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34  认识《佛经》
说到佛教,叫人想起的包括了僧侣、唸经、佛寺、宗教仪式,以及所有与供奉祭拜有关的物品等等,但是正确的说法是:佛教就是佛的教言,以上所说的各项,可说是佛的教言所产生的衍生物。

佛陀在证得生命的真谛后,把所觉悟的宇宙真理示诸世人,这些引导衆生走上离苦得乐正道的教言,就保存在佛经中,因此如果没有研习经典,就不知道甚麽是所谓的正道,也就没有修行的正确指南,盲目无知的修行,所证得的结果也是无知。

因此佛经的教导还存在,就是佛教的还存在,反之,如果佛经的教义已经消失,那麽,即使还保留着佛寺、僧侣、宗教仪式等等,也不能代表了佛教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没有雄伟壮观的佛寺与宗教仪式等,但只要佛的教义还在人的心里,佛教也依然存在世间。

佛祖在涅槃之前,留下了以法为师的遗言,因此,佛法就成了佛陀的代表,佛光法雨,两千多年来广沐衆生、指引衆生脱离苦海。

佛经是佛陀教言的记载,息达塔王子在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嵗证道成佛,八十嵗涅槃,佛说法四十五年,八万四千个法门分别记载在经典、戒律与论藏等三大部经典中。经典记载的是佛在世时,和当时印度自国王到贱民的对话记录,以及种种的宗教故事等;戒律是对出家人的约束条例,论藏纯粹是佛教的精辟佛理,属于熏陶智慧的学术理论,也即是息达塔王子经过无数世的修行,终于由俗人,最后达到的正等正觉境界,所实践的成佛的智慧结晶。

因此作爲一个佛教徒,必须研读佛的教言,由理论到实践,认识因果的真谛。假如不知道佛的教导是甚麽,那和异教徒也没有甚麽不同。佛在世的时候,弟子们就已经把佛的教言分类,爲了方便记牢,便以集体诵唸的方式,时时温习。

 

首次结集

对于佛的教言的首次结集,是在佛祖涅槃之后的三个月举行。佛涅槃后七天,佛的大弟子大迦叶长老带领了弟子们,匆匆赶回来主持佛祖的毗荼火葬礼。

弟子们中,很多对佛的涅槃痛哭失声,但是其中有一位出家不久的僧人,名字叫做囌帕塔的说道:“诸位爲甚麽要哭呢?佛陀涅槃了也好,因爲佛陀在世,对我们诸多束缚限制,这样不可以,那样也不可以,大家都不方便,现在佛陀涅槃了,我们也可以不必遵守这些戒律,大家都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了。”

大迦叶长老想到,佛祖刚涅槃,就有人打算破坏戒律,爲了巩固佛的教言,于是和其他的长老,经过三个月的筹备,于王舍城,在阿差萨度王的主持下,举行了在佛教史上对佛的教言的最重要的、经过七个月的时间进行规划归类,才完成的首次结集。

有资格参加首次结集的为得到阿罗汉圣果的五百位尊者,在会议上,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逐字逐句重复佛的教言,于参加结集大会的五百罗汉全都认同后,全体僧侣齐声反复诵唸,使到能够统一的记牢,以及作爲日后传颂的典范。同时,佛的弟子们,一致通过对佛所留下来的教言,以此次结集为凖,不再添增,也不删减。

对于佛的教言的结集,划分爲佛法和戒律两部分。关于佛法的部分,由最接近佛陀的号称记忆第一的阿喃尊者主持,戒律的部分,由被佛祖称赞为纪律第一的邬巴俐尊者主持,内容则全属于对出家人口、身、意必须遵行的束缚戒律。

经过七个月的反复对证,才完成结集的工作,佛法中包涵了佛所有的教言理论、针对各种事物的真相,对衆生慈悲的指导等。

戒律的内容范围比较狭窄,共二万一千法门,佛法在后来因爲内容的不同,又分爲两部分,一部分是记载佛在世时,和当时印度自国王到贱民的对话记录,以及种种的宗教故事等,有人物、有对话,被称爲佛经,也有二万一千法门。

另一部分共四万二千法门,没有人物,没有故事,纯粹是讲解衆生与宇宙的真相,包含了色法和心(名)法,譬如说到五蕴,就直接解释何谓五蕴,以及五蕴之间的关系;说到十二缘起法,就直接深入的解释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的前因后果规律,对所谓苦、集、灭、道四圣谛、以及八正道等等法门,又有抽丝剥茧的详细解释等等,是属于熏陶智慧的精辟深奥的学术理论,被称爲论经。

