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波羅蜜 9

慈波羅蜜 (mettā pāramī) :去促進他人的福祉,是為“特相”。把利益帶給他人,或者是去除怨恨,是為“作用”。有仁慈,是為“現起”。看見眾生可喜愛的一面,是為“近因”。

在十波羅蜜裡的波羅蜜,決意波羅蜜之後就是慈波羅蜜。一心堅定決意的要培養善是為了要消磨不善的汙染,這樣的人是有決意波羅蜜者。是個在平常的日子裡,有慈心是最平常不過了。這是一種測試自己的利器,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堅決的心要培養一切善。因此,任何人都好,倘若他是一個不生氣者,以慈心生活,證明此人是個看見不生氣的利益者。看到培養波羅蜜的利益,決定培養一切善是為了要消磨不善的汙染。

在日常生活裡,每個人都執取那些是我,或是我的生活,是我的生命。倘若您觀察反省思考目前所提到的每一種波羅蜜,發現自己也培養了一點點的波羅蜜。例如,出離波羅蜜,就是當知足時,不去貪心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和物質。精進波羅蜜,就是當面對有利益的事時,不會放棄,退縮。忍耐波羅蜜,就是忍住的那一刻。真實波羅蜜,就是說到作到。決意波羅蜜,就是堅定不移的那一刻。那,慈波羅蜜呢,您是否有了嗎。目前所提到的這些波羅蜜,還不足以消磨淨化不善的汙染。也許某些人對自己的善已經很滿意了,對自己的佈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耐、真實、決意很滿意。但您有沒有想過要去協助他人,更多的去幫助,去付出,去利益他人。您是否沒有忘了應該繼續不斷地去培養善,讓善的法更加的發展,直到足以能發出慈愛的心去利益他人。不管那個人是誰都好,認識的或不認識的,熟悉的人還是陌生的人。我們應該好好認真的去反省思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底缺乏了哪些波羅蜜,還是鬆懈了哪些波羅蜜。

如果您非常喜歡去幫助他人,就應該觀察自己,有沒有建立了其它的波羅蜜。建立其它波羅蜜的成分和去幫助他人的成分,是不是同等同樣的多呢。倘若您建立了其它的波羅蜜比較多,但去幫助他人的培養是比較少的話,就應該好好的去反省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因為對自己的善行已經滿意了,還是因為其它不善的汙染,例如,我慢,傲慢,自以為是,自我重要。認為沒什麼必要要去幫助他人。又或者是顧慮,倘若我們去幫助他人,不知那個人會對我們有怎麼樣的感想。這樣想的那一刻是善還是不善? 與其去顧慮別人會對您有何感想,不如好好的反省思考,自己的善是否真的是善。不管任何人會批評或是稱讚,那是他人的事,於您毫無關係。但您自己的事呢,您所認為所滿意的善,真的是足夠了嗎。因為,培養善法這件事情,即使開悟,體證四聖諦,成就了第一果聖人,成為須陀桓都還不夠。還必須繼續不斷的培養一切善,消磨淨化不善的汙染,直到成就了第四果聖人,成為阿羅漢。

因此,凡夫俗子是不應該輕視善法,認為自己的善已經足夠了。因為,一切的善是還不足夠的,不管是行多麼多的善都是不夠。倘若,覺知生起,那一刻就可以知道為何不去幫助他人。因為,不善的法;因為,自私自利;因為,傲慢;又或者認為是太浪費時間,沒有好處;又或者認為自己很好,已經有很多的善了,因此不想與任何人相處。那一刻這樣的想法,是善還是不善? 相處是為了協助或幫助,這樣的相處是善的。所以,與他人相處,就是為了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

您的慈心不該有限。因為,倘若有限的話,那就不叫作慈,也許是貪愛,是不善的法。倘若只是看外表的行為,慈心和貪愛的行為似乎是一樣的。例如,對親密親近的人好,對您所尊敬的人好。看似好像是慈心,那為何不能同樣的去對待別人呢。倘若,真的是慈心的話,那個心一定是普遍的平等,不管和那個人是任何的關係,親密的,熟悉的,或陌生的。培養建立慈波羅蜜是不能限制對象,當您在挑選人或限制對象時,就應該謹慎的去思考那一刻是善還是不善。在經典裡有一句話說,慈行,就如母親對待自己孩子的行為。

