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波羅蜜 6

忍耐波羅蜜 (khanti pāramī) :有接受,是為“特相”。忍受住有欲望想要之物或不想要之物,是為味“作用”。容忍或者是不反對,是為“現起”。如實的看見了解真相,是為“近因”。

“忍耐波羅蜜”,忍耐有很寬廣的意義。因為忍耐不僅是對不愉快的感受忍耐而已,即使是愉悅的感受也必須要忍耐。我們應該對想要的對象有耐心,不去貪愛執取所出現的色塵、聲音、和其他感官對象。

忍耐波羅蜜是善法,是美的法,必須是與美的心一起生起。忍耐波羅蜜不會與不善法生起,不會與貪根心生起。這裡的忍耐指的是對不善法忍耐。人們可以為了想要得到什麼而以不善的方式忍耐,不管多晚了也可以忍,是為了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刻並不是善的忍耐。但是倘若三更半夜還沒睡,是為了培養善,就是為了培養善而忍耐,這樣的忍耐還可以持續嗎? 倘若可以,那就是忍耐波羅蜜。當天氣熱或冷的時候也能夠去忍耐,這裡的忍耐並不是要對天氣熱或冷而瞋恨的忍耐,而是對天氣的熱或冷不抱怨,不對天氣的熱或冷而煩躁。這時我們該去覺知那一刻心的特徵是善的心還是不善的心,喜歡還是不喜歡。至於喜歡或不喜歡,這兩者都是不善法,因為,倘若是喜歡就是貪,倘若是不喜歡的話就是瞋,兩者都不可能是波羅蜜。因此,忍耐波羅蜜的忍耐就是對那一刻生起的法有著平靜伴隨的忍耐。

色塵正在出現,眼識也正在看見出現的對象。色塵不是動物,不是人,不是我。倘若沒有耐心去學習覺知這一刻正在出現的法的特徵,又怎麼會抵達彼岸涅槃呢。缺乏忍耐者是不可能會抵達彼岸的,不可能體證涅槃,不可能體證四聖諦。因此,此十波羅蜜是我們的探測器,讓我們能夠去培養建立波羅蜜,真正的看到波羅蜜的利益,慢慢的建立起來,由弱變強。

能夠瞭解法者,必須有耐心去思量、思考、比較。這都是為了能夠正確的瞭解,不會往錯誤的道路而行。倘若沒有智慧正確的瞭解,就不會有因緣條件讓正念生起去覺知到出現的法。

Khanti意思是忍耐。對所生起的不善法,貪愛,瞋恨而忍耐,要不然是不可能燒掉不善的汙染。倘若正念覺知到法生起,忍耐波羅蜜就會慢慢的更加細緻堅定。在一天之中,有非常多的不善法生起,因此必須要有耐心的去忍耐。在日常生活中的忍耐,例如,忍住,扛住,憋住。“極端的隱忍”,adhivasana khanti,意味著忍受、接受、隱忍,不管是在任何的情況,環境,住所以及每一刻生起的法都能夠去忍耐。例如,天氣的變化,有時冷,有時熱,倘若那一刻正念覺知沒有生起,就只是隨口說一句,哇~好熱啊…,即便如此也就是不善的心了。因此,倘若正念覺知生起,就會意識到那一刻的語言行為是缺乏了忍耐。又或者是會更有耐心的對環境或情況而忍耐。

忍耐波羅蜜 (khanti pāramī) 就是當正念生起去覺知法的特徵那一刻。倘若知道是不善法就是不善法,不能把不善法變成善法。這樣如實的知道,就會更加忍耐,更加有耐心。曾經愛嘮叨的就不嘮叨了,或者是曾經的不耐煩就會知道那個不耐煩是沒有任何的利益。又或者是當不滿意生起的時候,就會如實的去知道那一刻的不滿意是不善。這樣生起的正念去覺知到法的人,是可以慢慢的,逐漸的累積忍耐波羅蜜。

忍耐波羅蜜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建立更多的忍耐。除了對環境或住所的忍耐,還要對人、對各種各樣的性格而忍耐。有些人作事作很快,他也應該對作事慢的人容忍;或者遇到脾氣性格不好的人也應該對他的不是包容、忍耐、不去嘮叨批評。正念會覺知到是不該去批評、責備,而是以慈善的心在合適的時機去教導,協助。因此,在每一天裡,應該培養建立忍耐波羅蜜,讓忍耐波羅蜜慢慢的增長。

對國際禮儀來說必須要有忍耐。例如,旅行時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障礙,座位、酒店、航班、時間等。不嘮叨,不責備,不抱怨,反而去體諒,主動幫忙他人,那一刻的態度人人都歡喜讚嘆。不善法不是忍耐波羅蜜,不管是貪愛,瞋恨,它們都不是善的忍耐,只有美的心所才能夠是忍耐。

當我們看到某個人的好,某個人的善時,不論是身、口、或意,就能知道那個人肯定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對任何的情況都會忍耐。因為那個人的美心所已經發展了,沒有動物,沒有人,沒有我。當善心生起的那一刻就只是美心所發展的特徵,但倘若那一刻缺乏忍耐,那一刻就是不善心。即使是不說無益之事,對這件事也該仔細的思考是有益還是無益。倘若是無益的話,在那一刻就應該有忍耐的心,忍住不說出去,因為說出去的話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這一切都是在於正念覺知,應該去觀察覺知有沒有發展,有沒有開始培養建立起來了。

小部經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aka) 雜經 (Pakiņņaka katha) 如下文所述:

此外,忍耐是不侵犯好人的武器,因能徹底擊退與美德為敵的憤怒;如能征服他人的首飾;如出離家中的正勤之力;如能熄滅憤怒之火的河水;如能指出正確方向的指南針;如能阻止“毒”,就是惡人之詞的仙藥;住在小心謹慎之中,是智者的平常;如同大海,因為很深奧;是能限制仇恨大海的彼岸;是能關閉惡趣四惡道的門;是能走上天界,走上梵天界的梯子;是諸高貴品質的地基;是身、口、意至上的純淨。因此,就應該如此的如理作意。

此外,忍耐是不侵犯好人的武器:意思就是,忍耐是能夠破壞不善法的武器。當忍耐生起時,不會有任何的不平靜或心煩意亂,因為忍耐是不會侵犯好人的武器。因為有條件生起時,能徹底擊退與美德為敵的憤怒,在那一刻倘若能夠忍耐的話,瞋恨就不會生起,甚至是一點點不好的語氣也不會生起。

如能征服他人的首飾:不論身上有多麼漂亮的首飾裝扮,倘若有不好的言語行為,就會很醜很難看。不憤怒或忍耐是能征服他人的首飾,不必有任何的首飾裝扮,都勝過滿身裝扮精緻的首飾。但倘若沒有忍耐這個首飾,就不會有善的言語行為,也就是最漂亮的首飾。

如出離家中的正勤之力:以出離家中的力量達到平靜。清靜者並不會與任何人發生衝突。因此,對不善法的平靜,是出離家中的正勤之力。

如能熄滅憤怒之火的河水:要生氣的時候能夠忍住,有忍耐波羅蜜就不會生氣,那一刻忍耐波羅蜜會累積。慢慢的累積,逐漸的加強,直到成為習性,對任何的不善法也會更容易,更輕鬆的去忍耐。

如能指出正確方向的指南針。

如能阻止“毒”,就是惡人之詞的仙藥:生氣的時候會容易說出傷人的言語。在說出不好的言語時,是誰的不好? 就是自己。那一刻是惡法,不善的法,誰說出惡語就是惡人。因此,忍耐就是仙藥,能阻止毒就是阻止惡人之詞,不善的傷害言語。

住在小心謹慎之中,是智者的平常:諸位都是想要有智慧,但是要能夠有智慧是必須要有極大的忍耐。例如,要有耐心,有很強大的忍耐去聆聽佛法。詳細仔細的反覆思考法的深奧,以及思考佛法真正的利益。直到真的看見法的利益,就會隨法而行,不僅只是聽而已。這是有智慧者的常態,是智者的平常。倘若真的想要有智慧的話就必須開始培養忍耐,成為忍耐者,有忍耐波羅蜜。

如同大海,因為很深奧:忍耐是真的非常深奧,因為不善法的生起勝過善法的生起。倘若正念生起去覺知到不善法的那一刻,接下來就會忍耐的對待那一刻不善的法,不管是貪愛,瞋恨,嫉妒,吝嗇,或傲慢。在那一刻就會真的看到忍耐的深奧。如果是無明的話,就不可能培養建立忍耐波羅蜜。因此,忍耐波羅蜜以及正念覺知是非常的細緻深奧。正念覺知的培養累積,能夠對任何的不善法忍耐。

是能限制仇恨大海的彼岸。

是為關閉惡趣四惡道的門:人人都怕惡趣。倘若不想出生在惡趣,就必須忍耐的去面對不善法,忍耐避免不善的法,因為忍耐就是關閉惡趣的門。

是能走上天界,走上梵天界的梯子。

是諸高貴品質的地基。

是身、口、意至上的純淨,因此,就應該如此的如理作意:不管在任何的情況,忍耐是否會增加? 倘若時常練習忍耐,時常培養忍耐,善心所也會自然的,慢慢隨著忍耐增上加深。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加能夠忍耐,那是因為累積培養的忍耐。