 

佛法怎样流传到今天

首次的佛法结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次结集,因爲当时能够汇集多少佛的教言,日后将不再增加或删减。佛教徒有责任把所有的教言正确不漏的诵唸流传,保持佛的教言的完整。

虽然佛经在后来也还有过数次的结集,但是都仅仅是对首次结集的基础上加以巩固,不使出现偏差。此外,佛法在流传中,也被后来研习者依照自己的体会,增添了新的理论或解释,重新结集的目的,就是以首次完成的佛法结集,作爲后来佛学教义的凖尺,去僞存真以保护原始佛法的纯洁完整,而参加结集的高僧,都不得在进行结集的过程中,于经典内加入个人的意见,但假如有必要加入原来佛的教言以外的文字,都必须另外加以注明。

这种在口头上传颂的佛经,一直维持到佛涅槃后的约四百六十年。集体诵唸佛经的好处是,当十人、二十人、五十人、一百人齐声唸经,大家的发音必须一致,不会少掉一个音,也不会多出一个音,如果发生走音,可能会使集体诵经无法继续。佛经的重要性在于佛经是佛的教言,如果佛经被歪曲,意味佛教的教义也被歪曲。

佛法的流传到今天,分成两个阶段,初期是在口头上传颂,始自佛涅槃后的约四百六十年后的第四次结集时,长老们认爲爲了更好的保存佛法,决定把佛经记载在贝叶上。

用文字记载佛经,优点是使佛法更好的保存,缺点是在抄录的过程中,容易出差错,尤其如果负责抄录的人,对佛陀的教义不了解,所产生的错误会更加的离谱。因此,爲了避免更多错误的发生,一些奉行南传佛教的国家,都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经过严格对证检查的中央佛法经典,作爲研习佛经者的典范。

在佛的教示由口诵,进化到以文字记载的时期,佛教已经流传到成爲一些国家的国教,而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都以自己的文字,各自建立了一套巴利音的佛经。有一点必须提到的是,尽管文字记载的佛经,流传到现在,已经超过千年,但是由于所有佛教国家对佛经的严谨和爱护,因此如果把各个佛教国家的巴利语佛经拿来对照,可以发现发音的差别是相当的微小,充分的表达了佛经的准确性。

在届满佛历二千五百年,所有奉行上座部佛教的国家,除了在本国举行盛典庆祝外,在佛历二四九七年到二四九九年(公元1954-1956),还集合各个南传佛教国家的经典,在缅甸举行首次的国际佛教经典大结集,整理出为所有佛教国家都接受的准确完整的巴利音经典,并且增加了以罗马文发音的佛经,方便各国的佛教徒诵读。

四十五本经典,依照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是戒律(Vinayapitaka)八本,纯为约束出家人的修行与行爲的戒律典范。经典(Sutantapitaka)二十五本,内容记载佛在世时在不同场合的说法与对话,以及各种佛教典故等。

另一部分为论藏(Abhidhammapitaka),纯粹是佛教的精髓学术讲义,也可说是佛教的精华所在,论藏共有十二本经典。

佛的说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分爲戒律二万一千个法门,经典二万一千个法门,以及最深奥的论藏占了四万二千个法门。

因爲佛法的深奥难以理解,爲了帮助研习的了解,因此就出现了历代的高僧,对佛的教言的讲解,也另外编印成册,成爲‘佛经释义’,但是在后来,又出现了对佛经释义的讲解,称作‘注疏’。

佛法流传到今天的二千五百多年,出现了很多对佛法错误的解释,有的人没有认真研习佛学,甚至把一些外道的杂论邪说,误认是真正的佛法。但是只要认真的把不同讲解的理论,拿去和巴利文的原来佛经比较,就能够分辨真僞是非。

研习佛经,可以从较易了解的佛经释义开始,在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之后,就一定要研读巴利文经典,因为其所表达的深邃精辟真理,超过时空的意境,有时不是一般肤浅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达得出来的;尤其是在各种披着宗教外衣,其实是邪说怪论充斥的今天,很多佛教徒甚至不知道佛祖对我们的教导是甚麽。研读原文的经典,只有以有耐心、有毅力、锲而不舍的研究,才能确保自己是走在正途上。

佛教在流传进入泰国后,成爲泰国的国教,爲了保护佛经的纯洁完整,也经过了多次的检查结集,诸如在自兰那王朝和一世皇的时代等,一直到今天,泰国还有保留着古老的贝叶经典。

