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波羅蜜 10
捨波羅蜜 (upekkhā pāramī) :有平等中立,是為“特相”。能同等公平的去看待,是為“作用”。能平息吸引和排斥,是為“現起”。思考眾生是繼承各自業的結果,是為“近因”。
捨波羅蜜,叫作捨,那是因為有平等的心,中性的不遍向任何一方。不會被一切眾生的異常以及嘗試的事件而打擾。
倘若是沒有培養四念住的人,因為愛或恨而不動搖是非常難的事。當經驗到任何外在的所緣時,心是不可能平靜的。倘若出現的所緣是不可喜的,不管是經由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接著就會傷心,難過,悲哀,不喜歡,討厭等。因此,真正平靜的人是不會因為愛或恨動搖。不會被任何人,任何情境故事所動搖,這叫作培養捨波羅蜜者。
倘若您看到有人正在殺一條蛇,某些人認為自己是生起慈悲心,可憐同情被殺的那條蛇。但實際上那一刻的心已經因為傷感而動搖了,請如實的去注意那一刻的心對殺蛇者產生如何的感受。倘若那一刻無法對殺蛇者產生慈悲心,就應該對殺蛇者產生捨心,就是對那個行為不動搖,以平等心相向,如實的去看待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業。倘若有慈悲心生起,就會以慈愛悲憫的心去可憐那位正在造不善業的人。善的那一刻是不會有任何難受,不會感傷。也不會對行不善者,發出任何不適當的言語。因為很清楚行不善的人,他會有不善的結果。因為這樣的清楚,也許就會對行不善的人產生 “慈”、“悲” 或 “捨”。因此應該如實的瞭解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別誤認為不善就是善。倘若真的清楚,就沒必要或有任何藉口,用不好的行為或言語去對待行不善的人。心一旦動搖就是不善了,因此,倘若培養智慧,就可以知道平等心的特徵,是不會因為愛或因為恨而動搖,這樣的培養善將會是捨波羅蜜成長的條件。
聆聽佛法,思考佛法,逐漸的,詳細的,去瞭解法的細微,法的真相,這將會讓我們想要去消磨淨化不善的汙染。任何人都無法知道還有多久,還剩下多長遠的路才能夠斬斷煩惱,徹底的根除不善的汙染。
體證四聖諦必須要建立四念住,必須要忍耐,有耐心的去培養一切善法。不必期待何時才能夠體證四聖諦,才能夠瞭解真相。只要還有不善的法,平日裡仍然還時常生起不善的法,瞭解真相是遙不可及。因此,最大的任務,最應該作的事就是,行一切善,培養一切善,累積一切善,僅只為了建立波羅蜜。
真諦燈 (paramatthadipanī) 小部 (atthakathakhudakkanikāya) 長老偈 (tharagatha) 裡,講述各種各樣波羅蜜互相依靠,彼此協助,如下文所述:
極端忍耐的去培養善法,例如,佈施等。為了“辟支的智慧” (指的就是自己瞭解真相的智慧) 或 “聆聽者的智慧”叫作 “精進”。
能夠忍受那個憤怒,叫作 “忍耐”。
佈施,接受持戒等。不說偏離真實,叫作 “真實”。
堅決,不動搖,不妥協,堅持成就 (善的) 利益,叫作 “決意”。
只為了眾生的利益,是布施與持戒的基礎等,叫作 “慈”。
對眾生不妥當的行為有平等心,叫作 “捨”。
因此,當布施、持戒、心智的成長或是戒、定、慧已經有了,可以說各種各樣的波羅蜜,例如,精進波羅蜜等,已經成就了。
培養布施必須要忍耐,要精進,有堅定的心去成就利益。除此之外,即使會用不同的詞,用不同的角度來形容波羅蜜,雖然會有不同的面向,但每個波羅蜜都是有同樣的意義,就是,互相依靠,彼此協助。例如這段話:
只為了眾生的利益,是布施與持戒的基礎等,叫作 “慈”。
“慈” 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只為了眾生的利益,這就是布施與持戒的基礎。
也許布施者,沒有反省思考自己的心。在布施的那一刻,是否是慈的心,還是因為有布施的習慣性所以才會容易布施。倘若思考到會讓那樣的行為生起的基本就是 “慈”,或者能戒絕不好的言語行為的基本就是 “慈”,那是因為您不想讓他人因為您不好的言語行為而麻煩苦惱。
小部 (aṭṭhakathākhuddakkanikāya) 行藏 (cariyapiṭaka) 雜經 (pakiņņakakathā) 裡講述關於各種各樣的波羅蜜與各種各樣不善法,是如何為敵,如下文所述:
布施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布施 (波羅蜜) 是有如此的品德,即是:無貪、無瞋、無痴。 對合適之物,有利益之物。對接受佈施者以及知道布施的結果。
這證明了,即使是佈施波羅蜜也能與不善法為敵,就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在布施的那一刻是伴隨著不貪圖,不留戀,不執取於布施之物。倘若還對要布施之物執取不捨的話,就給不出去,就會感到可惜。或者已經想到了要給予,最後卻給不出去,等下次再給吧。又或者是還沒有堅定的心,還不穩固,還在動搖。 明明想了要給卻又不給,這一刻證明還沒有與貪為敵。但,當布施的那一刻,那一刻是有著無貪,無瞋的法伴隨。那一刻是對要佈施的東西沒有任何執取,沒有任何的瞋恨。倘若有瞋恨,不喜歡對方的話,那一刻就無法給出去,那一刻就不會給。當某些人看到乞丐時,也許會生起不喜歡的心,然後就不給,因為看上去身體都沒有殘缺很健壯,或者看到殘缺小乞丐,內心難受,不高興那些大人為何要讓孩子來乞討,所以就不給了。這些例子顯現出當善布施生起的那一刻,一定會伴隨著善的品德,就是對合適之物,有利益之物是無貪的,對接受佈施者是無瞋的;無痴的去知道佈施的結果是來自於善行,知道行善行是為了消磨不善的汙染,讓它愈來愈少。
持戒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無歪邪,就是無危害。例如,身體的不善等。
出離是與三類之危的法為敵。因為戒絕了《一》諸感官之樂,“欲樂” (kāmasukha) ,《二》侵犯他人,《三》去行讓自己辛苦的行為。
當對五個感官的對象不執取、不貪黏、不歡迎,瞋恨會自然的減少。倘若任何人過於執取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那個人的瞋恨也會隨著貪愛執取自然的增長。當不如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時,就會憤怒。 但,倘若能捨棄對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可碰觸的對象的貪愛執取,能夠捨棄多少貪愛執取,瞋恨自然就能減輕多少。瞋恨是讓行此三類之法者產生這三種類型的結果,就是因行這三類法而生起危害。
智慧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它能讓貪、瞋、痴陰沉,同樣的它能讓 “智” (ñāņa) 明朗不陰沉。
以下是解釋關於智慧的意義。智慧是與不善的法為敵。因為智慧能讓貪、瞋、痴陰沉。同樣的,智慧能讓 “智” (ñāņa) 明朗不陰沉。
當看了之後,如果智慧沒有生起而是貪愛生起時,那一刻的貪愛沒有任何的不順,任何的陰沉,很快的就生起了,不論是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但倘若有智慧生起的那一刻,那一刻的智慧是能夠與貪愛為敵,與貪愛對抗。因為那一刻智慧生起了,所以智慧會讓貪愛陰沉,讓貪愛無法生起。因此,智慧是與貪為敵,因為它能讓貪、瞋、痴陰沉。同樣的它能讓 “智” (ñāņa) 明朗不陰沉。當智慧生起的那一刻就可以知道,可以如實的去瞭解正在出現的法,瞭解善法就是善法,不善法就是不善法。當智慧逐步加強直到能夠清楚瞭解法的特徵的程度時,那時的智慧能讓“智”明朗不陰沉,能夠如實的參透法的特徵,能如實的去瞭解法的真相。
精進是與貪、瞋、痴為敵。不鬆懈,不分心,不懶散,很勤奮的要瞭解真相。
忍耐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能忍住,能接受可喜的事物或不可喜的事物皆是空的。
每一種波羅蜜都有非常大的利益。只要慢慢的去覺知到法,這樣繼續不斷地培養累積。倘若,在某些情況之下無法忍耐,讓不忍耐的心生起,當想到該忍耐時緊接著能夠忍住了,那一刻的忍耐將會是對可喜的事物或不可喜的事物,都能培養忍耐,累積忍耐。
真實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都是如實的,真實的面對,不論他人是幫助或是傷害。