此外,諸眾生會在今世煩惱,是因為沒有“忍耐的財富” (khanti-sampatti) ,以及會在未來世煩惱那是因為造作不善的法,這就是煩惱之因。倘若他人的苦的損害,在他有生的那一世所產生了那些苦,以及那個業的種子,就是那個所生起的苦是我自己所造下的。這就是欠苦的債,這就是欠債的根源。當沒有任何人來損害時,我的忍耐之力又如何能生起呢。

應該透過反思進一步增強耐心:「那些缺乏耐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受苦受難,並致力於採取導致將來受苦難的行動。」並且:「雖然此苦生起是由於他人的錯誤行為,我的這個身體就是承受這個痛苦的領域,而且作為其種子的行動,那是我自己播下的。」並且:「這個痛苦將使我擺脫該業的債務。」並且:「如果沒有作惡的人,我如何能夠達到忍辱的圓滿呢?” 」

倘若有任何人來傷害你、損害你、讓你煩惱的話,與其憤怒,不如去瞭解,如實的去知道,這是在累積忍耐波羅蜜,讓忍耐波羅蜜更加完美。

倘若現在,此人損害我,但此人曾經對我有過幫助之恩。那個損害者也是有恩者,因為那個損害是激發忍耐生起之因。諸眾生就如我兒,誰會生氣自己孩子所犯的錯呢。

「雖然他現在是個罪人,但從前他卻是我的恩人。」 ;

「作惡者也是恩人,因為他是發展耐心的基礎。 」;

「一切眾生,皆如我子,誰為他自己孩子的罪業而生瞋恚?」

倘若,讓您生氣的人是您的孩子的話,您真的捨得怨恨他嗎? 如果能用這樣的想法去思考,就會看到事實。

我兒以惡魔性就是以憤怒向我犯下的罪,我應該去感化他所執取憤怒的那個惡性。那個苦帶給我的任何損害,那個能損害我的苦的來源就是我自己。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損害我,那些所損害我的法在那一刻全都滅了。如今,還要生氣誰,為何要憤怒。因為諸法無我,有誰對誰犯錯呢。如此思考,就該去培養Khantisampadā,意思就是去培養,去增強忍耐的力量。

不管是誰傷害,帶來很多的麻煩,那個人的所作所為在那一刻就立即滅去了,我們就不該繼續的去憤怒去生氣,那些行為都已經結束了,滅了。在現在這一刻,已經不是剛才那一刻的行為了,不必再回頭去想到已經過去了的行為,再繼續糾纏去想的話,就會繼續的憤怒下去。倘若是如理作意正確的去思考,就會發現,不管是任何人在何時何地犯下了那些損害他人的不善行為,那些不善的法也是在那一刻就已經立即滅去。

如果我們是個比沒有聆聽佛法或不瞭解佛法的人更瞭解佛法的話,我們為什麼還要去生氣那些無知者呢? 既然我們都知道或瞭解佛法了,去氣他人是應該的嗎。倘若在生氣的那一刻能夠思考到,此人所犯下的錯誤是因為此人是無知者,還要為無知者動怒生氣是不該的。這樣的思考會成為忍耐波羅蜜增長的因緣條件,以及不去記恨或原諒那個無知者。另外一段的講述是:

當犯錯者是個有恩的人,我們不該去生氣那個有恩者。

當犯錯者是個無恩的人,就應該更加特別的去憐憫那個無恩者。

我們都還有不善法,還有不善的汙染,因此會生起瞋恨,不滿意。但是我們該好好的去思考,所犯下錯誤的人,是有恩還是無恩。倘若是個對我們有恩的話,一點都不該去生氣。倘若對我們是無恩的話,就更加特別的要同情他,可憐他。因為他不但沒有恩反而還要犯下不善的行為,實在是太可憐了。因此,倘若生起的善心是有正念,有智慧伴隨著生起,就會讓忍耐慢慢的加強,逐漸的增長。

我的名利會因為憤怒而敗壞。各種各樣一切的敵人,例如,暗淡的肌膚,苦難的生活,等等,會是因憤怒而來臨。

財物,榮譽地位,各種各樣的名利,會因為憤怒而敗壞損失。或者是當表現出不該、不妥的行為時,那時也因為是憤怒而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堪的行為,難看的臉色。因此,就會發現忍耐波羅蜜的益處,下文的講述是:

另外,叫作憤怒是因為能夠作出一切沒有任何利益的事,使一切的利益崩塌,是很強大的敵人。但,當有了忍耐時,就沒有任何敵人。

小尼迦耶 (khuddaka 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aka) 水牛王的行為 (Mahisarāja Cariyā) 最後一段的講述:

有智慧者隱忍辱罵之詞: 底層者辱罵之詞,中層者辱罵之詞,高層者辱罵之詞 ...

倘若是個有智慧的人,是能夠隱忍各種各樣辱罵,一切的侮辱。不管對方是任何人,不管是任何級別的人都能夠忍受。不管那人是高等級別的人,中等級別的人,或者是底等級別的人,都是同樣的能夠忍耐。因為對所有人的忍耐都會成為忍耐波羅蜜增長的因緣條件。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aka) 義釋 (Aṭṭhakathā) 達摩天王的行為 (Dhammadevaputta Cariyā) 如下文所述:

“惡達摩天人”向“達摩天人”說道:鐵斧頭能夠鎚打銀,銀是無法鎚打鐵斧頭。倘若今日惡達摩能殺掉了達摩,是為鐵的我將會變成如黃金。

如是不善的法認為鐵斧頭能夠鎚打銀,銀無法去鎚打鐵斧頭。惡達摩就誤認為這是惡法勝過善法,就是惡達摩能夠殺掉達摩。因此,有惡法的人認為惡法如鐵,但卻要展現出鐵如黃金,這是要展現給人人看,惡法勝過善法,惡法比善法好。

當犯錯的人被社會批評時,那時我們的心在想著什麼呢。倘若想著齊心合力一起跟著社會去批評犯錯者,火上澆油,有沒有發現那一刻就如惡法是勝過善法,惡法是比善的法好。因為,跟著大家一起去批評那個犯錯的人,火上澆油的那一刻是惡法,不是善的法。倘若是善的法,會有慈愛,會忍住,會忍耐。與其跟著社會一起去批評他人,讓瞋恨或不善的法生起累積,不如耐心的慢慢的去瞭解法,去培養忍耐波羅蜜。

達摩天人向惡達摩天人說道:我能忍耐您的卑劣之詞。

這就是善的法,諸位也該以此為榜樣。

小尼迦耶 (Khuddh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aka) 雜經 (Pakinnaka Katha) 如下文所述:

此外,只有智者,才能忍受他人所為,所作,所帶來的損傷,等等。痴者是不能忍受他人所為,所作,所帶來的損傷這是忍耐的敵人,增加對忍耐的傷害。但,對於有智者,也能堅強穩固的忍耐那些傷害,並能增加忍耐讓忍耐圓滿。

在這個生命中,您想成為哪一種人。例如,倘若是有智慧的人,他一定能夠隱忍,忍耐他人所帶來的傷害。但,倘若是缺乏智慧的那一類的人,會愈來愈加深能夠傷害忍耐的敵人。另外一段的講述:

只有智者,他不會去區分,這是我的愛人,這是一般的人,這是我的敵人。智者會聰明的去利益他人,去利益一切,無論是何時何地。

諸佛法都是有利益,倘若好好的思考,就會看到三藐三佛陀對眾生的大恩大德,以大悲憫的心宣說佛法,就是反覆的教導宣說真理,是為了讓聆聽者能夠去思考,能夠發現佛法的利益,能夠看見什麼是善的法。“只有智者,他不會去區分,這是我的愛人,這是一般的人,這是我的敵人”。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他不會選擇看待,這是我的人或者去選哪一個團隊,哪一方的人。“智者會聰明的去利益他人,去利益一切,無論是何時何地。” 這才叫作真正的聰明者,是為他人的利益著想,為他人的利益而忍耐。因為不忍耐是沒有任何的用處,只會有害。

小尼迦耶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aka) 義釋 (Aṭṭhakathā) 阿吉帝菩薩的行為1 (Akitti Cariyā1) 如下文所述:

是的,“持戒”,諸古師叫作 “燃燒”或 “苦行”,巴利文叫作 Tapas,因為Tapas它能夠燃燒因不善的汙染而生起的犯戒。或者是出離波羅蜜以及精進波羅蜜的力量,諸古師也叫作 “燃燒”或 “苦行” (Tapas) 。因為Tapas它能夠燃燒不善的汙染,它能夠燃燒慾愛和懶散。

另外,諸波羅蜜是菩薩在有生之年裡極端的修習培養之法。實際上應該稱為是“因為以忍耐波羅蜜的力量,因為以忍耐波羅蜜的謹慎守戒,而抵達最終的真相” (Khantipāramitānubhāvenā) 。正如三藐三佛陀所說的 “忍耐是極端的燃燒或忍耐是最高的苦行” (Khantī Paramam Tapo) 。

