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554  忍耐波罗蜜 6

忍耐波罗蜜 (khanti pāramī) :有接受,是为“特相”。忍受住有欲望想要之物或不想要之物,是为味“作用”。容忍或者是不反对,是为“现起”。如实的看见了解真相,是为“近因”。

“忍耐波罗蜜”,忍耐有很宽广的意义。因为忍耐不仅是对不愉快的感受忍耐而已,即使是愉悦的感受也必须要忍耐。我们应该对想要的对象有耐心,不去贪爱执取所出现的色尘、声音、和其他感官对象。

忍耐波罗蜜是善法,是美的法,必须是与美的心一起生起。忍耐波罗蜜不会与不善法生起,不会与贪根心生起。这里的忍耐指的是对不善法忍耐。人们可以为了想要得到什么而以不善的方式忍耐,不管多晚了也可以忍,是为了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刻并不是善的忍耐。但是倘若三更半夜还没睡,是为了培养善,就是为了培养善而忍耐,这样的忍耐还可以持续吗? 倘若可以,那就是忍耐波罗蜜。当天气热或冷的时候也能够去忍耐,这里的忍耐并不是要对天气热或冷而瞋恨的忍耐,而是对天气的热或冷不抱怨,不对天气的热或冷而烦躁。这时我们该去觉知那一刻心的特征是善的心还是不善的心,喜欢还是不喜欢。至于喜欢或不喜欢,这两者都是不善法,因为,倘若是喜欢就是贪,倘若是不喜欢的话就是瞋,两者都不可能是波罗蜜。因此,忍耐波罗蜜的忍耐就是对那一刻生起的法有着平静伴随的忍耐。

色尘正在出现,眼识也正在看见出现的对象。色尘不是动物,不是人,不是我。倘若没有耐心去学习觉知这一刻正在出现的法的特征,又怎么会抵达彼岸涅槃呢。缺乏忍耐者是不可能会抵达彼岸的,不可能体证涅槃,不可能体证四圣谛。因此,此十波罗蜜是我们的探测器,让我们能够去培养建立波罗蜜,真正的看到波罗蜜的利益,慢慢的建立起来,由弱变强。

能够了解法者,必须有耐心去思量、思考、比较。这都是为了能够正确的了解,不会往错误的道路而行。倘若没有智慧正确的了解,就不会有因缘条件让正念生起去觉知到出现的法。

Khanti意思是忍耐。对所生起的不善法,贪爱,瞋恨而忍耐,要不然是不可能烧掉不善的污染。倘若正念觉知到法生起,忍耐波罗蜜就会慢慢的更加细致坚定。在一天之中,有非常多的不善法生起,因此必须要有耐心的去忍耐。在日常生活中的忍耐,例如,忍住,扛住,憋住。“极端的隐忍”,adhivasana khanti,意味着忍受、接受、隐忍,不管是在任何的情况,环境,住所以及每一刻生起的法都能够去忍耐。例如,天气的变化,有时冷,有时热,倘若那一刻正念觉知没有生起,就只是随口说一句,哇~好热啊…,即便如此也就是不善的心了。因此,倘若正念觉知生起,就会意识到那一刻的语言行为是缺乏了忍耐。又或者是会更有耐心的对环境或情况而忍耐。

忍耐波罗蜜 (khanti pāramī) 就是当正念生起去觉知法的特征那一刻。倘若知道是不善法就是不善法,不能把不善法变成善法。这样如实的知道,就会更加忍耐,更加有耐心。曾经爱唠叨的就不唠叨了,或者是曾经的不耐烦就会知道那个不耐烦是没有任何的利益。又或者是当不满意生起的时候,就会如实的去知道那一刻的不满意是不善。这样生起的正念去觉知到法的人,是可以慢慢的,逐渐的累积忍耐波罗蜜。

忍耐波罗蜜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建立更多的忍耐。除了对环境或住所的忍耐,还要对人、对各种各样的性格而忍耐。有些人作事作很快,他也应该对作事慢的人容忍;或者遇到脾气性格不好的人也应该对他的不是包容、忍耐、不去唠叨批评。正念会觉知到是不该去批评、责备,而是以慈善的心在合适的时机去教导,协助。因此,在每一天里,应该培养建立忍耐波罗蜜,让忍耐波罗蜜慢慢的增长。

对国际礼仪来说必须要有忍耐。例如,旅行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座位、酒店、航班、时间等。不唠叨,不责备,不抱怨,反而去体谅,主动帮忙他人,那一刻的态度人人都欢喜赞叹。不善法不是忍耐波罗蜜,不管是贪爱,瞋恨,它们都不是善的忍耐,只有美的心所才能够是忍耐。

当我们看到某个人的好,某个人的善时,不论是身、口、或意,就能知道那个人肯定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对任何的情况都会忍耐。因为那个人的美心所已经发展了,没有动物,没有人,没有我。当善心生起的那一刻就只是美心所发展的特征,但倘若那一刻缺乏忍耐,那一刻就是不善心。即使是不说无益之事,对这件事也该仔细的思考是有益还是无益。倘若是无益的话,在那一刻就应该有忍耐的心,忍住不说出去,因为说出去的话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这一切都是在于正念觉知,应该去观察觉知有没有发展,有没有开始培养建立起来了。

小部经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杂经 (Pakiņņaka katha) 如下文所述:

此外,忍耐是不侵犯好人的武器,因能彻底击退与美德为敌的愤怒;如能征服他人的首饰;如出离家中的正勤之力;如能熄灭愤怒之火的河水;如能指出正确方向的指南针;如能阻止“毒”,就是恶人之词的仙药;住在小心谨慎之中,是智者的平常;如同大海,因为很深奥;是能限制仇恨大海的彼岸;是能关闭恶趣四恶道的门;是能走上天界,走上梵天界的梯子;是诸高贵品质的地基;是身、口、意至上的纯净。因此,就应该如此的如理作意。

此外,忍耐是不侵犯好人的武器:意思就是,忍耐是能够破坏不善法的武器。当忍耐生起时,不会有任何的不平静或心烦意乱,因为忍耐是不会侵犯好人的武器。因为有条件生起时,能彻底击退与美德为敌的愤怒,在那一刻倘若能够忍耐的话,瞋恨就不会生起,甚至是一点点不好的语气也不会生起。

如能征服他人的首饰:不论身上有多么漂亮的首饰装扮,倘若有不好的言语行为,就会很丑很难看。不愤怒或忍耐是能征服他人的首饰,不必有任何的首饰装扮,都胜过满身装扮精致的首饰。但倘若没有忍耐这个首饰,就不会有善的言语行为,也就是最漂亮的首饰。

如出离家中的正勤之力:以出离家中的力量达到平静。清静者并不会与任何人发生冲突。因此,对不善法的平静,是出离家中的正勤之力。

如能熄灭愤怒之火的河水:要生气的时候能够忍住,有忍耐波罗蜜就不会生气,那一刻忍耐波罗蜜会累积。慢慢的累积,逐渐的加强,直到成为习性,对任何的不善法也会更容易,更轻松的去忍耐。

如能指出正确方向的指南针。

如能阻止“毒”,就是恶人之词的仙药:生气的时候会容易说出伤人的言语。在说出不好的言语时,是谁的不好? 就是自己。那一刻是恶法,不善的法,谁说出恶语就是恶人。因此,忍耐就是仙药,能阻止毒就是阻止恶人之词,不善的伤害言语。

住在小心谨慎之中,是智者的平常:诸位都是想要有智慧,但是要能够有智慧是必须要有极大的忍耐。例如,要有耐心,有很强大的忍耐去聆听佛法。详细仔细的反复思考法的深奥,以及思考佛法真正的利益。直到真的看见法的利益,就会随法而行,不仅只是听而已。这是有智慧者的常态,是智者的平常。倘若真的想要有智慧的话就必须开始培养忍耐,成为忍耐者,有忍耐波罗蜜。

如同大海,因为很深奥:忍耐是真的非常深奥,因为不善法的生起胜过善法的生起。倘若正念生起去觉知到不善法的那一刻,接下来就会忍耐的对待那一刻不善的法,不管是贪爱,瞋恨,嫉妒,吝啬,或傲慢。在那一刻就会真的看到忍耐的深奥。如果是无明的话,就不可能培养建立忍耐波罗蜜。因此,忍耐波罗蜜以及正念觉知是非常的细致深奥。正念觉知的培养累积,能够对任何的不善法忍耐。