真實者,會以真實的心,如實的去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管是任何的情況,都會真心真意的去面對。
決意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籠罩了“世間法” (lokadhammā) 。然而,不動搖的去遵循自己所決意的,堅定的去累積波羅蜜。
能達到真正的決意,堅定不移地去培養善。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一刻有沒有遵循自己所立下的決意,有沒有真心的決意。因為心是非常容易變化,反覆無常。“信” (saddhā) ,信心也是非常容易變化,很輕易就被動搖。
慈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能夠平靜的脫離“蓋” (nīvaraņāna) 。
“五蓋” (pañca nīvaraņāni) :《一》“貪欲” (kāmacchanda) 、《二》“瞋恚” (byāpāda) 、《三》“悼悔” (uddhacca kukkucca) 、《四》“昏眠” (thīna middha) 《五》 “懷疑” (vicikiccha) 。慈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能夠平靜的脫離“蓋”。必須要有智慧去知道那一刻是否是蓋,否則就會誤認為是慈,但實際上是貪愛,也就是“貪欲蓋”。所以,必須是智慧,才能讓諸善逐漸的發芽生長。
捨是與貪、瞋、痴為敵。因為能去除偏向狹隘之心,去面對可喜的事物或不可喜的事物。經常的維持住不偏向愉悅的或不愉悅的。
可以看到十波羅蜜是與不善法為敵。因此,要好好的去思考十波羅蜜的特徵以及十波羅蜜的利益。
至於捨波羅蜜,它是平等心,平靜不動搖。對諸動物,諸蘊,諸世間法不動搖。不管是可喜的或不可喜的,現在會痛苦都是因為動搖不堅定。但倘若對“業” (kamma) 這件事情深信不疑,有堅定的信心的話,就會成為一個不被任何事物所動搖的人。
法是無我的,無人能控制,但可以慢慢的去培養累積瞭解。法生起了之後又滅去,這樣一直的繼續不斷地生起滅去。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每個生命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業,不同的果報,以及各種各樣不同的想法。
培養建立捨波羅蜜者,他並不會去在意他人的錯誤,他人的罪過,就是不計較犯錯的人。培養建立捨波羅蜜者,是平等,不煩惱。因為知道法,瞭解究竟法。瞭解法是無我,不受控制。
真諦燈 (paramatthadipanī) 小部 (atthakatha khuddak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摩訶洛瑪罕薩的行為 15 (mahālomahamsa cariyā 15) 講述捨波羅蜜,在這一世的大菩薩生為“摩訶洛瑪罕智者”如下文所述:
聽聞,那時的大菩薩出生在高貴富有的家族,他在“提沙巴木卡” (disāpāmokkhasa) 老師的院中,成就了每一門的知識藝術。當母親父親去世了之後,即使親戚請求他繼承一切的財產,大菩薩意氣消沉,對一切產生了紧迫感。如理作意到無常特徵,身體的不淨。不執取對在家人所產生的顧慮的煩惱,不善的汙染。增加長久以來所累積的出離的習性,捨棄極大所堆滿的財產,有意願離開家中,想要出家。因此而繼續往下思考,倘若我離開家中去出家的話,品德的榮譽並不會出現。大菩薩嫌棄財富與貢品,所以不去出家。反省自己,我已經足夠。成為一個對有財和無財無任何異常,等。
大菩薩產生了要拋棄一切財產出家的想法,但是大菩薩繼續不斷地思考下去: 倘若我離開家中去出家的話,品德的榮譽並不會出現。這是非常值得去思考的一句話。出家者是被他人稱讚是個有品德者,但是,大菩薩嫌棄因出家者的身份所獲得財富與貢品。因此,大菩薩才產生此想法,即便沒有出家也可以作出美好的行為讓他人稱讚。成為一個對有財和無財的現象無任何異常,等,這是真正不能動搖的堅定的想法。關於這兩者之間,在家和出家,以出家人的品德,出家人會獲得很多的財富貢品勝過在家人。至於嫌棄財富貢品的人,他並不想貪愛執取財富貢品,他清楚他自己可以過平常的生活,即使是不出家也可以用在家的身份,無任何異常,正常的去面對財富和貢品,無任何異常。