在表面看起來似乎母親是對自己的孩子是慈心,養育,關愛,能夠為自己的孩子付出犧牲一切。某些時候,當孩子不乾淨很骯髒,討人嫌棄時,母親也不會因此而嫌棄孩子。在這一刻母親應該如實的去思考對孩子是慈愛還是貪愛。母親本人應該真實的去面對自己的心,必須如實的去面對法的真相。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這句佛法指的是慈的行為就如一個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般,但重點是必須要把貪愛取出,把母親對孩子的呵護寵愛去除,就純粹的只是一個母親對待孩子的行為而已。倘若您真的能夠以母親的行為,無私情無私愛的行為去對待任何人,就是沒有任何的貪愛去對待任何一個人,這才叫做慈。

某些時候也許您會看到有人對陌生人或對不熟悉親近的人,出手相助表示友善情意。因為慈的特徵,就是不限制對象,不挑選對方,人人都同等。不管那個人是親近的也好,是不親近的也好,又或許是無任何關係的陌生人也好,都是平等的毫無差別。在平日裡的一天之中,有沒有去幫助過他人,有沒有心懷好意的去對待他人。倘若是有好意,希望對方好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慈。但倘若有人正在有苦難,有麻煩的時候。那時,您伸出援手去幫助他,讓他脫離痛苦,例如,去幫助正在病痛的人,伺候照護正在生病的人,那一刻就是悲憫,就是有悲憫心去幫助,讓那個人能脫離痛苦。

培養四念住是可以去知道“慈”與“瞋”不同的特徵。當知道瞋恨是不善的法時,智慧看到瞋恨的卑劣可惡,瞋恨的危險,瞋恨的不善。這將會成為善法能夠生起累積的因緣條件。因此,培養四念住的人,就會發現慈的生起慢慢代替瞋恨的生起。除此之外,忍耐波羅蜜也慢慢的生起,逐漸的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也會更加的有耐心。例如,面對難吃的食物時,通常會不愉悅,不開心。但,當念心所去覺知到那時的心是不善時,就會對當下眼前的食物知足,不會再繼續煩惱或以不滿意的心,另尋別的食物。

當聆聽四念住之後就開始去培養四念住。那時,就會開始看到對東西物品貪愛執取的危險。尤其是,當知道出離的特徵時,這裡的出離不是指出家的出離,而是指在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開始懂得夠了,對各種各樣的東西開始認為足夠了。不管是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您就會發現,會看到自己已經有太多的東西了,一直以來都未曾想過要去給予,去分享給他人。但是,當看到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對象的貪愛執取,就會開始懂得知足,對東西事物適當的知足,以及會想起要去捐贈捨棄那些東西和物品。最終就會意識到捨棄東西就是捨棄丟在“善堆”裡, 因為沒有任何捨棄東西的地方能勝過捨棄在“善堆”裡。捨棄東西是為了去利益他人,幫助他人,稱為“善堆”。

倘若,沒有正確的去培養四念住的人,不知道正在出現的法就只是名法和色法,一次一個法,一個法就只是一個特徵。如果不知道的話,各種各樣的善法也難以生起,也有更多的條件讓不善法容易就生起。因為如實的知道正在出現的法,知道名法就是名法,不是動物,不是人,不是任何某個東西;知道色法就是色法,不是動物,不是人,不是任何某個東西。這樣的如實知道,忍耐將會增長,同時其它的善法也會慢慢的累積。

有一位比丘,他曾經住在印尼。這位比丘分享關於一位印尼女士的故事。他說,女士的老公因一個小伙子的不小心開車而喪命。然而這位印尼女士並沒有控訴這位年輕人,因為不想找他人麻煩。不僅如此,這位女士還提供獎學金給這位年輕人,供他讀書。這樣的行為真的很難得作到,但有人作到了。雖然是非常難作到,但對培養累積慈與悲的人來說是可以作到的。這位比丘說完了之後,就提問:這位印尼女士的行為是否是波羅蜜。