“別解脫教誡或教誡波羅提木叉偈” (Ovāda Pāṭimokkha) 裡的第一段話說道:“忍耐是極端的燃燒或忍耐是最高的苦行”,那是因為倘若缺乏了隱忍,缺乏了忍耐,所有的波羅蜜也無法繼續培養,走向體證真相的道路,更不可能一直的走到能夠體證四聖諦。當研讀佛經時,要很謹慎的,仔細的,反覆的思考經文內容的意義。就會發現,三藐三佛陀在世的時期,那時正法的修習者,那時的人,他們的行為是如何。就如“界分別經” (Dhātuvibhanģasutta) 裡的一個榜樣例子。

中部有稱中尼迦耶 (Majjhima Nikāya) 後分 (Uparipaņņaāsa) 界分別經673 (Dhātuvibhaģa Sutta 673) 如下文所述:

聽聞,那時,三藐三佛陀行走向摩揭陀國,去了王舍城。然而,佛陀走向一名陶師住處,那位陶師名為“巴嘎瓦” (Baggava) ,向他說:

巴嘎瓦先生,倘若此事不造成您的負擔,我將向您乞宿一夜。

巴嘎瓦先生說道:尊敬的先生,我根本沒有什麼顧慮和負擔,只是其處已經有一名“出離家中者” (比丘) 住了。倘若那位 (比丘) 允許,敬請您自便吧。

在這裡就會看到三藐三佛陀的忍耐,佛陀的行走是為了利益他人,就是去宣說佛法協助有慧眼能夠體證四聖諦的人。不論路途多麼艱辛遙遠,都會堅定走向那個地方,就是摩揭陀國。去了一個村莊,走向一名陶師的住處,向陶師乞討,留宿一夜,即使那個地方並不舒適,也沒有去尋找更舒適的地方。

界分別經的義釋裡的講述:

巴嘎瓦心想,通常出家者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習性。某些出家者喜歡共處,某些出家者喜歡獨處。倘若先來的那位出家者是喜歡獨處的話,他就會說,瞧,長者,您不必進來,我已經在此處了。至於後來的那位出家者,倘若他是喜歡獨處的話,他也許會向先來的出家者說,請您出去,我已經向屋主得到此處了。倘若是如此,我就是這兩位出家者發生衝突的原因。因此,陶師才會向後來的出家者說道:“尊敬的先生,我根本沒有什麼顧慮和負擔,只是其處已經有一名“出離家中者” (比丘) 住了。倘若那位 (比丘) 允許,敬請您自便吧”。

界分別經674 (Dhātuvibhaģa Sutta 674) 如下文所述:

那時,有一位公子,名為“補估沙地” (Pukkusāti) ,他離開家中成為出家者 (比丘) ,以堅定的信心奉獻三藐三佛陀。這位補估沙地公子,已經先住進陶師的作坊了。

那時,三藐三佛陀走進陶師的作坊,走向補估沙地的住處,向補估沙地說道:比丘,倘若您方便,沒有帶給您心裡負擔,讓您不方便的話,我要向您在此乞宿一夜。

補估沙地說道:長者,此作坊很寬敞,敬請長者自便,安心的休息吧。

這部界分別經裡還講述關於這位補估沙地公子,他是“塔克西拉” (Takkasilā) 的國王,他與摩竭陀國的國王“頻毘娑羅或瓶沙王” (Bimbisāra) 有同樣的歲數,在道德上結交,是非常好的朋友。雖然,他們倆未曾見過面,但他們倆彼此之間有非常堅固的友誼,通過兩國商人的來往,瓶沙王收到補估沙地王送來最貴重無價的八块布。然後,瓶沙王把布分成了兩份,一份有四块。獻給三藐三佛陀四块,自己留在宮中四块。之後,瓶沙王想,倘若我要回禮,因為我是先收到貢品者,我要回的貢品應當是要更好的。我的好朋友送如此珍貴的布,我應該送什麼回禮他好呢,難到我國沒有更好的貢品了嗎。不可能沒有,因為國王是那麼有福之人。然而回想起從前,當獲得須陀洹果時,除了三寶之外,沒有任何一物能帶來歡喜。瓶沙王就有了要送”寶”為貢品的意願給與補估沙地王。

寶通常分為兩種,一是有心識的,一是沒有心識的。沒有心識之寶就是,金,銀,等等。有心識之寶就是關乎於根 (眼根等) 。沒有心識之寶就是首飾用品。所以,這兩種寶,有心識之寶是為最珍貴。

另外,即使是心識之寶也有兩種,一是畜生之寶,另一種是人類之寶。畜生之寶就是,馬,象,等等。即使是生為寶,但牠們是畜生,為人所用。因此,在這兩種之間,人類是最珍貴之寶。

即使是人類之間也分為兩種寶,一是女性之寶,一是男性之寶。在這兩寶之間,即使國王皇家所出的千金女性之寶,也要服侍轉輪王。因此,在這兩寶之間,男性之寶是為最珍貴之寶。

即使是男性之寶也分為兩種。一是在家之寶,一是出家之寶。即使是身為國王的在家之寶,國王也會很歡喜的,向剛出家一天的小和尚,雙手合十,向他禮拜。因此,在這兩寶之間,出家之寶是為最珍貴之寶。

即使是出家之寶也分為兩種。一是修學 (sekkha) 之寶,一是甭修學 (asekkha) 之寶。在出家之寶中的這兩種,即使是十萬個的修學之寶,也比不上甭修學之寶的一分一豪。因此,在這兩寶之間,只有甭修學之寶而已,才是最珍貴之寶。

修學,指的是還需要繼續學習的聖人。第一果聖人稱為 “須陀洹” (Sotāpanna) ,第二果聖人稱為 “斯陀含” (Sakadāgāmī) ,第三果聖人稱為 “阿那含” (Anāgāmī) 。 甭修學 (asekkha) ,指的是不必要有任何學習。任何善的培養都是為了要根除不善的汙染。因為不善的汙染已經完全徹底的被根除了,因此,甭修學指的是第四果聖人“阿羅漢” (Arahant) 。

即使是甭學之寶也分為兩種。一是自悟之寶,一是追隨之寶。在甭學之寶中的這兩種,即使是十萬個的甭學之寶,也比不上自悟之寶的一絲一毫。因此,在這兩寶之間,只有自悟之寶,是最珍貴之寶。

即使是自悟之寶也分為兩種。一是辟支之寶,“指的是辟支佛”,一是全知之寶,指的是三藐三佛陀。在自悟之寶中的這兩種,即使是十萬個辟支寶,也比不上自悟之寶的一絲一毫。因此,在這個輪迴世間裡,無論是天上地下,能及三藐三佛陀之寶的是沒有。

那時的瓶沙王已經是第一果聖人“須陀洹”了。瓶沙王經過一番深思,心想,我要送給我朋友的寶,就是在這個世間上,任何東西都無法能及之寶。他就向兩國之間來往的商人問道:在塔克西拉之國,有沒有這三種寶: 一是佛寶,一是法寶,一是僧寶。這三寶有沒有在您們所來之國出現。

商人說道:回國王的話,在那個地方,即使是他們的聲音都沒有聽過,何來的看見呢,我的國王。

因此,瓶沙王就吩咐下去,用黃金打造出一片金片,長度四肘,寬度一拃長,和適當厚度,不薄不厚剛剛好。然後,瓶沙王大清早就起來洗漱,決意守護八戒,瓶沙王親手把經文雕刻在金片上。雕刻,佛的恩德和修行十波羅蜜的培養;雕刻,法的恩德;雕刻,三十七道品中的各種特別的分類,四念住,八正道,等等;雕刻,僧的恩德;雕刻,小戒,中戒,大戒,等等;雕刻,安那般那念的細節,以及十六勝行。

接下來,瓶沙王的雕刻,說道:此教是三藐三佛陀所說的法,是帶領眾生脫離苦。倘若我的朋友,有可能的話,願您出離家中出家吧。就此,瓶沙王把金片捲起來,用最華麗最柔細之布包裝所雕刻完畢的經文,放入最堅硬的箱子。之後,把最堅硬的箱子放入金箱子裡;然後,又把金箱子放入銀箱子裡;然後,又把銀箱子放入琉璃箱子裡;然後,又把琉璃箱子放入瑪瑙箱子裡;然後,又把瑪瑙箱子放入紅寶石箱子裡;然後,又把紅寶石箱子放入祖母綠裡;然後,又把祖母綠箱子放入石英箱子裡;然後,又把石英箱子放入象牙箱子裡;然後,又把象牙箱子放入各種各樣珠寶的箱子裡;然後,又把各種各樣珠寶的箱子放入竹子編織的箱子裡;然後,又把竹子編織的箱子放入精緻的盒子裡;然後,又把精緻的盒子放入純金的盒子裡;然後,又把純金的盒子像上文所述那些箱子的材料,再重複一次的放入盒子,直到最後的材料就是把各種各樣的珠寶放入堅硬的木盒子。接著,又再重複用上文所述的材料,放入盒子,直到竹子編織的盒子。接著,又用布包起編織的盒子,蓋印國王的印章,吩咐叮嚀諸大臣,以最隆重之禮恭送此貢品。不論是大象,轎子,坐處,都是要以國王之尊來佈置。用香料,花,等等,來引路。在貢品經過之路都要撒滿著花瓣,各種各樣的香料,以及各種各樣最美的樂曲之音樂恭送貢品,至於瓶沙王我也是隆重的裝扮,親自恭送此貢品直到我國的邊疆。之後瓶沙王把重要的話吩咐大臣,向大臣親下口語,當你把此貢品獻給補估沙地王時,跟他說,千萬不要在諸嬪妃面前,或大庭廣眾之下接受此貢品。請您在您的城堡最高之處接受此貢品。

