聖諦。某些人會生起懷疑,為何在日常生活裡,正知正念的生起一定是需要建立波羅蜜,原因就是,因為正知正念不是那麼容易時時刻刻的就能生起。
培養八支正道,就是,正念生起去覺知正在出現的那個法的特徵,智慧就會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思考,去瞭解,直到知道無我的特徵,知道名法是可以去知道的,色法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當正知正念還沒有足夠的因緣條件生起,聆聽佛法也好,曾經有累積過的瞭解培養正知正念生起的道路也好,這會成為不同層次的覺知生起的因緣條件,不只是正知正念生起。每個波羅蜜都意味著更細微的覺知。
因此,每一種波羅蜜是不可或缺念 (覺知) 的,然而那個念的生起是來自於在日常生活裡,很自然的培養正知正念的累積。當正知正念還沒有因緣條件常常的生起時,那一刻所生起的善的心,曾經所累積過的正知正念,也會成為其它不同層次的念生起去覺知的因緣條件。
因此,在一天之中,即使正知正念是極少的生起,也應該去思考,別的善法是不是也是很少的生起。倘若是很少的話,就必須要培養各種各樣的波羅蜜,一點一點去建立正知正念,這叫作“cira kala bhāvanā”意思就是需要很長久的時間,持續不斷的去培養建立,慢慢的、一點一點建立正知正念。即使是那些已經開始,但還沒達到正知正念的程度者,這樣的人也是非常的稀少。
要成就體證四聖諦,必須要培養波羅蜜。不單只是培養佈施波羅蜜或持戒波羅蜜,還有出離波羅蜜也同樣的必須要培養。就是,捨棄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對象的貪愛執取。同時也要依據精進波羅蜜、忍耐波羅蜜,就是要對五個感官對象的所緣欲出離。不管是可喜的對象還是不可喜的對象,都會是個忍耐者,不被五個感官對象所動搖。
在大菩薩的某世裡,大菩薩他思考,如實的看到不善法是如此之多,數不勝數,就努力的要出離所緣欲,即: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對象的貪愛執取。大菩薩努力的去思考對所緣欲的貪愛執取出離時那一刻的心。如下文所述:
義釋 (Aṭṭhakathā) 順師摩故事 6 (Susima Jataka 6)
病者無法憑自己之力翻身,看護者必須用繩子穩固的綁住,是要讓病者能拉住繩子翻身。然而向病者說道,您必須拉住這個繩子來翻身,在翻身的那瞬間,身體痛苦就會得到緩解而感到愉悅,即使只是一絲絲的愉悅。 (病者無法憑自己之力翻身) 就如,當眾生因不善的汙染而痛苦時,內心並無力提升轉向平靜之樂。
倘若,已經沒有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貪愛執取了,這是真正的平靜,獲得平靜之樂。平靜,是已經捨棄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貪愛執取。但問題是,如何才能從對所緣欲的貪愛執取走向捨離放棄。就是,必須累積波羅蜜,慢慢的建立,逐漸的培養,直到真的徹底能夠捨棄放掉。
這樣的思維在大菩薩曾經的某世裡產生過,那時,大菩薩出生為梵授王牧師的孩子,大菩薩的父親是一位皇家牧師,這一世的大菩薩名為“順師摩” (Susima) 。 同時“瓦拉納西”的國王也誕生了一位皇子,名為梵授之子 (Brahmadatta) 。梵授王與皇家牧師的兒子是同日出生,兩個孩子一起玩,一起長大。到了該學習的年齡,他們兩位就離開“瓦拉納西”去“塔克西拉”求學。一起學習各種各樣的藝術,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習完畢之後就返回“瓦拉納西”。梵授王就封他的兒子為太子,當梵授王駕崩後,太子即位,成為下一任的梵授王,國王就封他的好友順師摩成為他的牧師。
有一天,梵授王坐在大象的脖子,順師摩牧師坐在國王的身後,從左方開始繞城的儀式,這儀式是意味國王給人民帶來吉祥。國王的母親就是王太后,心想,我就從此處看看我的孩兒是如何行此典禮吧。王太后站立起,走向窗戶,看看國王的臉。但,當她看出去之時,滿眼只看到坐在自己兒子身後的牧師。對順師摩牧師,一見傾心。從那天起,王太后就只待在臥室裡,茶飯不思。梵授王得知,就立即向他的母后請安,問候: 母后您近來怎麼了,為何不用膳。王太后沉默,不言不語,因為王太后有愧於心,說不出口。國王就命他的王后向他的母后請安,談話,之後王太后就與王后說出自己的心思。當國王得知自己母后的心思,就請順師摩牧師即位成為國王,條件是,讓自己的母后成為順師摩牧師的王后,至於他本身就擔任總督之位。
過了一段時間,大菩薩對在家的生活感到慚愧,王后想盡辦法挽留大菩薩,請求大菩薩不要放棄王位。大菩薩就向她說法,指出,讓她看到五個感官對象所緣的愉悅和執取的危險。接下來,大菩薩,將請總督歸位,之後,大菩薩就離開皇宮,出離家中,成為隱士,在森林裡生活修行,成就了禪定與神通,獲得最高之位,就是將能進入梵天者。這一世,大菩薩的王后和梵授王的母后,就是“羅睺羅” (Lahula) 的母親。大菩薩的朋友梵授王,就是“阿難” (Ananda) 。順師摩牧師就是我,“如來” (Tathagata) 。
這本生經故事的最後一段講述,三藐三佛陀宣說關於過去累劫累世的故事,是指出貪愛的力量,誰都無法想像,貪愛在每一世要如何的生起也不知道。
要出離對五個感官的貪愛執取,是非常難之事。要捨棄在家人的身份,走向出家人的身份,比非常難還要更難。因為,出家人必須一心忠於戒律,遵守戒律,才能離家成為出家人。即使是這樣,真的要出離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對象的貪愛執取,是根據智慧的累積,如實的知道法的真相就是,不是動物,不是某個人,不是我。不管是貪愛、瞋恨、看見、聽見、嫉妒、傲慢、自我為中心,這一切都是法,是心,心所,彼此緣起並立即滅去。但,最玄奧的就是,在現在這一刻,智慧可以參透真相,可以直接經驗法的特徵,可以知道法的真實本質是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