某些人累積很多的善,行很多的善。某些人善的累積很少,善行也是很少。每個人的累積都是不同的,有各種各樣的累積。但,這是波羅蜜或不是波羅蜜,是取決於智慧。當不善法有很強的力量時,那時,要捨棄對法的執取,知道法並不是動物,不是人,不是我,不是任何某個東西,這是不可能的事。

真正的慈,就是對諸動物,人,一切眾生是友善的。不管對方是誰都好,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在什麼樣的地方。倘若,那個人是個以慈為常,平常住在慈中,他就會很自然的,習以為常的去幫助他人,利益他人。因此,慈,是“四梵住”或“四無量” (4 brahmavihāra) 。“梵住” (brahmavihāra) 的意思就是最美好的住處,梵神的住處。

小部經典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taka) 雜經 (pakinnakakatha) 裡的一段講述:

另外,偉大君子的心中,達到堅定的平靜並不難。有慈心者,即使對方是敵人,慈者立即住在慈中。

這就證明,誰都無法成為敵人。某些時候,也許您會感到不愉悅,對他人反感。為何這個人是個破壞您的利益,妨礙您的好事等。倘若您是個累積善的人,堅定決意要消磨淨化不善的汙染的話,即使對方是敵人,您也能夠快速的平靜,快速的能夠對敵人有慈心,這對慈者來說並不是難事。不管您對誰生氣,一下子就沒了,就好了,就過了,很快就變成慈心,應該知道這就是培養波羅蜜。大菩薩是很容易就住在慈中,即使對方是敵人,大菩薩的心也能快速的住在慈中。接下來,您可以去觀察自己看看,當您生氣的時候,氣有沒有很快就消了。倘若是很快就能從氣中變成慈,這就證明您有培養累積善,消磨淨化不善的汙染。

慈,是“四梵住”或“四無量”其中之一。“四梵住”或“四無量”有四個法,即:《一》慈 (mettā) 。《二》悲 (karunā) 。《三》 喜 (muditā) 。《四》 捨 (upekkhā) 。

(mettā) :就是無瞋心所,它的特徵就是無瞋恨,無憤怒。 (karunā) :就是悲心所,它的特徵是不會去侵犯他人。 (muditā) :就是喜心所,它的特徵就是隨喜他人受到善果報,為他人的享用善的結果而歡喜。 (upekkhā) :就是中捨性心所,它的特徵就是平等,對一切眾生不會生起任何的動搖。“四梵住”或“四無量” 這四個法並不是人,不是誰的,不是某個東西。慈的那一刻就是無瞋心所。悲的那一刻就是悲憫心所,有悲憫的心去關愛,去幫助正在遭難受苦的人。當他人過得好,正在快樂,有名譽,被稱讚等,就會為他獲得善的結果隨喜歡迎,那一刻就是喜心所。當沒有貪愛、瞋恨,平等心的去對待一切眾生時,那一刻就是中捨性心所,也稱作“捨梵住” (upekkhā-brahmavihāra) 。

殊勝義注 (aṭṭhasalinī) 法集論 (dhammasanganī) 裡講述關於:慈、悲、喜、捨是梵住的意義。如下文所述:

梵住” (brahmavihāra) 例如,慈等。應該知道此法的含義就是美好以及是無危害之法。

是的,此法叫作,最美好的住處。那是因為,此法是一切眾生的正行。諸梵的心是無危害。若諸精進者的心,精進努力住在四梵住法中,諸精進者就如梵天神般的存在。因此而稱為住在最美好的住處,因為,最美好的住處意味著美好的法,無量之法,無害之法。

慈者,是不會有任何的危害。慈者,是善者,是美好的人。當對他人有慈、悲、喜、捨的那一刻,那是以正行去對待一切眾生。

這四法的所在是清涼的境地。此處是無任何的危害以及苦難。叫作四梵住,那是因為此四種法,慈、悲、喜、捨是純潔清淨的道路。

梵住” (brahmavihara) 稱為四種那是因為潔淨等。此外,諸梵住並有循序那是因為有利益,有幫助協助等。諸梵住的對象所綠是無法衡量的,因此才叫作無量" (appamanna)