當瓶沙王向大臣吩咐完畢之後。心想,此時,三藐三佛陀居住在那邊偏僻的方向。瓶沙王就朝向那個方向,雙手合十,磕頭跪拜,之後返回王宮。

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三寶。我們在輪迴中每一世的相遇,某些世有可能會是朋友,某些世也有可能是敵人,又或許某些世也有可能是母親,父親,親戚朋友,兄弟姊妹。但是,能夠在某些世裡成為在培養佛法之路上彼此支柱的朋友,和在培養智慧了解真相的道路上有緣份幫忙弘揚佛法,那一世就是在輪迴裡最珍貴的一世了。能夠得遇真相的那一刻,是比任何一世所得到的不管是什麼東西,身份,地位,都更珍貴。

補估沙地王那方,也是以同樣最隆重之禮,迎接瓶沙王的貢品。從邊疆到補估沙地王的王宮,一路都是佈置得很精緻。當貢品運行來到塔克西拉城區時,恰好是逢守八戒之日。在城門迎接貢品的大臣接到瓶沙王的貢品和口語,然後,把接下的口語去稟報補估沙地王。 當補估沙地王聆聽朋友的口語之後,經過了一番深思,就吩咐下人好生接待與貢品同來的諸大臣。然後,補估沙地王親手抬起供品走上城堡,然後,宣告大家“誰都不可以進來此地”。讓侍衛好生看護門,然後,補估沙地王打開窗戶,把貢品放在高處,就是國王的王床,而國王他本人身坐在低處,就是坐在地面上。把瓶沙王蓋印國王的印章拆開,把包裝的布拆開。循序的一層一層的拆開,看到木盒時,補估沙地王心想,叫作極大之寶,其餘的寶並不會是極大之寶。該聆聽之寶肯定已經在“中部之國” (majjhimadesa) 誕生了。

接下來,補估沙地王把最華麗最柔細的布揭開,他看到金片,然後,就把金片揭開。當他看到金片裡所雕刻的字時,心想,這些字實在太美妙,字體整齊,有圓有方,大小均勻。心想,我要從頭好好的讀。如此的想,補估沙地王內心生起極為強大的歡喜,就一直這樣的重複的用心觀讀金片裡的調刻,反覆的閱讀關於諸佛的恩德。如來在此界誕生了 ... 。因此,補估沙地王的九萬九千個毛孔立起,歡喜到不知不覺的站立或坐落。接下來,在補估沙地王的內心有極為強大的歡喜生起。心想,我有幸得聽聞如此難得的教導,即使是在幾萬劫都無法遇到。倘若不是因為依靠我的朋友,就無法遇到如此難得的教導。如此的想,補估沙地王再次生起歡喜,無法再繼續的觀讀下去。他就先坐下,讓歡喜先逐漸平定。接下來才又繼續的思考關於諸法的恩德。此法是三藐三佛陀所說的法 ... 。因此,補估沙地王對諸法的恩德而歡喜,又再生起極為強大的歡喜。接下來,補估沙地王又再坐下,讓所生起的歡喜平靜下來。再繼續往下思考關於諸僧的恩德,諸僧是追隨者,聆聽佛法者,行善法者 ... 。因此,補估沙地王對僧的恩德同樣的生起極為強大的歡喜。

接下來,補估沙地王觀讀安那般那念以及十六勝行。最終,成就了四禪,接下來又成就了五禪。補估沙地王花費時間,樂在禪中,除了貼身侍衛一人,誰都無法看見國王的顏面。因此,補估沙地王就這樣的樂在禪中半月。

人民在城市中心裡聚會,喧嘩,大喊大叫,說道:自從國王接收了瓶沙王的貢品,就再也沒有歡看人民,觀看諸嬪妃,不看歌舞,不管理國家,不上朝商議政治國家。國王應該把朋友送來的貢品贈予他人吧。因為,通常諸國王會竭盡全力,用貢品討好誘惑另一國的國王。之後,就會佔據他國,奪取王位。大臣憂慮,我們的國王究竟在作什麼呢。

當補估沙地王聽見人民的喧嘩叫聲,用心思考,反省自己。自問,我要維護我的王位還是維持三藐三佛陀的教法。最終,補估沙地王的決定,是要維持三藐三佛陀的教法。把放在床頭上的王劍,把劍拔出,割下頭髮。讓貼身侍衛去市場上尋兩块袈裟布和一個土缽。向三藐三佛陀祈願,“何為世間的阿羅漢,我的剃度出家,就獻與那些阿羅漢。” 接著,把一块袈裟披蓋上身,另一块圍住下身,拿起土缽,然後,走下城堡。

人民抬頭仰望著城堡,看到的也只有宮女們站在三道門前看守。當補估沙地王走下城堡,不論是門前的宮女門,或是城堡底下的人民,都認不出此人是國王。他們認為是一位尊者向國王講道說法走出來。

在這裡您會發現補估沙地王的“忍耐” (khanti) ,他的忍耐是極端的忍耐,是拋棄王位,拋棄所有的榮華富貴,離開城堡,出離家中。除了袈裟和土缽,任何財產分文都沒有。對自己曾經習慣的生活,吃穿用度,有極大的轉變;直到能夠遇到真相,體證四聖諦。倘若未曾有過“忍耐” 的累積的話,不可能像補估沙地王這樣的拋棄王位,捨棄一切。

另外一段的講述,如下文所述:

那時的 “賢子” (指的是補估沙地王) 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聽聞,那時,我的“父親” (指的是佛陀) ,捨棄一切,剃度出家,一人獨行。我對父親,慚愧,慚愧。聽聞,當父親剃度了,不用任何行器,不用鞋,不用傘。

賢子心想,我不能一人遠行,所以到了某個地方,就跟隨某隊商人。當這位思慮周全的智者或這位賢子走在炎熱的地面上,賢子的腳,滿腳都是傷口,都是膿皰,就生起了痛苦的感受。

當那隊商人露營歇息時,賢子也走進路邊,坐在一棵樹下,並沒有要按摩腳底緩解腳的疼痛。賢子,坐在樹下入禪定,阿那般那第五禪,壓制路途的疼痛,疲憊,和辛勞。時間就這樣的在禪定中而過。

當清晨來臨,太陽升起時,整理身體之後,就再跟隨那隊商人。到了用早餐的時間,那隊商人接下了賢子的托缽,放入能咀嚼的食物,能吃的食物。那些能吃的食物,有生米,暗淡的,如石頭那般硬的,有些淡,有些鹹。賢子思考住處,思考食物,然後享用能吃的食物,能咀嚼的食物,如仙品那般的享用。 (仙品指的是吃了就活命,不死) 。總共走了一百九十二“由旬” (yojanā) ,一由旬等於十六公里。即便是走到“祈園精舍” (Jetavana-vihāra) 大門的附近,也不向誰開口問一聲,世尊在何處。

有人問:為何補估沙地王不問人呢。

答案是:因為這是對世尊的尊敬,以及因為是瓶沙王貢品的力量。因為,那時瓶沙王獻給的貢品,就如三藐三佛陀誕生在王舍城,三藐三佛陀已經在世間誕生了。 (補估沙地王因這句話就知道世尊就在王舍城,因此,他就不問世尊在何處。) 即便是走到祈園精舍大門的附近,也不向誰問一聲,世尊在何處。

賢子再繼續走四十五由旬,直到黃昏,太陽下山時,抵達“王舍城” (Rājagaha) ,才開口問人,世尊住在何處。

當得知世尊住在“舍衛城” (Savatthī) 時,補估沙地賢子心想,我已經經過了舍衛城來到了王舍城,此時要返回王舍城不是時候。今天,我就先找個地方留宿,明天才返回王舍城去世尊的住處吧。接下來,就尋問住處。當諸出家者在夜晚時來到此地,諸出家者他們會住在哪裡。後來得知,當諸出家者來到此地,就留宿在陶師的作坊。

接下來,賢子,就向巴嘎瓦陶師乞宿一夜。之後,為了留宿的利益,就進入巴嘎瓦先生的作坊,靜靜坐下。

這就是三藐三佛陀與“賢子” (指的就是過去曾經的補估沙地王) 他們倆人相遇的情景。

就在那一天,也就是補估沙地去乞宿的那一天,在破曉時,當天快要亮時,那時,三藐三佛陀觀察世間,觀見補估沙地王。心想,此補估沙地賢子,僅只看到他的好友送給他的經文貢品,就拋棄王位,剃度出離家中貢獻與我。空腳行走一百九十二由旬抵達王舍城。倘若我不去渡他,不去見他,他就不會串通三果 (指的是不會開悟體證四聖諦獲得第三果成為“阿那含”) ,賢子只剩下居住一夜的時間,將會無依無靠的離世。倘若我去見他,他就能串通三果。我用四阿僧十萬劫的時間修行各種各樣波羅蜜,就只是為了支助眾生,利益眾生而已。因此,我要去支助補估沙地賢子。