是能限制仇恨大海的彼岸。

是为关闭恶趣四恶道的门:人人都怕恶趣。倘若不想出生在恶趣,就必须忍耐的去面对不善法,忍耐避免不善的法,因为忍耐就是关闭恶趣的门。

是能走上天界,走上梵天界的梯子。

是诸高贵品质的地基。

是身、口、意至上的纯净,因此,就应该如此的如理作意:不管在任何的情况,忍耐是否会增加? 倘若时常练习忍耐,时常培养忍耐,善心所也会自然的,慢慢随着忍耐增上加深。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加能够忍耐,那是因为累积培养的忍耐。

此外,诸众生会在今世烦恼,是因为没有“忍耐的财富” (khanti-sampatti) ,以及会在未来世烦恼那是因为造作不善的法,这就是烦恼之因。倘若他人的苦的损害,在他有生的那一世所产生了那些苦,以及那个业的种子,就是那个所生起的苦是我自己所造下的。这就是欠苦的债,这就是欠债的根源。当没有任何人来损害时,我的忍耐之力又如何能生起呢。

应该透过反思进一步增强耐心:“那些缺乏耐心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受苦受难,并致力于采取导致将来受苦难的行动。”并且:“虽然此苦生起是由于他人的错误行为,我的这个身体就是承受这个痛苦的领域,而且作为其种子的行动,那是我自己播下的。”并且:“这个痛苦将使我摆脱该业的债务。”并且:“如果没有作恶的人,我如何能够达到忍辱的圆满呢?” ”

倘若有任何人来伤害你、损害你、让你烦恼的话,与其愤怒,不如去了解,如实的去知道,这是在累积忍耐波罗蜜,让忍耐波罗蜜更加完美。

倘若现在,此人损害我,但此人曾经对我有过帮助之恩。那个损害者也是有恩者,因为那个损害是激发忍耐生起之因。诸众生就如我儿,谁会生气自己孩子所犯的错呢。

“虽然他现在是个罪人,但从前他却是我的恩人。” ;

“作恶者也是恩人,因为他是发展耐心的基础。 ”;

“一切众生,皆如我子,谁为他自己孩子的罪业而生瞋恚?”

倘若,让您生气的人是您的孩子的话,您真的舍得怨恨他吗? 如果能用这样的想法去思考,就会看到事实。

我儿以恶魔性就是以愤怒向我犯下的罪,我应该去感化他所执取愤怒的那个恶性。那个苦带给我的任何损害,那个能损害我的苦的来源就是我自己。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损害我,那些所损害我的法在那一刻全都灭了。如今,还要生气谁,为何要愤怒。因为诸法无我,有谁对谁犯错呢。如此思考,就该去培养Khantisampadā,意思就是去培养,去增强忍耐的力量。

不管是谁伤害,带来很多的麻烦,那个人的所作所为在那一刻就立即灭去了,我们就不该继续的去愤怒去生气,那些行为都已经结束了,灭了。在现在这一刻,已经不是刚才那一刻的行为了,不必再回头去想到已经过去了的行为,再继续纠缠去想的话,就会继续的愤怒下去。倘若是如理作意正确的去思考,就会发现,不管是任何人在何时何地犯下了那些损害他人的不善行为,那些不善的法也是在那一刻就已经立即灭去。

如果我们是个比没有聆听佛法或不了解佛法的人更了解佛法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生气那些无知者呢? 既然我们都知道或了解佛法了,去气他人是应该的吗。倘若在生气的那一刻能够思考到,此人所犯下的错误是因为此人是无知者,还要为无知者动怒生气是不该的。这样的思考会成为忍耐波罗蜜增长的因缘条件,以及不去记恨或原谅那个无知者。另外一段的讲述是:

当犯错者是个有恩的人,我们不该去生气那个有恩者。

当犯错者是个无恩的人,就应该更加特别的去怜悯那个无恩者。

我们都还有不善法,还有不善的污染,因此会生起瞋恨,不满意。但是我们该好好的去思考,所犯下错误的人,是有恩还是无恩。倘若是个对我们有恩的话,一点都不该去生气。倘若对我们是无恩的话,就更加特别的要同情他,可怜他。因为他不但没有恩反而还要犯下不善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怜了。因此,倘若生起的善心是有正念,有智慧伴随着生起,就会让忍耐慢慢的加强,逐渐的增长。

我的名利会因为愤怒而败坏。各种各样一切的敌人,例如,暗淡的肌肤,苦难的生活,等等,会是因愤怒而来临。

财物,荣誉地位,各种各样的名利,会因为愤怒而败坏损失。或者是当表现出不该、不妥的行为时,那时也因为是愤怒而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堪的行为,难看的脸色。因此,就会发现忍耐波罗蜜的益处,下文的讲述是:

另外,叫作愤怒是因为能够作出一切没有任何利益的事,使一切的利益崩塌,是很强大的敌人。但,当有了忍耐时,就没有任何敌人。

小尼迦耶 (khuddaka 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水牛王的行为 (Mahisarāja Cariyā) 最后一段的讲述:

有智慧者隐忍辱骂之词: 底层者辱骂之词,中层者辱骂之词,高层者辱骂之词 ...

倘若是个有智慧的人,是能够隐忍各种各样辱骂,一切的侮辱。不管对方是任何人,不管是任何级别的人都能够忍受。不管那人是高等级别的人,中等级别的人,或者是底等级别的人,都是同样的能够忍耐。因为对所有人的忍耐都会成为忍耐波罗蜜增长的因缘条件。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义释 (Aṭṭhakathā) 达摩天王的行为 (Dhammadevaputta Cariyā) 如下文所述:

“恶达摩天人”向“达摩天人”说道:铁斧头能够锤打银,银是无法锤打铁斧头。倘若今日恶达摩能杀掉了达摩,是为铁的我将会变成如黄金。

如是不善的法认为铁斧头能够锤打银,银无法去锤打铁斧头。恶达摩就误认为这是恶法胜过善法,就是恶达摩能够杀掉达摩。因此,有恶法的人认为恶法如铁,但却要展现出铁如黄金,这是要展现给人人看,恶法胜过善法,恶法比善法好。

当犯错的人被社会批评时,那时我们的心在想着什么呢。倘若想着齐心合力一起跟着社会去批评犯错者,火上浇油,有没有发现那一刻就如恶法是胜过善法,恶法是比善的法好。因为,跟着大家一起去批评那个犯错的人,火上浇油的那一刻是恶法,不是善的法。倘若是善的法,会有慈爱,会忍住,会忍耐。与其跟着社会一起去批评他人,让瞋恨或不善的法生起累积,不如耐心的慢慢的去了解法,去培养忍耐波罗蜜。

达摩天人向恶达摩天人说道:我能忍耐您的卑劣之词。

这就是善的法,诸位也该以此为榜样。

小尼迦耶 (Khuddh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杂经 (Pakinnaka Katha) 如下文所述:

此外,只有智者,才能忍受他人所为,所作,所带来的损伤,等等。痴者是不能忍受他人所为,所作,所带来的损伤;这是忍耐的敌人,增加对忍耐的伤害。但,对于有智者,也能坚强稳固的忍耐那些伤害,并能增加忍耐让忍耐圆满。

在这个生命中,您想成为哪一种人。例如,倘若是有智慧的人,他一定能够隐忍,忍耐他人所带来的伤害。但,倘若是缺乏智慧的那一类的人,会愈来愈加深能够伤害忍耐的敌人。另外一段的讲述:

只有智者,他不会去区分,这是我的爱人,这是一般的人,这是我的敌人。智者会聪明的去利益他人,去利益一切,无论是何时何地。

诸佛法都是有利益,倘若好好的思考,就会看到三藐三佛陀对众生的大恩大德,以大悲悯的心宣说佛法,就是反复的教导宣说真理,是为了让聆听者能够去思考,能够发现佛法的利益,能够看见什么是善的法。“只有智者,他不会去区分,这是我的爱人,这是一般的人,这是我的敌人”。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他不会选择看待,这是我的人或者去选哪一个团队,哪一方的人。“智者会聪明的去利益他人,去利益一切,无论是何时何地。” 这才叫作真正的聪明者,是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为他人的利益而忍耐。因为不忍耐是没有任何的用处,只会有害。

小尼迦耶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 Piṭaka) 义释 (Aṭṭhakathā) 阿吉帝菩萨的行为1 (Akitti Cariyā1) 如下文所述:

是的,“持戒”,诸古师叫作 “燃烧”或 “苦行”,巴利文叫作 Tapas,因为Tapas它能够燃烧因不善的污染而生起的犯戒。或者是出离波罗蜜以及精进波罗蜜的力量,诸古师也叫作 “燃烧”或 “苦行” (Tapas) 。因为Tapas它能够燃烧不善的污染,它能够燃烧欲爱和懒散。

另外,诸波罗蜜是菩萨在有生之年里极端的修习培养之法。实际上应该称为是“因为以忍耐波罗蜜的力量,因为以忍耐波罗蜜的谨慎守戒,而抵达最终的真相” (Khantipāramitānubhāvenā) 。正如三藐三佛陀所说的 “忍耐是极端的燃烧或忍耐是最高的苦行” (Khantī Paramam Tapo) 。

“别解脱教诫或教诫波罗提木叉偈” (Ovāda Pāṭimokkha) 里的第一段话说道:“忍耐是极端的燃烧或忍耐是最高的苦行”,那是因为倘若缺乏了隐忍,缺乏了忍耐,所有的波罗蜜也无法继续培养,走向体证真相的道路,更不可能一直的走到能够体证四圣谛。当研读佛经时,要很谨慎的,仔细的,反复的思考经文内容的意义。就会发现,三藐三佛陀在世的时期,那时正法的修习者,那时的人,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就如“界分别经” (Dhātuvibhanģasutta) 里的一个榜样例子。

中部有称中尼迦耶 (Majjhima Nikāya) 后分 (Uparipaņņaāsa) 界分别经673 (Dhātuvibhaģa Sutta 673) 如下文所述:

听闻,那时,三藐三佛陀行走向摩揭陀国,去了王舍城。然而,佛陀走向一名陶师住处,那位陶师名为“巴嘎瓦” (Baggava) ,向他说:

巴嘎瓦先生,倘若此事不造成您的负担,我将向您乞宿一夜。

巴嘎瓦先生说道:尊敬的先生,我根本没有什么顾虑和负担,只是其处已经有一名“出离家中者” (比丘) 住了。倘若那位 (比丘) 允许,敬请您自便吧。

在这里就会看到三藐三佛陀的忍耐,佛陀的行走是为了利益他人,就是去宣说佛法协助有慧眼能够体证四圣谛的人。不论路途多么艰辛遥远,都会坚定走向那个地方,就是摩揭陀国。去了一个村庄,走向一名陶师的住处,向陶师乞讨,留宿一夜,即使那个地方并不舒适,也没有去寻找更舒适的地方。

界分别经的义释里的讲述:

巴嘎瓦心想,通常出家者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性。某些出家者喜欢共处,某些出家者喜欢独处。倘若先来的那位出家者是喜欢独处的话,他就会说,瞧,长者,您不必进来,我已经在此处了。至于后来的那位出家者,倘若他是喜欢独处的话,他也许会向先来的出家者说,请您出去,我已经向屋主得到此处了。倘若是如此,我就是这两位出家者发生冲突的原因。因此,陶师才会向后来的出家者说道:“尊敬的先生,我根本没有什么顾虑和负担,只是其处已经有一名“出离家中者” (比丘) 住了。倘若那位 (比丘) 允许,敬请您自便吧”。

界分别经674 (Dhātuvibhaģa Sutta 674) 如下文所述:

那时,有一位公子,名为“补估沙地” (Pukkusāti) ,他离开家中成为出家者 (比丘) ,以坚定的信心奉献三藐三佛陀。这位补估沙地公子,已经先住进陶师的作坊了。

那时,三藐三佛陀走进陶师的作坊,走向补估沙地的住处,向补估沙地说道:比丘,倘若您方便,没有带给您心里负担,让您不方便的话,我要向您在此乞宿一夜。

补估沙地说道:长者,此作坊很宽敞,敬请长者自便,安心的休息吧。

这部界分别经里还讲述关于这位补估沙地公子,他是“塔克西拉” (Takkasilā) 的国王,他与摩竭陀国的国王“频毘娑罗或瓶沙王” (Bimbisāra) 有同样的岁数,在道德上结交,是非常好的朋友。虽然,他们俩未曾见过面,但他们俩彼此之间有非常坚固的友谊,通过两国商人的来往,瓶沙王收到补估沙地王送来最贵重无价的八块布。然后,瓶沙王把布分成了两份,一份有四块。献给三藐三佛陀四块,自己留在宫中四块。之后,瓶沙王想,倘若我要回礼,因为我是先收到贡品者,我要回的贡品应当是要更好的。我的好朋友送如此珍贵的布,我应该送什么回礼他好呢,难到我国没有更好的贡品了吗。不可能没有,因为国王是那么有福之人。然而回想起从前,当获得须陀洹果时,除了三宝之外,没有任何一物能带来欢喜。瓶沙王就有了要送”宝”为贡品的意愿给与补估沙地王。

宝通常分为两种,一是有心识的,一是没有心识的。没有心识之宝就是,金,银,等等。有心识之宝就是关乎于根 (眼根等) 。没有心识之宝就是首饰用品。所以,这两种宝,有心识之宝是为最珍贵。

另外,即使是心识之宝也有两种,一是畜生之宝,另一种是人类之宝。畜生之宝就是,马,象,等等。即使是生为宝,但它们是畜生,为人所用。因此,在这两种之间,人类是最珍贵之宝。

即使是人类之间也分为两种宝,一是女性之宝,一是男性之宝。在这两宝之间,即使国王皇家所出的千金女性之宝,也要服侍转轮王。因此,在这两宝之间,男性之宝是为最珍贵之宝。

即使是男性之宝也分为两种。一是在家之宝,一是出家之宝。即使是身为国王的在家之宝,国王也会很欢喜的,向刚出家一天的小和尚,双手合十,向他礼拜。因此,在这两宝之间,出家之宝是为最珍贵之宝。

即使是出家之宝也分为两种。一是修学 (sekkha) 之宝,一是甭修学 (asekkha) 之宝。在出家之宝中的这两种,即使是十万个的修学之宝,也比不上甭修学之宝的一分一豪。因此,在这两宝之间,只有甭修学之宝而已,才是最珍贵之宝。

修学,指的是还需要继续学习的圣人。第一果圣人称为 “须陀洹” (Sotāpanna) ,第二果圣人称为 “斯陀含” (Sakadāgāmī) ,第三果圣人称为 “阿那含” (Anāgāmī) 。 甭修学 (asekkha) ,指的是不必要有任何学习。任何善的培养都是为了要根除不善的污染。因为不善的污染已经完全彻底的被根除了,因此,甭修学指的是第四果圣人“阿罗汉” (Arahant) 。

即使是甭学之宝也分为两种。一是自悟之宝,一是追随之宝。在甭学之宝中的这两种,即使是十万个的甭学之宝,也比不上自悟之宝的一丝一毫。因此,在这两宝之间,只有自悟之宝,是最珍贵之宝。

即使是自悟之宝也分为两种。一是辟支之宝,“指的是辟支佛”,一是全知之宝,指的是三藐三佛陀。在自悟之宝中的这两种,即使是十万个辟支宝,也比不上自悟之宝的一丝一毫。因此,在这个轮回世间里,无论是天上地下,能及三藐三佛陀之宝的是没有。

那时的瓶沙王已经是第一果圣人“须陀洹”了。瓶沙王经过一番深思,心想,我要送给我朋友的宝,就是在这个世间上,任何东西都无法能及之宝。他就向两国之间来往的商人问道:在塔克西拉之国,有没有这三种宝: 一是佛宝,一是法宝,一是僧宝。这三宝有没有在您们所来之国出现。

商人说道:回国王的话,在那个地方,即使是他们的声音都没有听过,何来的看见呢,我的国王。

因此,瓶沙王就吩咐下去,用黄金打造出一片金片,长度四肘,宽度一拃长,和适当厚度,不薄不厚刚刚好。然后,瓶沙王大清早就起来洗漱,决意守护八戒,瓶沙王亲手把经文雕刻在金片上。雕刻,佛的恩德和修行十波罗蜜的培养;雕刻,法的恩德;雕刻,三十七道品中的各种特别的分类,四念住,八正道,等等;雕刻,僧的恩德;雕刻,小戒,中戒,大戒,等等;雕刻,安那般那念的细节,以及十六胜行。