別認為能夠降低一點點的憤怒,或能對某些人以慈心去對待,就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很不錯了,很滿意了。這樣一點點是不夠的。當您看這個世界的諸多人時,有些時刻該以慈相待,有些時刻該以悲相待,有些時刻該以喜相待,有些時刻是該以捨相待。無量,無限,不挑選對象的去相待。諸位可以去觀察您自己的心是否俱備了慈、悲、喜、捨,能夠有更多的慈、悲、喜、捨的心去對待他人,讓慈、悲、喜、捨、愈來愈加強。倘若能夠培養累積,讓它慢慢成長的話,這就是如梵天神般存在之方。 “四梵住” (4 brahmavihāra) 是有這麼樣的譬喻: 慈,猶如小嬰兒。悲,猶如生病的孩子。喜,猶如年輕貌美的少年。捨,猶如有事業的成年人。

慈,猶如小嬰兒。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好意,希望嬰兒能夠往好的方向成長,慢慢的,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但實際上不僅只是對嬰兒才有慈,其實應該無限制的,不挑選的。應該對每個人“視如嬰兒”,這才會是真正的慈。這只是比喻,是為了顯現出慈的特徵,就如對待自己的孩子,當他還是個小嬰兒時,呵護關心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您是如何的關心嬰兒,就以那樣的感覺去關心他人。

悲,猶如生病的孩子。那是因為生病的孩子是需要治病療癒,能夠康復脫離病痛的折磨。當看到任何人生病,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如自己孩子似的,竭盡全力的去幫助他人脫離病痛。這就是悲,無限無量,意思就是不去挑選對方或限定是什麼人。

喜,猶如年輕貌美的少年。那是因為母親父親會對自己的孩子的年輕貌美歡喜隨喜,並希望孩子年輕力壯,貌美如花,開開心心。身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年輕漂亮的樣子,隨喜的心,為孩子的青春年華感到開心歡喜。

捨,猶如有事業的成年人。那是因為母親父親並沒有任何責任要去對孩子們負責了,該作的事已作好了。再也沒什麼必要去為孩子操心,因為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有事業,有自己的工作。能夠放下心,有捨棄的心,放手讓孩子們自然的去經營,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倘若任何人有如此的心境,證明這個人已經培養消磨淨化不善的汙染,以及有培養累積智慧。有智慧去知道,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

該思考的就是,為什麼 “慈” 和 “捨” 會是波羅蜜。那,又為何“悲” 和 “喜” 不是波羅蜜。若不是三藐三佛陀,並不會看到一切眾生是苦。因為,生、老、病、死、無常,生起了又滅去,這樣徵狀的現象,就是苦聖諦。這等層次的苦,除了佛陀,任何人都無法自己發現看到。因此,在日常生活裡,通常看到的都是動物,是人。我們大多數看到的動物或人,雖然他們都是過得好好的,沒什麼痛苦,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去培養慈。因此 “慈” 和“捨” 就是波羅蜜。

“悲” 和 “喜” 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時常的生起。因此,當看到任何人或某個動物時,大多數都是應該去培養“慈”生起。至於有培養智慧的人,即使他在某些時刻沒有機會去幫助他人,他會以平等心去看待他人。不管那個人是好的人,還是壞的人,都能平等對待。這是捨波羅蜜。

殊勝義注 (aṭṭhasalinī) 法集論 (dhammasanganī) 裡講述四梵住的特徵。如下文所述:

” (mettā) :有著去幫助他人的行為,去利益他人的狀態,是為特相 把利益帶給他人、去利益他人,是為作用。有去除憤怒,記恨,是為現起。一切眾生是可喜愛的,不是敵人,是為近因。 (慈:能夠平定阻止仇恨,這就是有財富。若是愛慕,牽腸掛肚,這就是無財富。)

善法與不善法是非常近似 (這裡是指慈愛和貪愛) 。因此,必須正常的如實去知道法的特徵,才可以去知道那一刻的心是善的還是不善的。

” (karunā) :用行動去幫助他人脫離困苦,是為特相。以行動去幫忙,去除他人的苦難,是為作用。不去侵犯傷害他人,是為現起。看到他人被痛苦纏繞,無依無靠的被困在苦中,是為近因。 (悲:能平靜淡定,無暴力 (vihingsa) ,這就是有財富。若是有悲傷,這就是無財富。)