清晨,世尊整理好身體了之後,就與諸比丘去舍衛城裡托缽,回到寺院之後,走進住處,歇一會兒,不與諸長者講話,舍利弗長者,目犍連長者,等。世尊拿起缽和袈裟單獨的離開,當行走時並沒有使用任何神通力,沒有從空中飛去,也沒有縮短地面路途,只用空腳而行。三藐三佛陀心想,賢子對我的慚愧,不使用任何行器,象,馬,轎子,鞋子,傘。因此,我也該同賢子一樣,空腳行走。三藐三佛陀掩蓋住了佛相,就是,八十細微之相,發亮一丈光芒之相,以及三十二相。用尋常比丘的身份而去,如明亮之月被雲遮住那般而行。只需一下午的時間就行走了四十五由旬,直到黃昏,日落時,抵達陶師的住處 (那時,賢子已經先一步抵達陶師的住處) 。

三藐三佛陀,就以普通比丘這樣的身份而去。沒有以我是三藐三佛陀的身份來壓制而行,走向陶師的住處,去利益賢子。

三藐三佛陀問道:比丘,倘若此事不是您的負擔,我將向您在此作坊乞宿一夜。

補估沙地說道:長者,此作坊如此的寬敞,敬請長者自便,安心休息。

世尊是無上正等正覺者,拋棄如仙界的住處。把在作坊掉落的草撿起來鋪成坐處,然後,再把袈裟鋪蓋。坐的姿勢就如坐在祇園精舍那樣的姿態,還散發出一股如仙界那般的香味。

倘若您有意願想要培養忍耐波羅蜜,就不該忘記,不管在任何的情況之下都要忍住。不管是坐位,睡處,或者是什麼樣的環境都好,都是要忍耐。

大德是誕生在王家貴族,賢子也出生在王家貴族。大德俱全了神通,賢子也俱足了神通。大德也好,賢子也好,他們倆同樣的拋棄一切,離宮出家。大德的肌膚漂亮如金,賢子的肌膚也一樣,漂亮如金。大德也好,賢子也好,他們倆同樣有最高的五禪,同樣是王家之子,同樣是國王,同樣的成就神通力,同樣的拋棄王位,同樣有如金的肌膚。他們倆位同樣的走進陶師的作坊。因此,陶師的作坊變的極度美麗和令人喜悅。

三藐三佛陀沒有生起如此之心,我是世間最思慮周全的智者。只是一個下午,就走了四十五由旬,我該入睡休息一下,緩解我疲憊,這樣的心片刻都沒有生起。而是,靜坐下,入禪定。賢子這方也是同樣的,沒有生起如此的片刻之心,我空腳行走了一百九十二由旬,我該睡覺緩解疲憊一下。而是,靜坐下,觀呼吸,進入阿那般那四禪。

問道:三藐三佛陀來此處,是為了要支助賢子。那,為何佛陀不宣說佛法呢。

說道:不 (即刻) 宣說,那是因為賢子行走的疲憊還沒有恢復,勞累的狀況之下是不能接受佛陀宣說的法。因此,先等賢子的疲憊平靜恢復。

下一段話的講述:

三藐三佛陀出禪定後,觀看賢子的手的姿態,賢子的腳的姿態,賢子的頭的姿態,平靜沒有任何的波動,坐姿如堅固的柱子,如金佛像那般穩定,沒有任何的動搖。

賢子的姿態非常的令人敬佩。任何的姿勢都令人敬佩,賢子俱足令人敬佩的四種姿勢。是的,有令人不敬佩的三種姿勢,比丘行走時,手腳大搖大擺,手腳甩來甩去,頭也搖動不定;站著時,他的身體僵硬,粗魯;睡著時,姿勢也很難看。但是,當比丘們用餐後,打掃清理乾淨之後,墊好坐處,手腳洗乾淨,坐姿端正而入定,這是美麗的姿態,令人敬佩的四種姿勢。賢子如此的坐姿入阿那般那第四禪,因此,此賢子俱足四種令人敬佩的姿勢。

界分別經的第675-677 (Dhātuvibhaģa Sutta 675-677) 如下文所述:

那時,三藐三佛陀向補估沙地賢子問道:比丘,您為誰出家,您的出家是獻予誰,誰是您的導師,您歡喜誰所教導之法。

補估沙地賢子說道:長者,那位大德是最高貴的釋迦家族之子,離開最高貴的家族,剃度出家。就是那位三藐三佛陀,他的德性芬芳。三藐三佛陀是遠離不善的汙染,是自悟者,是正等正覺者。俱全智慧與知識,明了世間,如教師訓練該訓練的人,教導該教導的人。無誰能及,無比的教師。是諸天人,諸眾生的導師。是覺悟者,是分析佛法者。因此,我為那位三藐三佛陀而出家,我的出家是獻予世尊,世尊就是我的導師,我歡喜那位三藐三佛陀的教導之法。

三藐三佛陀問道:比丘,此時,那位三藐三佛陀在何處。

補估沙地賢子說道:長者,在北方,有一處叫作舍衛城。此時,那位三藐三佛陀正在那舍衛城。

三藐三佛陀問道:比丘,您曾見過那位三藐三佛陀嗎,倘若您見到了他,您會認得他嗎。

補估沙地賢子說道:長者,我未曾見過那位三藐三佛陀,即便是見了,我也認不出。

接下來,佛陀想著,這位賢子離開宮中,出家獻予我。我該宣說佛法,為他展現佛法。接下來,三藐三佛陀就叫補估沙地賢子。

比丘,我要向您宣說佛法,展現佛法。您好好聆聽,好好的專注,如理作意的聆聽,我要說法了。

補估沙地賢子說道:好的,長者。

接下來的另一段話,是三藐三佛陀對補估沙地賢子宣說佛法。

界分別經的第678-693 (Dhātuvibhaģa Sutta 678-693) 如下文所述:

當三藐三佛陀對補估沙地賢子,循序的展現佛法。接下來,補估沙地賢子,就非常的肯定,明確的知道,我的導師,大德,如來,三藐三佛陀,來到此處了。之後,補估沙地賢子,起身,整理袈裟,把袈裟批蓋上一邊肩膀。然後,行跪拜之禮,把頭靠在三藐三佛陀的腳背,向三藐三佛陀說道:

我的至尊,我已經冒犯您了,冒犯已經玷污了我。我這個愚昧無知,不聰明,笨蛋之人自以為是的用長者之詞來稱呼您,用長者叫您三藐三佛陀。敬請三藐三佛陀接受我的罪過,冒犯了您。敬請您原諒,為了改過,小心謹慎,繼續持戒,從此不再犯。

三藐三佛陀說道:比丘,好吧,冒犯之罪已經玷污了,那個愚昧無知者,不聰明,笨蛋之人。您自認為用長者之詞來稱呼我,但是,您看到此罪過,立刻馬上改過。我接受您的改過,原諒您的罪過。比丘,當看到所犯的罪過是為罪過,馬上改過,小心謹慎,繼續持戒,再也不犯,叫作聖諦戒律的成長,繁榮,發展了。

補估沙地賢子問道:我的至尊,敬請您允許我能在您的教導之下,允許我出家成為您的弟子吧。

三藐三佛陀問道:比丘,您已經具有,缽以及袈裟了嗎。

補估沙地賢子說道:我的至尊,還沒有具有。

三藐三佛陀說道:比丘,諸如來是無法讓還沒有具有缽以及袈裟,為他正式的剃度出家成為如來的弟子。

接下來,補估沙地賢子,內心深處充滿了歡喜,隨喜三藐三佛陀所說之詞。之後,行跪拜之禮,起身離開坐處,去尋找,缽和袈裟。突然間,一條母牛衝出,奪走了補估沙地賢子的性命。那時,補估沙地賢子正在尋找缽和袈裟。

接下來,有些比丘走向三藐三佛陀的住處,雙手合十,跪拜佛陀,然後,坐在該坐的一旁。坐好之後,就向三藐三佛陀提問,如下文所述:

我至高的世尊:那位名叫補估沙地的賢子,世尊去利益那位賢子。世尊向他宣說很短的法,簡介教導。那位賢子,去世之後,會往何處,來生又會是如何呢。

三藐三佛陀說道:諸比丘,補估沙地賢子是智者,已成就該成就的法,已體證該體證的法。瞧,諸比丘,補估沙地賢子已“化生” (opapātika) 為神在梵天界裡;因為,他已斷五下分“結” (samyojana) ,他將會在梵天界裡入大涅槃,不再輪迴。

當三藐三佛陀宣說法結束之後。諸比丘,隨喜讚嘆三藐三佛陀所說。

結束界分別經10 (Dhātuvibhaģa Sutta 10)

在界分別經的義釋書裡,如下文所述:

: 為何能以神通力成就缽以及袈裟,沒有出現來到補估沙地的生命中呢。

: 若說補估沙地賢子的過去世未曾佈施過,此話不符合,不能講。因為此補估沙地賢子,已經行過非常多的佈施,已經成就了禪定神通。因此,不該說補估沙地賢子的過去世未曾佈施過。因為,以神通力成就缽與袈裟只會出現在最後一世的弟子,也就是在那一世能成就阿羅漢的弟子。至於,此補估沙地賢子,他還會再出生,還會有結生心再生起。因此,以神通力成就的缽與袈裟,沒有在補估沙地賢子的生命中出現。