接下来,瓶沙王的雕刻,说道:此教是三藐三佛陀所说的法,是带领众生脱离苦。倘若我的朋友,有可能的话,愿您出离家中出家吧。就此,瓶沙王把金片卷起来,用最华丽最柔细之布包装所雕刻完毕的经文,放入最坚硬的箱子。之后,把最坚硬的箱子放入金箱子里;然后,又把金箱子放入银箱子里;然后,又把银箱子放入琉璃箱子里;然后,又把琉璃箱子放入玛瑙箱子里;然后,又把玛瑙箱子放入红宝石箱子里;然后,又把红宝石箱子放入祖母绿里;然后,又把祖母绿箱子放入石英箱子里;然后,又把石英箱子放入象牙箱子里;然后,又把象牙箱子放入各种各样珠宝的箱子里;然后,又把各种各样珠宝的箱子放入竹子编织的箱子里;然后,又把竹子编织的箱子放入精致的盒子里;然后,又把精致的盒子放入纯金的盒子里;然后,又把纯金的盒子像上文所述那些箱子的材料,再重复一次的放入盒子,直到最后的材料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珠宝放入坚硬的木盒子。接着,又再重复用上文所述的材料,放入盒子,直到竹子编织的盒子。接着,又用布包起编织的盒子,盖印国王的印章,吩咐叮咛诸大臣,以最隆重之礼恭送此贡品。不论是大象,轿子,坐处,都是要以国王之尊来布置。用香料,花,等等,来引路。在贡品经过之路都要撒满着花瓣,各种各样的香料,以及各种各样最美的乐曲之音乐恭送贡品,至于瓶沙王我也是隆重的装扮,亲自恭送此贡品直到我国的边疆。之后瓶沙王把重要的话吩咐大臣,向大臣亲下口语,当你把此贡品献给补估沙地王时,跟他说,千万不要在诸嫔妃面前,或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此贡品。请您在您的城堡最高之处接受此贡品。

当瓶沙王向大臣吩咐完毕之后。心想,此时,三藐三佛陀居住在那边偏僻的方向。瓶沙王就朝向那个方向,双手合十,磕头跪拜,之后返回王宫。

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三宝。我们在轮回中每一世的相遇,某些世有可能会是朋友,某些世也有可能是敌人,又或许某些世也有可能是母亲,父亲,亲戚朋友,兄弟姊妹。但是,能够在某些世里成为在培养佛法之路上彼此支柱的朋友,和在培养智慧了解真相的道路上有缘分帮忙弘扬佛法,那一世就是在轮回里最珍贵的一世了。能够得遇真相的那一刻,是比任何一世所得到的不管是什么东西,身份,地位,都更珍贵。

补估沙地王那方,也是以同样最隆重之礼,迎接瓶沙王的贡品。从边疆到补估沙地王的王宫,一路都是布置得很精致。当贡品运行来到塔克西拉城区时,恰好是逢守八戒之日。在城门迎接贡品的大臣接到瓶沙王的贡品和口语,然后,把接下的口语去禀报补估沙地王。 当补估沙地王聆听朋友的口语之后,经过了一番深思,就吩咐下人好生接待与贡品同来的诸大臣。然后,补估沙地王亲手抬起供品走上城堡,然后,宣告大家“谁都不可以进来此地”。让侍卫好生看护门,然后,补估沙地王打开窗户,把贡品放在高处,就是国王的王床,而国王他本人身坐在低处,就是坐在地面上。把瓶沙王盖印国王的印章拆开,把包装的布拆开。循序的一层一层的拆开,看到木盒时,补估沙地王心想,叫作极大之宝,其余的宝并不会是极大之宝。该聆听之宝肯定已经在“中部之国” (majjhimadesa) 诞生了。

接下来,补估沙地王把最华丽最柔细的布揭开,他看到金片,然后,就把金片揭开。当他看到金片里所雕刻的字时,心想,这些字实在太美妙,字体整齐,有圆有方,大小均匀。心想,我要从头好好的读。如此的想,补估沙地王内心生起极为强大的欢喜,就一直这样的重复的用心观读金片里的调刻,反复的阅读关于诸佛的恩德。如来在此界诞生了 ... 。因此,补估沙地王的九万九千个毛孔立起,欢喜到不知不觉的站立或坐落。接下来,在补估沙地王的内心有极为强大的欢喜生起。心想,我有幸得听闻如此难得的教导,即使是在几万劫都无法遇到。倘若不是因为依靠我的朋友,就无法遇到如此难得的教导。如此的想,补估沙地王再次生起欢喜,无法再继续的观读下去。他就先坐下,让欢喜先逐渐平定。接下来才又继续的思考关于诸法的恩德。此法是三藐三佛陀所说的法 ... 。因此,补估沙地王对诸法的恩德而欢喜,又再生起极为强大的欢喜。接下来,补估沙地王又再坐下,让所生起的欢喜平静下来。再继续往下思考关于诸僧的恩德,诸僧是追随者,聆听佛法者,行善法者 ... 。因此,补估沙地王对僧的恩德同样的生起极为强大的欢喜。

接下来,补估沙地王观读安那般那念以及十六胜行。最终,成就了四禅,接下来又成就了五禅。补估沙地王花费时间,乐在禅中,除了贴身侍卫一人,谁都无法看见国王的颜面。因此,补估沙地王就这样的乐在禅中半月。

人民在城市中心里聚会,喧哗,大喊大叫,说道:自从国王接收了瓶沙王的贡品,就再也没有欢看人民,观看诸嫔妃,不看歌舞,不管理国家,不上朝商议政治国家。国王应该把朋友送来的贡品赠予他人吧。因为,通常诸国王会竭尽全力,用贡品讨好诱惑另一国的国王。之后,就会占据他国,夺取王位。大臣忧虑,我们的国王究竟在作什么呢。

当补估沙地王听见人民的喧哗叫声,用心思考,反省自己。自问,我要维护我的王位还是维持三藐三佛陀的教法。最终,补估沙地王的决定,是要维持三藐三佛陀的教法。把放在床头上的王剑,把剑拔出,割下头发。让贴身侍卫去市场上寻两块袈裟布和一个土钵。向三藐三佛陀祈愿,“何为世间的阿罗汉,我的剃度出家,就献与那些阿罗汉。” 接着,把一块袈裟披盖上身,另一块围住下身,拿起土钵,然后,走下城堡。

人民抬头仰望着城堡,看到的也只有宫女们站在三道门前看守。当补估沙地王走下城堡,不论是门前的宫女门,或是城堡底下的人民,都认不出此人是国王。他们认为是一位尊者向国王讲道说法走出来。

在这里您会发现补估沙地王的“忍耐” (khanti) ,他的忍耐是极端的忍耐,是抛弃王位,抛弃所有的荣华富贵,离开城堡,出离家中。除了袈裟和土钵,任何财产分文都没有。对自己曾经习惯的生活,吃穿用度,有极大的转变;直到能够遇到真相,体证四圣谛。倘若未曾有过“忍耐” 的累积的话,不可能像补估沙地王这样的抛弃王位,舍弃一切。

另外一段的讲述,如下文所述:

那时的 “贤子” (指的是补估沙地王) 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听闻,那时,我的“父亲” (指的是佛陀) ,舍弃一切,剃度出家,一人独行。我对父亲,惭愧,惭愧。听闻,当父亲剃度了,不用任何行器,不用鞋,不用伞。

贤子心想,我不能一人远行,所以到了某个地方,就跟随某队商人。当这位思虑周全的智者或这位贤子走在炎热的地面上,贤子的脚,满脚都是伤口,都是脓疱,就生起了痛苦的感受。

当那队商人露营歇息时,贤子也走进路边,坐在一棵树下,并没有要按摩脚底缓解脚的疼痛。贤子,坐在树下入禅定,阿那般那第五禅,压制路途的疼痛,疲惫,和辛劳。时间就这样的在禅定中而过。

当清晨来临,太阳升起时,整理身体之后,就再跟随那队商人。到了用早餐的时间,那队商人接下了贤子的托钵,放入能咀嚼的食物,能吃的食物。那些能吃的食物,有生米,暗淡的,如石头那般硬的,有些淡,有些咸。贤子思考住处,思考食物,然后享用能吃的食物,能咀嚼的食物,如仙品那般的享用。 (仙品指的是吃了就活命,不死) 。总共走了一百九十二“由旬” (yojanā) ,一由旬等于十六公里。即便是走到“祈园精舍” (Jetavana-vihāra) 大门的附近,也不向谁开口问一声,世尊在何处。