大菩薩心想,我修此道,例如忍耐他人的言語辱罵等。超凡的,奇蹟的,去修行捨波羅蜜到底。大菩薩只穿著那身衣服離開家中,是要去極至修行,淨化消滅不善的汙染。無力了也要展現出有力,不傻也要裝傻。被他人嘲笑,用言語辱罵,像是無心的身體;走向村莊、城鎮、城市,僅只居住一晚。但倘若何處有比較多的嘲笑,言語辱罵,大菩薩就會在那一處留久一些。即使穿著的那一身衣服已破爛不堪,如破舊的抹腳布,也不接受任何人所獻的貢品 (布) ,就只是蓋住害羞的部位,這樣一人的遊走。時間就如此的過去,大菩薩行走到一個村莊,一間屋子前。
這是捨的究竟波羅蜜,是非常難以達到。這一世的大菩薩,有非常多的財產,但他卻不執取貪愛那些財產,一心只想修行培養捨波羅蜜,能隱忍他人的嘲笑辱罵。就僅只穿著那一身衣服離開家中,無力了也要展現出有力,意思就是說,忍耐,不氣餒,不退縮。不傻也要裝傻,意思就是說,不煩躁惱怒,不管任何人怎麼說都不會動搖。被他人嘲笑,用言語辱罵,像是無心的身體,也不會動搖。
每個人都喜歡穿著打扮身體,喜歡被他人歡迎認可或得到他人的稱讚,例如穿著好看等。但這一世的大菩薩,不論誰取笑他的穿著也奈何不了他,都動搖不了大菩薩的忍耐。倘若在任何地方比較不受歡迎,特別多的被嘲笑,語言侮辱。大菩薩就會特別的停留在那個地方久一點。時間就這樣的過去,大菩薩走到了一個村莊,走到了一間屋子的前面。
此地,有調皮搗蛋的男孩,喜歡打打鬧鬧。某些男孩是這一家主的孩子,某些男孩是這一家主的僕人等。這些男孩行為言語無禮,驕傲,魯莽,粗鄙,整天以這樣的行為遊玩。這些男孩,當看到困苦的老人時,就會把灰塵撒在老人的身上。把林投葉 (野菠蘿) 夾在腋窩間,表現出不適當的行為,取笑老人,把老人轉個頭暈,之後又因那樣的作弄玩耍開始大笑。
大菩薩看到了這些如此調皮搗蛋的孩子如此的玩耍,大菩薩產生修行捨波羅蜜的計劃,就決意居留在此處。這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看到大菩薩,就開始作出不適當的行為。
大菩薩起身走,偽裝成俱怕無法忍受的樣子。那些孩子跟隨著大菩薩走,大菩薩就走進墳墓境地。心想,在此處應該無人來打擾孩子們玩耍的行為。
大菩薩用骨骼作成枕頭靠著睡覺。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跟隨著大菩薩到了墳墓境地,向大菩薩作出各種各樣不適當的行為。例如,噴吐唾沫口水等。玩夠了就回去,來來回回,天天如此。有一天,有智慧者看到這些孩子的行為,就阻止他們的行為。因為知道此人是德高望重的修行者,有極大的威力,強大的燃燒 (汙染) ,是大隱士。那些有智慧的人就以各種各樣的貢品,祭拜供養大菩薩。大菩薩無動於衷,不管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還是有智慧的人,都是同樣的,平等的。就如這一句經:susāne seyyam kappemi ... dayā kopo na vijjatī.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睡在墳墓裡,拿骨骼作為枕頭。有一群孩子,作出卑鄙,粗魯的行為。另一群人心生緊迫感,所以阻止不妥當的行為。然後心生歡喜以花、食物、以及各種各樣的的東西為祭品來供養我。哪一類的人帶苦來給我,哪一類的人帶樂來給我,我都是以平等心相應,同等的心看待他們。沒有欣慰,沒有憤怒。
在摩訶洛瑪罕薩的行為 (mahālomahamsa cariyā) 註釋裡的講述,如下文所述:
我睡在那個墳墓裡,因為我的心是平等的,對乾淨的和不乾淨的都是一樣,平等。所以,才在諸骨骼堆中,拿取一個骨骼來作枕頭。那些小男孩作出不適當的行為,各種各樣粗魯的行為,例如:嘲笑,辱罵,噴唾沫,吐口水,撒尿等。以及用小細草去搔癢耳朵,因為可以釋意放肆,隨心玩耍等。那些小孩把苦帶來給我,那些有智慧的人把樂帶來給我,有花、香料、食物等祭拜我。我的心都是一樣的平等,因為我的心,不論在何時、何處、何事、何人都是平等心,正常的,不會有任何異常。不會因那個人的慈善,心生起歡喜;不會因那個人的惡行,心生起憤怒。因此,我的心對諸眾生是平等。