補估沙地賢子體證第三果成為阿那含,不是阿羅漢。另外,因為此補估沙地賢子,死時已到。

接下來,他出生在梵天界的淨居天,只有成就五禪定的阿那含,才會出生在此處。

當補估沙地賢子將死,靠近要出生在梵天界的淨居天之時,義釋書裡也有講述到以下這句話:

如同大梵天神,梵天界淨居天的阿那含,來到陶師作坊中坐下。

很快的,此身份就要改變。從補估沙地之身,成為梵天界淨居天之神。

勝義燈 (Paramatthadīpanī) 小部又稱小尼迦耶 (Khuddakanikaya) 法句經長老揭 (Theragatha) 如下文所述:

智慧波羅蜜是去支助實現其它的波羅蜜,例如,佈施波羅蜜等。諸大菩薩,如稻米那般孕穗,楊花,成熟,循序的圓滿佛陀的智慧。

智慧波羅蜜是去支助實現其它的波羅蜜,例如,佈施波羅蜜等。辟支佛和諸阿羅漢也是如此。如稻米那般,並孕穗,楊花,成熟。循序的圓滿辟支佛的智慧和圓滿阿羅漢的智慧。

另外一段的講述:

極端忍耐的去培養善,例如,佈施等。為了辟支佛的智慧或“諸阿羅漢”弟子的智慧。叫作,“精進” (Viriya)

對那個瞋恨而忍。叫作,“忍耐” (Khanti)

佈施。例如,接受持戒等。以及不說偏離真相的話,不說不真的話。叫作“真實” (Sacca)

堅定的意願,穩固的,不動搖的,不波動的去成就利益,利益他人。叫作,“決意” (Adhitthana)

一心只為眾生的利益,以對方的利益為基礎,去佈施,持戒,等。叫作,“慈” (Metta)

對一切事物,對一切眾生所犯下的不是行為,以平等的心去看待。叫作,“捨” (Upekkha)

因此,當佈施,持戒,智慧的培養,或是戒,定,慧,已經建立了。各種各樣的波羅蜜,例如,精進波羅蜜,等,也已經建立了。就以這樣的狀態,叫作“成就”。

小部經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aka) 雜經 (Pakiņņakakathā) 裡的內容提醒關於念想到忍耐,如下文所述:

此外,只有智慧者,才能夠忍住不去損害他人,等。智慧微弱者不會忍耐,不會對他人帶給自己的傷害而忍。這是更增加忍耐的敵人,而不是增加忍耐,讓忍耐更堅定。但有智慧者,能更成就忍耐的圓滿。

倘若是個有智慧的人,不管是誰作任何對您的傷害之事,那是更讓您增加忍耐的堅定,忍耐更加圓滿。但倘若這些傷害發生在智慧弱的人,對智慧弱者來說,是更增加忍耐的敵人,更損傷忍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三集 (Tikanipata) 精進努力經 (ātappa sutta) 裡的一段話:

Adhivāsanāyāti,即是:為了阻止,阻止是為了要忍耐,就是為了能夠忍住。

對每一種情境事物忍耐而經得起考驗。能真知忍耐的耐力,就是能見證忍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五集 (Pabcakanipata) 無忍耐者經85 (Akkhama sutta85) 三藐三佛陀宣說:

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長老比丘,並不受歡迎、喜愛、敬仰、和讚譽;並不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們、比丘們尊敬。何為此五法,即是:《一》對色塵無忍耐。《二》對聲音無忍耐。《三》對氣味無忍耐。《四》對味道無忍耐。《五》對可碰觸的無忍耐。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長老比丘,並不受歡迎、喜愛、敬仰、和讚譽;並不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們、比丘們尊敬。

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長老比丘,受歡迎、喜愛、敬仰、和讚譽;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們、比丘們尊敬。何為此五法,即是:《一》對色塵能忍耐。《二》對聲音能忍耐。《三》對氣味能忍耐。《四》對味道能忍耐。《五》對可碰觸的能忍耐。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長老比丘,受歡迎、喜愛、敬仰、和讚譽。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們、比丘們尊敬。

三藐三佛陀所宣說的法不僅只是對諸比丘說而已,也是對培養建立智慧的諸眾生諸佛教徒而說。讓培養智慧者能夠看見真相就是真相,法就是法。能夠成為受他人歡迎、喜愛、敬仰、和讚譽,必須能夠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碰觸而忍耐。

必須看到不能忍耐的危險。有些人並不會去反省、去思考忍耐。他們沒有忍耐的累積,即使是與自己無關的事,也無法忍受他人的快樂。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五集 (Pabcakanipata) 慳吝經 (Maccharinī Sutta) 如下文所述:

說:“慳吝住處” (āvāsamaccharinī) 。就是,無法忍受,看不得別人住在那個住處,那個地方。

說:“慳吝姓氏家族” (kulamaccharinī) 。就是,無法忍受,看不得別人去親近那個姓氏家族。

說:“慳吝財富” (lābhamaccharinī) 。就是,無法忍受,看不得別人有財,生財,發財。

說:“慳吝美德” (vaņņamaccharinī) 。就是,無法忍受,看不得別人被眾人歡呼讚嘆他的美德。

說:“慳吝佛陀的教法” (dhammamaccharinī) 。就是,無法忍受,看不得別人獲得佛陀的教法,不願意與別人分享佛法。

這部經讓我們看到什麼是忍耐,必須要有覺知生起往善的方向念想才能夠忍耐。應當知道,在三藏經典裡所談到關於忍耐的利益和不能忍耐的危險,還有什麼叫作沒有忍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五集 (Pabcakanipata) 原始的不忍耐經251 (Pahama akkhantisutta 251) 裡,三藐三佛陀說:

諸比丘,此為不忍耐的五種罪,何為五種罪。《一》不忍耐者不被愛,並會被大多數人討厭,不喜歡。《二》會有很多的業障。《三》會有很多的罪過。《四》會迷失的死去。《五》當死了之後,並進入惡趣,惡的方向,墜入深淵,地獄。

瞧,諸比丘,這就是不忍耐的五種罪。

這就是關於不忍耐的真相,不忍耐者不被愛,並會被大多數人討厭,不喜歡。並會有很多的業障,因為倘若在某種的情況下不能忍耐,缺乏忍耐的話,就會產生吵架,打架,侵犯,殺害。

當碰到了不愉悅的事情就會煩躁易怒。那一刻就證明了,就可以知道那是累劫累世所累積的習性,導致常常生起不滿意,不開心。因此才會產生了很多的業障,犯下很多的罪過。因為這是自己所犯下的不善,所以誰都無法懲罰你,只有自己所犯下的不善來懲罰你自己。因此,當面臨死亡時,會迷失的死去。當沒有忍耐的那個時候,就會迷失,忘記,失去理智,不清醒而憤怒。倘若經常如此,就會導致即使是死亡即將來臨,很靠近死亡心的那一刻,如果那個時候面對疼痛,或是想到不愉快的人事物,那一刻也不會忍耐。一旦沒有 (善的) 忍耐,就一定會隨著那一刻的不善法而去,因此會迷失的死去。當死了之後並進入惡趣,往惡的方向墜入深淵,地獄。這危險是比這一世的危險更為可怕的。

所以,該好好的開始磨練自己去培養耐心成為忍耐者。極端的忍辱,對環境,住處,任何的情況都是能忍耐。

忍耐,是一件非常細微的事。正在修習佛法的您也必須有非常大的忍耐,有非常大的耐心去聆聽佛法,學習佛法,以及聰明的,如理作意的去思考,去瞭解所思考的法。不僅只是聽而已,然後就以為瞭解了。實際上也許是錯誤的見解,又或許是誤解了某些內容,因為佛法是非常的深奧。

因此聆聽佛法必須有更大的耐心,就是能夠正確的思考,直到能夠看見益處以及能夠更加努力的去培養善法,讓善法逐漸的加強。但是,倘若只是一味地聽,沒有好好仔細用心的去思考,就會導致犯錯,有不善的行為。

相應部 (Samyutta nikāya) 大品 (Maha vagga) 婆羅門經 第1482-1484 (Brāhmaņasutta1482-1484) 緣起舍衛城 (Savatthīnidanam) 三藐三佛陀在這部經裡的提醒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忍耐,什麼是錯誤的忍耐。如下文所述:

三藐三佛陀說,比丘,婆羅門會宣稱他們有能導向成功繁華的“行為或方式” (Udayagāmini) 來邀約你,說服你。請您過來吧,過來看,來吧,請您一大早的起床,然後,往日出的方向一直走下去,不管遇到,池塘,深淵,尖刺的樹樁 ,屎坑,骯髒的泥坑。不論您掉進何處,就請您在那一處好好的等死吧。以這樣的方式行為去作,當身體崩裂,死去,您一定進入天界。

在這部經裡的義釋說,行為或方式叫作 (Udayagāmini) ,指的是在自己的門派宗教之下所信仰的方式或行為去作,能達到成功繁華的結果。

這部經的教導是教導忍耐,但必須要看有沒有利益。倘若沒有智慧伴隨,沒有理由,沒有利益的話,在增支部 (Aguttara Nikāya) 第十一法 (Ekadasakanipata) Dutiya ariyāvāsasutta ,第20 題裡有講述這幾句話: Paccekasaccā,就是在某個人,某個群裡,某個門派裡,某個宗教的婆羅門,誤認為世界是永恆,誤認為世界不是永恆,就只是執取認為自己門派或自己宗教的教導是真諦、是真的,等等。