在公元一八八八年的节基五世皇时代,首次把佛经用泰文印刷成册,最初共三十九本,在公元一九二五年的节基七世皇时代,才重新印刷成四十五本完整的经典,一直沿用到今天。

泰国的佛教经典,也被所有信奉南传佛教的国家所一致认同,可以说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原始佛教经典。至于佛教的其他支派,是后来才产生的,虽然还保留着佛教的净化人心教义,但对佛法的一些解释,已经不同于原来的巴利经典内容。

 

总结

根据以上所述,佛经的重要性,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佛经汇集了佛祖的教示,佛祖把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门,公开示诸世人,指导世人依法实践,如法修持精进,最终都可证得正果。
  2. 佛经是代表佛陀对佛教徒的言行道德的熏陶指南,接近佛经、了解佛经,就等于接近佛。
  3. 佛经是所有与佛学有关的经典、刊物、宗教活动的根源,后来的佛学研究者,所作的有关见解与学说,必须建立在符合原来佛经教义的基础上。
  4. 在对佛法的教义出现不同的解释时,巴利语经典将是最高、与最后的辨别是非的判断依据。
  5. 所有的佛教学说,必须符合佛法与戒律,即使是佛经中,也不容许有互相矛盾的内容,假如出现令人怀疑的言论,必须对照检讨佛经里面的广泛教义。
  6. 一些宗教的习俗活动或仪式,是正确或错误,也必须以佛经中的佛法或戒律为判断的准则。
因此,佛教徒信仰佛教就必须研习与实践佛陀的教导,等于维护佛教在世间的延续,因爲只要还有人研习佛法,以及在生活中实践佛教的精神,佛教就还存在世间;但是假如没有人研习佛经,即使有宗教仪式,也失去了佛教的意义,最终佛教将会是名存实亡。 尽管佛经中贯彻了佛陀净化人心,指引衆生离苦得乐,以至最终达到最高的无上正等正觉境界的法门,但是佛的教言,除了宗教角度的重要性外,佛经还有其他方面的崇高价值,诸如:
  1. 记载了古代印度各国的风俗信仰、文化传统、天文地理、阶层权限、人际社会关系等等历史资料。
  2. 佛经中的内容,包罗万象,范围涵盖到各种专门的学术,诸如心理学、法律学、统治管理学、社会经济学、处世哲学……等等。
  3. 对于泰国人来说,研读佛经,有利增加对泰文的了解,因爲经典中的很多名词,都被引用在目前通用的泰文中。但是,到了今天,运用在泰文中的一些巴利文名词,其意义已经不同于在经典中原来的意思。
因此,研习佛经的重要性,不单是研究佛教,还可获得历史、地理、社会、心理学、政治管理、教育、宗教……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但是令人奇怪与吃惊的是,现在的人反而不知道甚麽是佛法,而且也不重视戒律,甚至有的人认爲,佛法要怎麽说都可以,很多人也分辨不清,甚麽是佛教的教义,甚麽是个别人的见解。因此,要知道佛陀的教导,只有在佛经中,才能找到答案,也真正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尽管每个人都有宗教自由信仰的权利,对于佛陀的教示,相信或不相信,各人有各人的自由,但是爲了公平起见,在对佛陀的教义表示不同意之前,是不是应该对佛的教义先研究了解一番,然后才作出不相信的判论?

实际上,佛祖留下来给我们的教义,都是有根有据的绝无虚假,信徒可以从修行中自己体会到、自己印证到。任何人如果说他不必研究佛经,就能够自己修行的话,他的修行,又怎能称爲佛教的修行?只能说他是按照他自己的见解所做出的行动,而种下错误的因,又怎能结出正确的果?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两种人,第一种人把自己的见解,认作是佛教的精神,认爲不必研读佛法,也能够知道佛法是甚麽;第二种人认爲,即使不必研习佛经佛法,仅依照自己的方式修炼,也可以到达涅槃彼岸。相信这两种见解的人越多,对佛教造成的损害,也就越大。

作爲一个佛教徒,我们有责任对周围有形和无形的对佛教的伤害提高警惕,与传达对佛陀的教示的正确知识,维护佛陀教言的纯洁。

因爲假如佛经还存在,我们还可以从佛经中认识到佛教的正确教义,以及从佛教的正确教义中,反省到自无始以来,就潜伏在自己灵魂深处的愚昧无明,领受到灵光一现、与震撼灵魂的宁净法喜,感受到佛陀浩瀚无边际的大慈爱、大净洁,与大般若的佛德。

取材自泰国佛教大学校长帕坦玛比洛大师所著作的 《佛教徒所应该认识的---佛经》。

Date 21 Jun 2012

article-cn/topi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