” (muditā) :隨喜,為他人高興歡喜,是為特相。不嫉妒,是為作用。去除對他人不歡喜,不歡迎,是為現起。看到諸眾生的財富利益,是為,近因。 (喜:能夠阻止不歡喜,不歡迎,這就是有財富。若是愉快開朗,樂開了花,這就是無財富。)

善心和不善心 “非常的近”。當為他的成就而開心歡喜時,對他所獲得財富、名利、榮譽,恭喜,歡迎,隨喜。要知道,善心和不善心是非常的近。倘若太過於開心,有可能那就是貪愛,不是 “喜” (muditā) 。

” (upekkhā) :對一切眾生的心態,都是同等的,是為特相。對一切眾生的見解,都是平等的,是為作用 能夠平息或阻止愉悅的和不愉悅的,是為現起。看到一切眾生都是有自己的業,是為近因。就是能夠見解諸眾生能夠快樂還是能夠脫離苦難,還是由著任何人的意願而不會衰敗或失去那些財產,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除了自己的業,誰都無法維護自己的財富。 (捨:能夠平定阻止喜歡的或不喜歡,這就是財富。若是以無明為常的捨” (aññanupekkhā) 是為住處,這就是無財富。)

“無明為常的捨”,就是無明伴隨的無動於衷。因為沒有如實的瞭解法的真相,法的特徵。因此,不能瞭解業的真相,不能瞭解業是讓各種各樣的法生起的重要因緣條件。捨的住處:這裡的住處指的就是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當色塵撞擊眼淨色,眼識生起去看到出現的色塵之後,感覺一般般,不怎麼樣,沒有感覺喜歡或不喜歡,很平淡的無動於衷。別誤以為這樣的平淡是善心,是捨。事實上這是以“無明為常的捨”為住處因為那一刻的無動於衷的捨,不是真正的知道法的真相,也沒有根除或戰勝任何不善的汙染。沒有聆聽佛法,瞭解佛法,這樣的平淡的捨,對法的特徵是沒有任何的瞭解,沒有如實的瞭解法的真相。因此,那一刻是 “捨梵住”最近的敵人。因為,沒有任何法的瞭解,沒有如實的瞭解那一刻法的前因後果。

某些人看到作壞事的人,心就很煩躁,緊接著還會產生一種想法,例如,什麼時候這個人會受到應當的報應呢。突然在那一刻恰好有人提醒說,那一刻是否有慈心。您一口就回應說,我想看到業的結果,因為,知道一旦造業就會有業的結果。但是,最重要,最值得去反省思考的就是那樣的想法,那一刻的心到底是什麼心? 是慈心,悲心,喜心,捨心,或是不善心。任何人當他遭到不善業的結果時,遭到不好的事件或不好的環境時,那時,人人都會可憐他,同情他。但是當他在造不善業的那一刻,我們都忘記了,此刻最應該去可憐他,對他生起慈悲心。因為他將會去承受他自己所造下的不善的結果。

倘若不與他做朋友,又會有誰與他做朋友呢。有沒有任何一個辦法幫助他,讓他能夠脫離不善的想法和不善的行為。因此,倘若那個人真的有朋友,朋友就是關鍵,朋友能夠幫助不善的心改為善心。不是冷漠忽略對方,任由他造業,然後等著瞧,何時他會遭受不善的結果。因為很清楚"每個人都是自己業的繼承者”這個法則,然而卻把這個法則作為藉口。等到那個不善的結果真的實現了,看到他們遭難時,才生起可憐的心,未免太遲了。其實當他造不善業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應該對他友善,就是對他生起慈心了。友善就是慈心生起的那一刻。

法的真相是無我,沒有任何眾生,東西,就只是生滅的法。在感官經驗之後,緊接著就以不善的心或善的心,去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以誠實的心,真心實意的去如理作意正在出現的法,將會成為培養智慧者。逐漸的,各種各樣的善也會慢慢的加強。正念也會很快的去覺知到那一刻不是慈心,如實的去覺知到那一刻是不善的心。因此,慈心就會愈來愈加深,能夠快速的,不限制的,不挑選的,普遍的散發慈心,以朋友去對待一切眾生。


Topic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