三藐三佛陀在這部婆羅門經裡繼續的往下說法:

瞧,諸比丘。婆羅門們所定的方式或行為,那些定下的行為都是愚痴者所作的行為,都是迷失者所作的行為。並認為那樣的行為會帶來厭離,能放下慾愛的執取,能熄滅,能進入平靜,能有大智,能開悟,能涅槃。至於佛法的規律裡, Ariya vinaya:音譯為“阿離耶 毗奈耶”。“ 阿離耶” Ariya的意思是聖者。“毗奈耶” vinaya的意思是能夠離開邪道惡道的行為。在佛教裡也有定義關於方式或行為叫作 Udyagāmini。所作的行為僅只是為了厭離,為了放下慾愛的執取,為了熄滅,為了進入平靜,為了大智,為了開悟,為了涅槃。

那些婆羅門也宣稱他們有能導向成功繁華的方式或行為,但是意義不同。用同樣的文字,卻是不同的道路。一是能夠離開惡道邪道,一是離開善道正道。

三藐三佛陀宣說,諸比丘,叫作方式或行為 (Udyagāmini) ,僅只是為了厭離,為了涅槃。在“阿離耶毗奈耶” (Ariya vinaya) 裡,諸聆聽佛法者,諸佛教徒,諸聖者,具有對,佛,法,僧很堅定的信心。並具有諸聖者所喜愛的戒,不破的戒,完美的戒,等等。都是為此而定或專注,叫作Udyagāmini,方式或行為,僅只是為了厭離,為了放下慾愛的執取,為了熄滅,為了進入平靜,為了大智,為了開悟,為了涅槃。

結束婆羅門經第二 (Brāhmaņasutta 2)

短短的一部經,卻是關於現在這一刻的真相,這一刻正在出現的法。這就是為了放下慾愛執取的道路,為了熄滅的道路,為了進入平靜道路,為了大智道路,為了開悟道路,為了涅槃的道路。

小尼迦耶 (Khuddakka Nikāya) 行藏 (Cariya Pitaka) 雜經 (Pakinnakakatha) 裡的講述,如下文所述:

忍耐波羅蜜被汙染,那是因為認定有自己,認定有他人。

有些人的忍耐是侷限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是有時候對有些人忍耐。或者是有時候也會比較,會拿自己去與他人比較,那一刻是不忍耐。因此,每一次的忍耐,忍耐就會慢慢的累積增長。同樣的,當不忍耐生起的時候,必須知道那一刻就是忍耐波羅蜜被汙染了,那是因為認定有自己,認定有他人。

同樣的道理,錯誤的見解,撫摸慾愛,儀式儀軌等。是諸波羅蜜的汙染。

“波羅提木叉” (Patimoka) 分為兩種。《一》 (Ovāda Pātimokkha) :是三藐三佛陀所宣說的法或核心的教導。《二》 (Anā Patimokkha) :是關於比丘必須遵守的戒律。三藐三佛陀在“波羅提木叉經” (Patimoka sutta) 宣說忍耐波羅蜜的重要性,最重要最主要的有三首經詩。

第一首經詩

Khantī paramam tapo tītikkha:忍耐就是能夠忍辱。

Nibbānam paramam vadanti buddhā:諸佛陀說涅槃是最殊勝之法。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傷害他人不叫作出家者。

Samaņo hoti param vihehayanto:侵犯他人不叫作比丘。

第二首經詩

Sabbapāpassa akaraņam:不作諸惡法。

Kusalassūpasàmpadā:只行諸善法。

Sacittapariyodapanam:淨化自己的心。

Etam buddhānasāsanam:這是諸佛陀的教導。

第三首經詩

Anūpavādo anūpaghāto:不說壞話,不傷害。

imokkhe ca samvaro:注意謹慎,遵守戒律。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m:懂得衡量食物。

Pantañca sayanāsanam:寂靜的睡處與坐處。

Adhicitte ca āyogo:精進修行讓心平靜。

Etem buddhānasāsananti:這是諸佛陀的教導。

在長部 (Digha Nikāya) 大品 (Mahāvagga) 大本經 (Mahāpadāna Sutta) 義釋裡,如下文所述 (第一首經詩) :

Khantī paramam tapo tītikkha:忍耐就是能夠忍辱。

一切的善能夠增長,那是因為忍耐。一切的危險在心,行為,以及言語生起。那是因為不忍耐,就是沒有忍住。“極端的忍辱”,就是對日常生活裡的環境,住處,任何的情況都能忍耐,是為極大的忍耐。

Nibbānam paramam vadanti buddhā:諸佛陀說涅槃是最殊勝之法。

沒有任何的法能及涅槃。因為其餘的法是有因緣條件而起,生起立即滅去。行法的真相就是名法或色法,有因緣條件而生起滅去。所以,諸行蘊都是無意義。因此,三藐三佛陀宣說,涅槃是最殊勝之法,最終的法,意思就是最高。因為涅槃這個法,是能夠熄滅根除不善的汙染,不善法再也不會生起。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傷害他人不叫作出家者。

不管是誰或任何人都好,去傷害,去干擾,去侵犯他人,那是因為缺乏了“極端的忍辱” (Adhivasana khanti) 。所以,這樣的人不叫作出家者。Parūpaghātī:就是損壞了戒。身為比丘,侵犯了其他任何一類的眾生,叫作去傷害他人,讓自己的戒律崩塌。這樣的人不叫作出家者。稱為出家,那是因為遵守戒。倘若哪一刻犯戒,讓自己的戒崩塌,那一刻不叫作出家。

至於在家者,跟隨持戒也能夠消磨不善的汙染。倘若您是個比較細心的人,能夠仔細的反省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行為,言語,是不是有傷害他人。即便不是謊言,也要想一想那個言語有沒有傷害到他人。所以,必須真的很細心很謹慎。

此外,任何人去傷害他人,那是因為“沒有極端的忍辱”。殺害其它的生命,即使是蚊蟲螻蟻,這樣的人不叫作出家者。為何不叫作出家者,因為還不能捨棄污染。就如智者所說,因為能捨棄自己的污染,因此,才叫作出家者,這就是出家者的特相。

(第二首經詩)

Sabbapāpassa:諸惡法。

如果知道那是不善法,不論是多麼渺小的不善法,倘若能夠持戒就持戒,能夠捨棄就應該捨棄。

Akaraņam:不讓它生起。

Kusalassūpasàmpadā:只行諸善法。

Sacittapariyodapanam:淨化自己的心。

能夠讓自己的心純潔清淨者,指的是阿羅漢果。因此出家者應該戒絕諸惡,捨棄一切的不善法,持戒,守戒,不犯戒。培養一切善法,以善法去建立諸“奢摩他” (samatha) 和諸“內觀智慧” (vipassana) 。以阿羅漢果成就清淨的心。

Etam buddhānasāsanam:這是諸佛陀的教導。

這就是諸佛陀的教導,諸佛陀的提醒。

(第三首經詩)

Anūpavādo anūpaghāto:不說壞話,不傷害。

“不說壞話”:指的是沒有用言語去傷害他人。“不傷害”:指的是不用身體去傷害他人的身體。

imokkhe ca samvaro:注意謹慎,遵守戒律。

最終,最高,最偉大的,就是最高之戒律。還有另外一個定義就是,保護 + 脫離 = 意思就是能夠保護,離開惡道。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保護者+能夠脫離 = 意思就是任何人持戒保護戒,所守護的戒並保護持戒者脫離險境,因此,這樣的戒叫作“波羅提木叉” (Pāṭimokkha) 。任何人守護持戒,那個人脫離惡趣往向善界。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m:懂得衡量食物。

能夠有能力去衡量自己能夠接收多少食物,能夠用多少食物,能夠吃多少食物。

Pantañca sayanāsanam:寂靜的睡處與坐處。

須知在這一首經裡對四種要素的知足,只展現出兩種要素而已。

(至於四種要素即是:衣、食、住、藥)

Etem buddhānasāsananti:這是諸佛陀的教導。

不用言語去傷害他人,不用身體去傷害他人。遵守戒律,守護教誡“波羅提木叉” (Pātimokkha) 。懂得衡量接收,衡量食物。懂得享用寂靜的睡處與坐處,那是因為成就了禪定。這是諸佛陀的教導。

忍耐這件事,大家都會想,倘若要擁有在經典裡所讀到、所聽到的那樣的忍耐,簡直是太難了。因為忍耐是能夠忍耐一切,不論是什麼樣的情況都要忍耐。當得知諸弟子的過去世的故事時,他們也是有貪愛,瞋恨,愚痴,也像大家一樣有很多的不善法。但是,那時的諸弟子是有很高的智慧以及很看重忍耐的價值,看重諸善法。因此,那時的諸弟子就會很有耐心,忍辱的去培養一切善,直到能夠圓滿諸波羅蜜,體證四聖諦。所以,波羅蜜的結束就是圓滿了諸波羅蜜。但要圓滿波羅蜜之前,能夠結束波羅蜜之前,必須一世又一世的堅持忍耐,繼續不斷的培養,叫作cira-kala-bhavana, 它的意思是說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去培養。因此,必須要很長久的時間去培養建立智慧,是為了消滅不善的汙染。當我們看見不善的汙染愈多,就愈知道是要依靠非常長久的時間慢慢的培養累積善,才能夠慢慢的去消磨不善的汙染。繼續不斷地聆聽佛法,繼續不斷地思考佛法和反省自己。因為所聽所聞的佛法,是在培養累積智慧,同時也在慢慢的消磨一切不善的汙染。