有人问:为何补估沙地王不问人呢。

答案是:因为这是对世尊的尊敬,以及因为是瓶沙王贡品的力量。因为,那时瓶沙王献给的贡品,就如三藐三佛陀诞生在王舍城,三藐三佛陀已经在世间诞生了。 (补估沙地王因这句话就知道世尊就在王舍城,因此,他就不问世尊在何处。) 即便是走到祈园精舍大门的附近,也不向谁问一声,世尊在何处。

贤子再继续走四十五由旬,直到黄昏,太阳下山时,抵达“王舍城” (Rājagaha) ,才开口问人,世尊住在何处。

当得知世尊住在“舍卫城” (Savatthī) 时,补估沙地贤子心想,我已经经过了舍卫城来到了王舍城,此时要返回王舍城不是时候。今天,我就先找个地方留宿,明天才返回王舍城去世尊的住处吧。接下来,就寻问住处。当诸出家者在夜晚时来到此地,诸出家者他们会住在哪里。后来得知,当诸出家者来到此地,就留宿在陶师的作坊。

接下来,贤子,就向巴嘎瓦陶师乞宿一夜。之后,为了留宿的利益,就进入巴嘎瓦先生的作坊,静静坐下。

这就是三藐三佛陀与“贤子” (指的就是过去曾经的补估沙地王) 他们俩人相遇的情景。

就在那一天,也就是补估沙地去乞宿的那一天,在破晓时,当天快要亮时,那时,三藐三佛陀观察世间,观见补估沙地王。心想,此补估沙地贤子,仅只看到他的好友送给他的经文贡品,就抛弃王位,剃度出离家中贡献与我。空脚行走一百九十二由旬抵达王舍城。倘若我不去渡他,不去见他,他就不会串通三果 (指的是不会开悟体证四圣谛获得第三果成为“阿那含”) ,贤子只剩下居住一夜的时间,将会无依无靠的离世。倘若我去见他,他就能串通三果。我用四阿僧祇十万劫的时间修行各种各样波罗蜜,就只是为了支助众生,利益众生而已。因此,我要去支助补估沙地贤子。

清晨,世尊整理好身体了之后,就与诸比丘去舍卫城里托钵,回到寺院之后,走进住处,歇一会儿,不与诸长者讲话,舍利弗长者,目犍连长者,等。世尊拿起钵和袈裟单独的离开,当行走时并没有使用任何神通力,没有从空中飞去,也没有缩短地面路途,只用空脚而行。三藐三佛陀心想,贤子对我的惭愧,不使用任何行器,象,马,轿子,鞋子,伞。因此,我也该同贤子一样,空脚行走。三藐三佛陀掩盖住了佛相,就是,八十细微之相,发亮一丈光芒之相,以及三十二相。用寻常比丘的身份而去,如明亮之月被云遮住那般而行。只需一下午的时间就行走了四十五由旬,直到黄昏,日落时,抵达陶师的住处 (那时,贤子已经先一步抵达陶师的住处) 。

三藐三佛陀,就以普通比丘这样的身份而去。没有以我是三藐三佛陀的身份来压制而行,走向陶师的住处,去利益贤子。

三藐三佛陀问道:比丘,倘若此事不是您的负担,我将向您在此作坊乞宿一夜。

补估沙地说道:长者,此作坊如此的宽敞,敬请长者自便,安心休息。

世尊是无上正等正觉者,抛弃如仙界的住处。把在作坊掉落的草捡起来铺成坐处,然后,再把袈裟铺盖。坐的姿势就如坐在祇园精舍那样的姿态,还散发出一股如仙界那般的香味。

倘若您有意愿想要培养忍耐波罗蜜,就不该忘记,不管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要忍住。不管是坐位,睡处,或者是什么样的环境都好,都是要忍耐。

大德是诞生在王家贵族,贤子也出生在王家贵族。大德俱全了神通,贤子也俱足了神通。大德也好,贤子也好,他们俩同样的抛弃一切,离宫出家。大德的肌肤漂亮如金,贤子的肌肤也一样,漂亮如金。大德也好,贤子也好,他们俩同样有最高的五禅,同样是王家之子,同样是国王,同样的成就神通力,同样的抛弃王位,同样有如金的肌肤。他们俩位同样的走进陶师的作坊。因此,陶师的作坊变的极度美丽和令人喜悦。

三藐三佛陀没有生起如此之心,我是世间最思虑周全的智者。只是一个下午,就走了四十五由旬,我该入睡休息一下,缓解我疲惫,这样的心片刻都没有生起。而是,静坐下,入禅定。贤子这方也是同样的,没有生起如此的片刻之心,我空脚行走了一百九十二由旬,我该睡觉缓解疲惫一下。而是,静坐下,观呼吸,进入阿那般那四禅。

问道:三藐三佛陀来此处,是为了要支助贤子。那,为何佛陀不宣说佛法呢。

说道:不 (即刻) 宣说,那是因为贤子行走的疲惫还没有恢复,劳累的状况之下是不能接受佛陀宣说的法。因此,先等贤子的疲惫平静恢复。

下一段话的讲述:

三藐三佛陀出禅定后,观看贤子的手的姿态,贤子的脚的姿态,贤子的头的姿态,平静没有任何的波动,坐姿如坚固的柱子,如金佛像那般稳定,没有任何的动摇。

贤子的姿态非常的令人敬佩。任何的姿势都令人敬佩,贤子俱足令人敬佩的四种姿势。是的,有令人不敬佩的三种姿势,比丘行走时,手脚大摇大摆,手脚甩来甩去,头也摇动不定;站着时,他的身体僵硬,粗鲁;睡着时,姿势也很难看。但是,当比丘们用餐后,打扫清理干净之后,垫好坐处,手脚洗干净,坐姿端正而入定,这是美丽的姿态,令人敬佩的四种姿势。贤子如此的坐姿入阿那般那第四禅,因此,此贤子俱足四种令人敬佩的姿势。

界分别经的第675-677 (Dhātuvibhaģa Sutta 675-677) 如下文所述:

那时,三藐三佛陀向补估沙地贤子问道:比丘,您为谁出家,您的出家是献予谁,谁是您的导师,您欢喜谁所教导之法。

补估沙地贤子说道:长者,那位大德是最高贵的释迦家族之子,离开最高贵的家族,剃度出家。就是那位三藐三佛陀,他的德性芬芳。三藐三佛陀是远离不善的污染,是自悟者,是正等正觉者。俱全智慧与知识,明了世间,如教师训练该训练的人,教导该教导的人。无谁能及,无比的教师。是诸天人,诸众生的导师。是觉悟者,是分析佛法者。因此,我为那位三藐三佛陀而出家,我的出家是献予世尊,世尊就是我的导师,我欢喜那位三藐三佛陀的教导之法。

三藐三佛陀问道:比丘,此时,那位三藐三佛陀在何处。

补估沙地贤子说道:长者,在北方,有一处叫作舍卫城。此时,那位三藐三佛陀正在那舍卫城。

三藐三佛陀问道:比丘,您曾见过那位三藐三佛陀吗,倘若您见到了他,您会认得他吗。

补估沙地贤子说道:长者,我未曾见过那位三藐三佛陀,即便是见了,我也认不出。

接下来,佛陀想着,这位贤子离开宫中,出家献予我。我该宣说佛法,为他展现佛法。接下来,三藐三佛陀就叫补估沙地贤子。

比丘,我要向您宣说佛法,展现佛法。您好好聆听,好好的专注,如理作意的聆听,我要说法了。

补估沙地贤子说道:好的,长者。

接下来的另一段话,是三藐三佛陀对补估沙地贤子宣说佛法。

界分别经的第678-693 (Dhātuvibhaģa Sutta 678-693) 如下文所述:

当三藐三佛陀对补估沙地贤子,循序的展现佛法。接下来,补估沙地贤子,就非常的肯定,明确的知道,我的导师,大德,如来,三藐三佛陀,来到此处了。之后,补估沙地贤子,起身,整理袈裟,把袈裟批盖上一边肩膀。然后,行跪拜之礼,把头靠在三藐三佛陀的脚背,向三藐三佛陀说道:

我的至尊,我已经冒犯您了,冒犯已经玷污了我。我这个愚昧无知,不聪明,笨蛋之人,自以为是的用长者之词来称呼您,用长者叫您三藐三佛陀。敬请三藐三佛陀接受我的罪过,冒犯了您。敬请您原谅,为了改过,小心谨慎,继续持戒,从此不再犯。