不論是誰拿花、香料、食物、各種各樣的適當之物來供養,或者誰作出不適當的行為,大菩薩的心都不會被動搖,意思就是不會偏向任何一方。不會偏向供養者,可喜的那方,也不會偏向惡行者,不可喜的那一方。
那時,三藐三佛陀為了要宣說正常,無任何異常,不貪愛執取諸世間法。因為世尊累積大智慧,所以才會有對諸眾生有如此的平等心,不論是有支助的還是沒有支助的。三藐三佛陀在這時說出最後一句:
Sukhadukkhe tulābhūto ... esā me upekkhāpāramī. 這句話的意思是:
“我是平等者。對樂與苦,有榮譽或無榮譽,是有同樣的心。一切都是平等,不管是可喜的或不可喜的。這就是我的捨波羅蜜。”
捨波羅蜜:就如註釋裡所說的,是平等者,不歡喜,不憤怒。如平秤那般的平等,不喜亦不怒。
三藐三佛陀宣說他對眾生,對世間法的平等心。這是不平凡的特徵,在這一世,佛陀成就了最終的捨波羅蜜。大菩薩生為“摩訶洛瑪罕薩” (mahālomahamsa) 的這一世。
在摩訶洛瑪罕薩的行為的註釋 (mahālomahamsa cariyā aṭṭhakathā) 裡,講述關於大菩薩的行為,如下文所述:
在這個行為裡,大菩薩成就圓滿了十波羅蜜,尤其是先圓滿了佈施波羅蜜。在自己的那一世裡,捐獻一切的財富,不顧慮任何一切,就算是誰會拿取自己身體去作任何事情,是為“佈施波羅蜜”。不作任何不適當的行為,任何惡行等,是為“持戒波羅蜜”。大菩薩培養累積關於身體不淨的堅定記憶,不貪愛執取諸欲,不向諸欲回頭,離開家中,是為“出離波羅蜜”。能夠聰明的建立 (善) 法,培養建立有助於瞭解真相的法;能夠辨別捨棄無利益的法,能夠如實的去思考法的特徵,是為“智慧波羅蜜”。能夠緩解欲尋等,能夠盡力的去隱忍苦,是為“精進波羅蜜”。隱忍, (極度) 忍辱,是為“忍耐波羅蜜”。言語真實,真心實意的戒絕,不違背自己所接受的持戒,是為“真實波羅蜜”。專心接受持戒,對有利益的法堅定不移,不動搖,是為“決意波羅蜜”。有慈心關愛諸眾生,不挑選對象,無限的慈愛,是為“慈波羅蜜”。至於大菩薩的“捨波羅蜜”就如上文所述。另外,在菩薩的行為裡,大菩薩建立培養捨波羅蜜,成就了最終的圓滿,因此,就呈上宣說捨波羅蜜。
另外,這裡的行為宣說大菩薩的威力。例如,捨棄財富,捨棄大家族,為了要出家而離開家中。大菩薩雖然沒有出家 (即使不出家也可以如出家般的生活) ,大菩薩的不出家是不要以出家的身份,護得他人的貢品,因為嫌棄諸財富貢品和他人的敬意,以堅決之心去維護出離的恩德,樂在以心意出家。
即使不出家,那是因為嫌棄財富貢品,看到出家的身份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名利,財富,貢品。因此,大菩薩不進入出家的身份,而是以出家的心意行各種各樣的善法,他人會誠心誠意的尊敬那個善的行為,即便沒有出家。
不貪圖,喜愛平靜。不顧慮自己的身體,不顧慮自己的生命,因為目標是平等心。以極端的行為去淨化不善的汙染,成就最終消磨不善的汙染的行為。隱忍他人對自己作出卑劣的行為,專注消磨於不善的汙染,淨化不利瞭解法的真相的諸不善,讓不益的法逐漸的減少。對諸眾生都是平等,無異常的。平等對待有支助的人或沒有支助的人,猶如已根除不善的汙染者。不執取諸世間法,成就了最終的捨波羅蜜, (佛陀波羅蜜) 是諸波羅蜜之巅。
成就了最終的捨波羅蜜,引領開悟成為佛陀,佛陀波羅蜜是諸波羅蜜之巔。
波羅蜜的培養是不可缺少任何一個波羅蜜,必須俱全十波羅蜜。真心誠意要消磨不善的汙染,那就是真實波羅蜜。能夠以慈愛的心去思考他人的過錯。除了真實波羅蜜之外,還有決意波羅蜜堅定不移,不動搖;某些時候即使是有真誠的心,但卻還動搖著,就必須要有決意波羅蜜,就是必須要有真心實意堅定不移的心去消磨不善的汙染。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有忍耐波羅蜜,就是能夠忍耐,隱忍住以及必須要有捨波羅蜜,是非常難隱忍才能夠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因此,每一個波羅蜜都必須真心實意的去培養,才能體證四聖諦,瞭解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