在這就能看到,忍耐的去培養、去建立諸波羅蜜,必定會達到圓滿,成熟,就是在某一世裡能夠體證四聖諦。例如,三藐三佛陀的諸波羅蜜,達到圓滿,成熟,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開悟,成為了三藐三佛陀。有信心的諸佛教徒懷著尊敬的心想去“四聖之地”: 佛陀誕生,開悟,弘法,入涅之地禮敬朝拜。這四聖之地是在輪迴裡最重要的聖地。當得去佛陀聖地禮敬朝拜時,就該如理作意的去思考法。

以下的講述是關於諸弟子在過去世培養累積忍耐,是為了讓我們思考,能夠看到,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尋常之事,也必須要有忍耐。

第四冊 (Catukkanipata) 迦葉愚鈍本生故事2 (Kassapa mandiya) Jataka2) 裡的講述:

那時,三藐三佛陀住在衹園精舍向一位年邁的比丘 (Kassapa mandiya) 說法,所以才說起這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在“舍衛城” (Sāvatthī) ,有一位公子看到諸慾的危險,所以就在三藐三佛陀的門派之下出家。不久之後,就成就了阿羅漢。過後,當他的母親去世了,這位比丘就讓他的父親和他的弟弟出家,一起來住在“祇園精舍” (Jetavana) 裡。當將近守夏節時或“結夏安居” (varsa) 時,他們三位比丘居住在一個村莊裡,那個村莊很方便,很容易的就能尋到生存的四種要素。當到了解夏節 (守夏節最後一天) ,他們三位比丘就返回祇園精舍。當抵達祇園精舍的附近時,比丘哥哥就囑咐比丘弟弟,你先讓年邁的父親比丘休息一會,休息過後你才帶他進祇園精舍。至於我就先一步進入祇園精舍準備住處。

年邁的比丘走的很慢,小比丘就用自己的頭去推年邁比丘的背,意味著是向前走。年邁的比丘就返回原地又重新開始走,一直這樣的重複直到日落,等到兩位比丘抵達祇園精舍時,天都已經黑了。至於哥哥比丘,他手上拿著一把火炬一直等待著倆位比丘。當看到倆位比丘就問道:為何這麼遲才到呢。年邁的父親比丘告訴他遲遲未到之因。為了等待倆位比丘,導致哥哥比丘錯過了去禮敬侍奉三藐三佛陀的機會。

第二天,當哥哥比丘進去禮敬侍奉三藐三佛陀時。三藐三佛陀得知哥哥比丘作天就已經達到祇園精舍,但卻沒有來禮敬侍奉的原因。因此,三藐三佛陀批評那位年邁的比丘,宣說:不只是此世此時而已,即使是過去世,這位年邁的比丘,也是有如此的行為。

讀到這裡,您有如何的看法呢。為何被批評的不是小比丘,反而是年邁的父親比丘被批評。所以,是誰應該要忍辱。

三藐三佛陀宣說過去世的故事:那時,大菩薩出離家中為隱士,與他的父親和他的弟弟居住在“喜瑪梵塔” (Himavanta) 的森林裡。這位年邁的比丘在那一世身為我的父親。到了雨季,其他的隱士離開了“喜瑪梵塔”去居住在人群之地。當到了水果成熟的季節,那些隱士就返回“喜瑪梵塔”。當那些隱士離住處不遠時,大菩薩就先前一步去整理住處,讓父親隱士和弟弟隱士隨後才跟來。那倆位隱士也有如此世的年邁比丘和小比丘同樣的行為。

那時,大菩薩讓倆位隱士放好物品,讓父親沖涼,幫父親洗腳,按摩腳,捶背,按摩背。放好火盆之後就去坐在虛弱父親的身旁,向父親問道:我的父親,通常,年少者就如土陶容器,能在一瞬之間破裂 (這句話的意思是通常年少者是處在缺乏忍耐的年紀) 。一旦破裂了一次,就無法再修補。那些年少者,罵也好,批評也好,身為長輩就應當忍耐。

當大菩薩開導父親時,說道:我的迦葉父親,當年少者要罵也好,咒也好,打也好,那是因為還年少。有智慧的智者,會對那些年少者所作的行為有所忍耐。

當諸智者吵架時,也能快速的融和。至於諸愚痴者,如土陶容器那般的破裂,他們並不會彼此停止業障。

倘若有意願想要熄滅不善的汙染,有意願想要體證四聖諦,有意願想要直接經驗名法與色法的生滅,就必須仔細的思考這些法的真相。為了消滅不善的汙染,慢慢的能夠成為有耐心的人,就是能夠忍辱的人。例如:

“當諸智者吵架時,也能快速的融和。”

即使是智者之間,也許會因為某些事情發生了衝突。但他們很快就會和好了,因為他們彼此都是智者。 有些人也會有這樣的見解,不管是誰都好,不論是有多愛,有多恨,最終都要死。死了之後關於這一世的事情通通都會忘記,忘得一乾二淨。只是還沒有死,還活著的過程中就會記得。重點是以智者的身份記住,還是以愚痴的身份而記。倘若是以智者的身份記住的話,即使還沒有忘記所發生過的事情,也會原諒。即使是發生了某些衝突,也會快速的和好。智者會彼此寬恕,彼此包容,互相諒解,原諒對方,會繼續的作朋友,會互相的協助幫忙,這是瞭解佛法的人。“至於諸愚痴者,如土陶容器那般的破裂,他們並不會彼此停止業障。”

大菩薩再往下說了一段話,如下文所述:

任何人若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並懂得敞開那個錯誤。那倆人就會更加的和諧,他們的親近關係並不會崩裂。

必須能夠自知自己所犯下的錯,冒犯了他人,以及能夠知錯認錯,展現指出自己的錯誤。不僅只是要知錯,如果還不敢敞開自己的不是,內心就會存著怨恨,不情願不甘心。有時偶爾回想起來,也仍然還會感到不甘心。可是倘若某人犯錯了,冒犯了他人,然而能知錯認錯,懂得敞開那個錯誤,他們彼此之間就會更加和諧,更加的體諒對方,他們之間也不會產生什麼問題,他們的親近關係並不會崩塌。

下一段的講述是:

“當任何人被他人冒犯了,自己能夠融和,能夠和好如初。這樣的人叫作好人,是高貴者,是背負責任者,是維護任務者。”

所以必須真正的有智慧,才能夠反省思考看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利益。倘若是智慧低弱的人,即使是大菩薩這麼說了,或者三藐三佛陀如此的教導,那個智慧低弱的人總是唱反調,不會傾向善法去行有利益的事。

當任何人被他人冒犯,就是被罪惡籠罩,被傷害。即便那些犯罪者不悔過,不道歉,自己也能夠去融和,向他和好,與他保持朋友的關係,向他這麼說: “請您來吧,來學經典,來聽義釋,時常的建立智慧,為何您要如此的疏遠?” 這是他慈愛的本質,高貴的人。此人是背負責任者,維護任務者。因為此人他會履行,完成朋友的責任與任務。

大菩薩如此的向自己的父親教導,從此以後,大菩薩的父親就善化的修習自己了。

這是那一個過去世的故事。但,到了這一世,這位年邁的比丘也同樣的作出像過去世那樣的行為。也就是當他的孩子用他的頭來推他的背時,這位父親就生氣,沒耐性,不忍耐。他就返回原地又重複的開始走,等到抵達祇園精舍時,天都已經黑了。這表示了任何人都無法控制法的生起,不管是善法的生起還是不善法的生起。有些時候是有很多因緣條件讓善的法生起,有些時候也有很多因緣條件讓不善的法生起。即使這位年邁的比丘在過去的某一世精進努力的修習,淨化消磨不善的汙染。但只要那個不善的汙染還沒有徹底的被根除,不善的根它仍然還在。只要有適當的因緣條件,不善法就會立刻生起。所以才導致了這樣的不善的行為生起,這都是取決於不善汙染的力量。

至於一直以來都有機會聆聽佛法的人,就會逐漸看到法的深奧。三藐三佛陀所說的法是很深奧,難以瞭解。要像諸聖人那般的能夠體證四聖諦,那是非常難的事。佛法幫助我們看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忍耐,善的忍耐的特性是什麼樣。忍耐的去聽聞佛法,瞭解佛法是非常難的事。雖然是很難,但也是可以慢慢的去瞭解。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累積,直到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收到極度忍耐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能夠體證四聖諦,例如,諸聖者。

有智慧的人能夠反省思考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命裡,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必須要有非常的忍耐。對悲哀憂傷忍耐,對瞋恨憤怒忍耐。對在日常生活中所聽到或遇到某些人不好的行為,不好的語氣,不管是什麼狀況都能夠忍辱相待。即便是生命的結束,對死亡這件事,有智慧的人會看到忍耐的重要性,就是忍耐精進努力的去學習佛法,思考佛法。必須要有真誠的心去學習,修行,隨法而行。是為了繼續不斷地累積,這樣慢慢的累積將會成就圓滿波羅蜜。


Topic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