三藐三佛陀说道:比丘,好吧,冒犯之罪已经玷污了,那个愚昧无知者,不聪明,笨蛋之人。您自认为用长者之词来称呼我,但是,您看到此罪过,立刻马上改过。我接受您的改过,原谅您的罪过。比丘,当看到所犯的罪过是为罪过,马上改过,小心谨慎,继续持戒,再也不犯,叫作圣谛戒律的成长,繁荣,发展了。

补估沙地贤子问道:我的至尊,敬请您允许我能在您的教导之下,允许我出家成为您的弟子吧。

三藐三佛陀问道:比丘,您已经具有,钵以及袈裟了吗。

补估沙地贤子说道:我的至尊,还没有具有。

三藐三佛陀说道:比丘,诸如来是无法让还没有具有钵以及袈裟,为他正式的剃度出家成为如来的弟子。

接下来,补估沙地贤子,内心深处充满了欢喜,随喜三藐三佛陀所说之词。之后,行跪拜之礼,起身离开坐处,去寻找,钵和袈裟。突然间,一条母牛冲出,夺走了补估沙地贤子的性命。那时,补估沙地贤子正在寻找钵和袈裟。

接下来,有些比丘走向三藐三佛陀的住处,双手合十,跪拜佛陀,然后,坐在该坐的一旁。坐好之后,就向三藐三佛陀提问,如下文所述:

我至高的世尊:那位名叫补估沙地的贤子,世尊去利益那位贤子。世尊向他宣说很短的法,简介教导。那位贤子,去世之后,会往何处,来生又会是如何呢。

三藐三佛陀说道:诸比丘,补估沙地贤子是智者,已成就该成就的法,已体证该体证的法。瞧,诸比丘,补估沙地贤子已“化生” (opapātika) 为神在梵天界里;因为,他已断五下分“结” (samyojana) ,他将会在梵天界里入大涅槃,不再轮回。

当三藐三佛陀宣说法结束之后。诸比丘,随喜赞叹三藐三佛陀所说。

结束界分别经10 (Dhātuvibhaģa Sutta 10)

在界分别经的义释书里,如下文所述:

问: 为何能以神通力成就钵以及袈裟,没有出现来到补估沙地的生命中呢。

答: 若说补估沙地贤子的过去世未曾布施过,此话不符合,不能讲。因为此补估沙地贤子,已经行过非常多的布施,已经成就了禅定神通。因此,不该说补估沙地贤子的过去世未曾布施过。因为,以神通力成就钵与袈裟只会出现在最后一世的弟子,也就是在那一世能成就阿罗汉的弟子。至于,此补估沙地贤子,他还会再出生,还会有结生心再生起。因此,以神通力成就的钵与袈裟,没有在补估沙地贤子的生命中出现。

补估沙地贤子体证第三果成为阿那含,不是阿罗汉。另外,因为此补估沙地贤子,死时已到。

接下来,他出生在梵天界的净居天,只有成就五禅定的阿那含,才会出生在此处。

当补估沙地贤子将死,靠近要出生在梵天界的净居天之时,义释书里也有讲述到以下这句话:

如同大梵天神,梵天界净居天的阿那含,来到陶师作坊中坐下。

很快的,此身份就要改变。从补估沙地之身,成为梵天界净居天之神。

胜义灯 (Paramatthadīpanī) 小部又称小尼迦耶 (Khuddakanikaya) 法句经长老揭 (Theragatha) 如下文所述:

智慧波罗蜜是去支助实现其它的波罗蜜,例如,布施波罗蜜等。诸大菩萨,如稻米那般孕穗,杨花,成熟,循序的圆满佛陀的智慧。

智慧波罗蜜是去支助实现其它的波罗蜜,例如,布施波罗蜜等。辟支佛和诸阿罗汉也是如此。如稻米那般,并孕穗,杨花,成熟。循序的圆满辟支佛的智慧和圆满阿罗汉的智慧。

另外一段的讲述:

极端忍耐的去培养善,例如,布施等。为了辟支佛的智慧或“诸阿罗汉”弟子的智慧。叫作,“精进” (Viriya) 。

对那个瞋恨而忍。叫作,“忍耐” (Khanti) 。

布施。例如,接受持戒等。以及不说偏离真相的话,不说不真的话。叫作“真实” (Sacca) 。

坚定的意愿,稳固的,不动摇的,不波动的去成就利益,利益他人。叫作,“决意” (Adhitthana) 。

一心只为众生的利益,以对方的利益为基础,去布施,持戒,等。叫作,“慈” (Metta) 。

对一切事物,对一切众生所犯下的不是行为,以平等的心去看待。叫作,“舍” (Upekkha) 。

因此,当布施,持戒,智慧的培养,或是戒,定,慧,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波罗蜜,例如,精进波罗蜜,等,也已经建立了。就以这样的状态,叫作“成就”。

小部经 (Aṭṭhakathā Khuddakanikāya) 行藏 (Cariyāpiṭaka) 杂经 (Pakiņņakakathā) 里的内容提醒关于念想到忍耐,如下文所述:

此外,只有智慧者,才能够忍住不去损害他人,等。智慧微弱者不会忍耐,不会对他人带给自己的伤害而忍。这是更增加忍耐的敌人,而不是增加忍耐,让忍耐更坚定。但有智慧者,能更成就忍耐的圆满。

倘若是个有智慧的人,不管是谁作任何对您的伤害之事,那是更让您增加忍耐的坚定,忍耐更加圆满。但倘若这些伤害发生在智慧弱的人,对智慧弱者来说,是更增加忍耐的敌人,更损伤忍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三集 (Tikanipata) 精进努力经 (ātappa sutta) 里的一段话:

Adhivāsanāyāti,即是:为了阻止,阻止是为了要忍耐,就是为了能够忍住。

对每一种情境事物忍耐而经得起考验。能真知忍耐的耐力,就是能见证忍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五集 (Pabcakanipata) 无忍耐者经85 (Akkhama sutta85) 三藐三佛陀宣说:

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长老比丘,并不受欢迎、喜爱、敬仰、和赞誉;并不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们、比丘们尊敬。何为此五法,即是:《一》对色尘无忍耐。《二》对声音无忍耐。《三》对气味无忍耐。《四》对味道无忍耐。《五》对可碰触的无忍耐。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长老比丘,并不受欢迎、喜爱、敬仰、和赞誉;并不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们、比丘们尊敬。

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长老比丘,受欢迎、喜爱、敬仰、和赞誉;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们、比丘们尊敬。何为此五法,即是:《一》对色尘能忍耐。《二》对声音能忍耐。《三》对气味能忍耐。《四》对味道能忍耐。《五》对可碰触的能忍耐。诸比丘,具有此五法的长老比丘,受欢迎、喜爱、敬仰、和赞誉。受行善法行戒律的朋友们、比丘们尊敬。

三藐三佛陀所宣说的法不仅只是对诸比丘说而已,也是对培养建立智慧的诸众生诸佛教徒而说。让培养智慧者能够看见真相就是真相,法就是法。能够成为受他人欢迎、喜爱、敬仰、和赞誉,必须能够对色尘、声音、气味、味道、碰触而忍耐。

必须看到不能忍耐的危险。有些人并不会去反省、去思考忍耐。他们没有忍耐的累积,即使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也无法忍受他人的快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五集 (Pabcakanipata) 悭吝经 (Maccharinī Sutta) 如下文所述:

说:“悭吝住处” (āvāsamaccharinī) 。就是,无法忍受,看不得别人住在那个住处,那个地方。

说:“悭吝姓氏家族” (kulamaccharinī) 。就是,无法忍受,看不得别人去亲近那个姓氏家族。

说:“悭吝财富” (lābhamaccharinī) 。就是,无法忍受,看不得别人有财,生财,发财。

说:“悭吝美德” (vaņņamaccharinī) 。就是,无法忍受,看不得别人被众人欢呼赞叹他的美德。

说:“悭吝佛陀的教法” (dhammamaccharinī) 。就是,无法忍受,看不得别人获得佛陀的教法,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佛法。

这部经让我们看到什么是忍耐,必须要有觉知生起往善的方向念想才能够忍耐。应当知道,在三藏经典里所谈到关于忍耐的利益和不能忍耐的危险,还有什么叫作没有忍耐。

增支尼柯耶 (Ańguttara nikāya) 五集 (Pabcakanipata) 原始的不忍耐经251 (Paṭhama akkhantisutta 251) 里,三藐三佛陀说:

诸比丘,此为不忍耐的五种罪,何为五种罪。《一》不忍耐者不被爱,并会被大多数人讨厌,不喜欢。《二》会有很多的业障。《三》会有很多的罪过。《四》会迷失的死去。《五》当死了之后,并进入恶趣,恶的方向,坠入深渊,地狱。

瞧,诸比丘,这就是不忍耐的五种罪。

这就是关于不忍耐的真相,不忍耐者不被爱,并会被大多数人讨厌,不喜欢。并会有很多的业障,因为倘若在某种的情况下不能忍耐,缺乏忍耐的话,就会产生吵架,打架,侵犯,杀害。

当碰到了不愉悦的事情就会烦躁易怒。那一刻就证明了,就可以知道那是累劫累世所累积的习性,导致常常生起不满意,不开心。因此才会产生了很多的业障,犯下很多的罪过。因为这是自己所犯下的不善,所以谁都无法惩罚你,只有自己所犯下的不善来惩罚你自己。因此,当面临死亡时,会迷失的死去。当没有忍耐的那个时候,就会迷失,忘记,失去理智,不清醒而愤怒。倘若经常如此,就会导致即使是死亡即将来临,很靠近死亡心的那一刻,如果那个时候面对疼痛,或是想到不愉快的人事物,那一刻也不会忍耐。一旦没有 (善的) 忍耐,就一定会随着那一刻的不善法而去,因此会迷失的死去。当死了之后并进入恶趣,往恶的方向坠入深渊,地狱。这危险是比这一世的危险更为可怕的。

所以,该好好的开始磨练自己去培养耐心成为忍耐者。极端的忍辱,对环境,住处,任何的情况都是能忍耐。

忍耐,是一件非常细微的事。正在修习佛法的您也必须有非常大的忍耐,有非常大的耐心去聆听佛法,学习佛法,以及聪明的,如理作意的去思考,去了解所思考的法。不仅只是听而已,然后就以为了解了。实际上也许是错误的见解,又或许是误解了某些内容,因为佛法是非常的深奥。

因此聆听佛法必须有更大的耐心,就是能够正确的思考,直到能够看见益处以及能够更加努力的去培养善法,让善法逐渐的加强。但是,倘若只是一味地听,没有好好仔细用心的去思考,就会导致犯错,有不善的行为。

相应部 (Samyutta nikāya) 大品 (Maha vagga) 婆罗门经 第1482-1484 (Brāhmaņasutta1482-1484) 缘起舍卫城 (Savatthīnidanam) 三藐三佛陀在这部经里的提醒是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忍耐,什么是错误的忍耐。如下文所述:

三藐三佛陀说,比丘,婆罗门会宣称他们有能导向成功繁华的“行为或方式” (Udayagāmini) 来邀约你,说服你。请您过来吧,过来看,来吧,请您一大早的起床,然后,往日出的方向一直走下去,不管遇到,池塘,深渊,尖刺的树桩 ,屎坑,肮脏的泥坑。不论您掉进何处,就请您在那一处好好的等死吧。以这样的方式行为去作,当身体崩裂,死去,您一定进入天界。

在这部经里的义释说,行为或方式叫作 (Udayagāmini) ,指的是在自己的门派宗教之下所信仰的方式或行为去作,能达到成功繁华的结果。

这部经的教导是教导忍耐,但必须要看有没有利益。倘若没有智慧伴随,没有理由,没有利益的话,在增支部 (Aṅguttara Nikāya) 第十一法 (Ekadasakanipata) Dutiya ariyāvāsasutta ,第20 题里,有讲述这几句话: Paccekasaccā,就是在某个人,某个群里,某个门派里,某个宗教的婆罗门,误认为世界是永恒,误认为世界不是永恒,就只是执取认为自己门派或自己宗教的教导是真谛、是真的,等等。

三藐三佛陀在这部婆罗门经里继续的往下说法:

瞧,诸比丘。婆罗门们所定的方式或行为,那些定下的行为都是愚痴者所作的行为,都是迷失者所作的行为。并认为那样的行为会带来厌离,能放下欲爱的执取,能熄灭,能进入平静,能有大智,能开悟,能涅槃。至于佛法的规律里, Ariya vinaya:音译为“阿离耶 毗奈耶”。“ 阿离耶” Ariya的意思是圣者。“毗奈耶” vinaya的意思是能够离开邪道恶道的行为。在佛教里也有定义关于方式或行为叫作 Udyagāmini。所作的行为仅只是为了厌离,为了放下欲爱的执取,为了熄灭,为了进入平静,为了大智,为了开悟,为了涅槃。

那些婆罗门也宣称他们有能导向成功繁华的方式或行为,但是意义不同。用同样的文字,却是不同的道路。一是能够离开恶道邪道,一是离开善道正道。

三藐三佛陀宣说,诸比丘,叫作方式或行为 (Udyagāmini) ,仅只是为了厌离,为了涅槃。在“阿离耶毗奈耶” (Ariya vinaya) 里,诸聆听佛法者,诸佛教徒,诸圣者,具有对,佛,法,僧很坚定的信心。并具有诸圣者所喜爱的戒,不破的戒,完美的戒,等等。都是为此而定或专注,叫作Udyagāmini,方式或行为,仅只是为了厌离,为了放下欲爱的执取,为了熄灭,为了进入平静,为了大智,为了开悟,为了涅槃。

结束婆罗门经第二 (Brāhmaņasutta 2)

短短的一部经,却是关于现在这一刻的真相,这一刻正在出现的法。这就是为了放下欲爱执取的道路,为了熄灭的道路,为了进入平静道路,为了大智道路,为了开悟道路,为了涅槃的道路。

小尼迦耶 (Khuddakka Nikāya) 行藏 (Cariya Pitaka) 杂经 (Pakinnakakatha) 里的讲述,如下文所述:

忍耐波罗蜜被污染,那是因为认定有自己,认定有他人。

有些人的忍耐是局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有时候对有些人忍耐。或者是有时候也会比较,会拿自己去与他人比较,那一刻是不忍耐。因此,每一次的忍耐,忍耐就会慢慢的累积增长。同样的,当不忍耐生起的时候,必须知道那一刻就是忍耐波罗蜜被污染了,那是因为认定有自己,认定有他人。

同样的道理,错误的见解,抚摸欲爱,仪式仪轨等。是诸波罗蜜的污染。

“波罗提木叉” (Patimoka) 分为两种。《一》 (Ovāda Pātimokkha) :是三藐三佛陀所宣说的法或核心的教导。《二》 (Anā Patimokkha) :是关于比丘必须遵守的戒律。三藐三佛陀在“波罗提木叉经” (Patimoka sutta) 宣说忍耐波罗蜜的重要性,最重要最主要的有三首经诗。

第一首经诗

Khantī paramam tapo tītikkha:忍耐就是能够忍辱。

Nibbānam paramam vadanti buddhā:诸佛陀说涅槃是最殊胜之法。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伤害他人不叫作出家者。

Samaņo hoti param viheṭhayanto:侵犯他人不叫作比丘。

第二首经诗

Sabbapāpassa akaraņam:不作诸恶法。

Kusalassūpasàmpadā:只行诸善法。

Sacittapariyodapanam:净化自己的心。

Etam buddhānasāsanam:这是诸佛陀的教导。

第三首经诗

Anūpavādo anūpaghāto:不说坏话,不伤害。

Pāṭimokkhe ca samvaro:注意谨慎,遵守戒律。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m:懂得衡量食物。

Pantañca sayanāsanam:寂静的睡处与坐处。

Adhicitte ca āyogo:精进修行让心平静。

Etem buddhānasāsananti:这是诸佛陀的教导。

在长部 (Digha Nikāya) 大品 (Mahāvagga) 大本经 (Mahāpadāna Sutta) 义释里,如下文所述 (第一首经诗) :

Khantī paramam tapo tītikkha:忍耐就是能够忍辱。

一切的善能够增长,那是因为忍耐。一切的危险在心,行为,以及言语生起。那是因为不忍耐,就是没有忍住。“极端的忍辱”,就是对日常生活里的环境,住处,任何的情况都能忍耐,是为极大的忍耐。

Nibbānam paramam vadanti buddhā:诸佛陀说涅槃是最殊胜之法。

没有任何的法能及涅槃。因为其余的法是有因缘条件而起,生起立即灭去。行法的真相就是名法或色法,有因缘条件而生起灭去。所以,诸行蕴都是无意义。因此,三藐三佛陀宣说,涅槃是最殊胜之法,最终的法,意思就是最高。因为涅槃这个法,是能够熄灭根除不善的污染,不善法再也不会生起。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伤害他人不叫作出家者。

不管是谁或任何人都好,去伤害,去干扰,去侵犯他人,那是因为缺乏了“极端的忍辱” (Adhivasana khanti) 。所以,这样的人不叫作出家者。Parūpaghātī:就是损坏了戒。身为比丘,侵犯了其他任何一类的众生,叫作去伤害他人,让自己的戒律崩塌。这样的人不叫作出家者。称为出家,那是因为遵守戒。倘若哪一刻犯戒,让自己的戒崩塌,那一刻不叫作出家。

至于在家者,跟随持戒也能够消磨不善的污染。倘若您是个比较细心的人,能够仔细的反省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言语,是不是有伤害他人。即便不是谎言,也要想一想那个言语有没有伤害到他人。所以,必须真的很细心很谨慎。

此外,任何人去伤害他人,那是因为“没有极端的忍辱”。杀害其它的生命,即使是蚊虫蝼蚁,这样的人不叫作出家者。为何不叫作出家者,因为还不能舍弃污染。就如智者所说,因为能舍弃自己的污染,因此,才叫作出家者,这就是出家者的特相。

(第二首经诗)

Sabbapāpassa:诸恶法。

如果知道那是不善法,不论是多么渺小的不善法,倘若能够持戒就持戒,能够舍弃就应该舍弃。

Akaraņam:不让它生起。

Kusalassūpasàmpadā:只行诸善法。

Sacittapariyodapanam:净化自己的心。

能够让自己的心纯洁清净者,指的是阿罗汉果。因此出家者应该戒绝诸恶,舍弃一切的不善法,持戒,守戒,不犯戒。培养一切善法,以善法去建立诸“奢摩他” (samatha) 和诸“内观智慧” (vipassana) 。以阿罗汉果成就清净的心。

Etam buddhānasāsanam:这是诸佛陀的教导。

这就是诸佛陀的教导,诸佛陀的提醒。

(第三首经诗)

Anūpavādo anūpaghāto:不说坏话,不伤害。

“不说坏话”:指的是没有用言语去伤害他人。“不伤害”:指的是不用身体去伤害他人的身体。

Pāṭimokkhe ca samvaro:注意谨慎,遵守戒律。

最终,最高,最伟大的,就是最高之戒律。还有另外一个定义就是,保护 + 脱离 = 意思就是能够保护,离开恶道。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保护者+能够脱离 = 意思就是任何人持戒保护戒,所守护的戒并保护持戒者脱离险境,因此,这样的戒叫作“波罗提木叉” (Pāṭimokkha) 。任何人守护持戒,那个人脱离恶趣往向善界。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m:懂得衡量食物。

能够有能力去衡量自己能够接收多少食物,能够用多少食物,能够吃多少食物。

Pantañca sayanāsanam:寂静的睡处与坐处。

须知在这一首经里对四种要素的知足,只展现出两种要素而已。

(至于四种要素即是:衣、食、住、药)

Etem buddhānasāsananti:这是诸佛陀的教导。

不用言语去伤害他人,不用身体去伤害他人。遵守戒律,守护教诫“波罗提木叉” (Pātimokkha) 。懂得衡量接收,衡量食物。懂得享用寂静的睡处与坐处,那是因为成就了禅定。这是诸佛陀的教导。

忍耐这件事,大家都会想,倘若要拥有在经典里所读到、所听到的那样的忍耐,简直是太难了。因为忍耐是能够忍耐一切,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忍耐。当得知诸弟子的过去世的故事时,他们也是有贪爱,瞋恨,愚痴,也像大家一样有很多的不善法。但是,那时的诸弟子是有很高的智慧以及很看重忍耐的价值,看重诸善法。因此,那时的诸弟子就会很有耐心,忍辱的去培养一切善,直到能够圆满诸波罗蜜,体证四圣谛。所以,波罗蜜的结束就是圆满了诸波罗蜜。但要圆满波罗蜜之前,能够结束波罗蜜之前,必须一世又一世的坚持忍耐,继续不断的培养,叫作cira-kala-bhavana, 它的意思是说要用很长久的时间去培养。因此,必须要很长久的时间去培养建立智慧,是为了消灭不善的污染。当我们看见不善的污染愈多,就愈知道是要依靠非常长久的时间慢慢的培养累积善,才能够慢慢的去消磨不善的污染。继续不断地聆听佛法,继续不断地思考佛法和反省自己。因为所听所闻的佛法,是在培养累积智慧,同时也在慢慢的消磨一切不善的污染。

在这就能看到,忍耐的去培养、去建立诸波罗蜜,必定会达到圆满,成熟,就是在某一世里能够体证四圣谛。例如,三藐三佛陀的诸波罗蜜,达到圆满,成熟,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开悟,成为了三藐三佛陀。有信心的诸佛教徒怀着尊敬的心想去“四圣之地”: 佛陀诞生,开悟,弘法,入涅之地礼敬朝拜。这四圣之地是在轮回里最重要的圣地。当得去佛陀圣地礼敬朝拜时,就该如理作意的去思考法。

以下的讲述是关于诸弟子在过去世培养累积忍耐,是为了让我们思考,能够看到,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事,也必须要有忍耐。

第四册 (Catukkanipata) 迦叶愚钝本生故事2 (Kassapa mandiya) Jataka2) 里的讲述:

那时,三藐三佛陀住在衹园精舍向一位年迈的比丘 (Kassapa mandiya) 说法,所以才说起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在“舍卫城” (Sāvatthī) ,有一位公子看到诸欲的危险,所以就在三藐三佛陀的门派之下出家。不久之后,就成就了阿罗汉。过后,当他的母亲去世了,这位比丘就让他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出家,一起来住在“祇园精舍” (Jetavana) 里。当将近守夏节时或“结夏安居” (varsa) 时,他们三位比丘居住在一个村庄里,那个村庄很方便,很容易的就能寻到生存的四种要素。当到了解夏节 (守夏节最后一天) ,他们三位比丘就返回祇园精舍。当抵达祇园精舍的附近时,比丘哥哥就嘱咐比丘弟弟,你先让年迈的父亲比丘休息一会,休息过后你才带他进祇园精舍。至于我就先一步进入祇园精舍准备住处。

年迈的比丘走的很慢,小比丘就用自己的头去推年迈比丘的背,意味着是向前走。年迈的比丘就返回原地又重新开始走,一直这样的重复直到日落,等到两位比丘抵达祇园精舍时,天都已经黑了。至于哥哥比丘,他手上拿着一把火炬一直等待着俩位比丘。当看到俩位比丘就问道:为何这么迟才到呢。年迈的父亲比丘告诉他迟迟未到之因。为了等待俩位比丘,导致哥哥比丘错过了去礼敬侍奉三藐三佛陀的机会。

第二天,当哥哥比丘进去礼敬侍奉三藐三佛陀时。三藐三佛陀得知哥哥比丘作天就已经达到祇园精舍,但却没有来礼敬侍奉的原因。因此,三藐三佛陀批评那位年迈的比丘,宣说:不只是此世此时而已,即使是过去世,这位年迈的比丘,也是有如此的行为。

读到这里,您有如何的看法呢。为何被批评的不是小比丘,反而是年迈的父亲比丘被批评。所以,是谁应该要忍辱。

三藐三佛陀宣说过去世的故事:那时,大菩萨出离家中为隐士,与他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居住在“喜玛梵塔” (Himavanta) 的森林里。这位年迈的比丘在那一世身为我的父亲。到了雨季,其他的隐士离开了“喜玛梵塔”去居住在人群之地。当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那些隐士就返回“喜玛梵塔”。当那些隐士离住处不远时,大菩萨就先前一步去整理住处,让父亲隐士和弟弟隐士随后才跟来。那俩位隐士也有如此世的年迈比丘和小比丘同样的行为。

那时,大菩萨让俩位隐士放好物品,让父亲冲凉,帮父亲洗脚,按摩脚,捶背,按摩背。放好火盆之后就去坐在虚弱父亲的身旁,向父亲问道:我的父亲,通常,年少者就如土陶容器,能在一瞬之间破裂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常年少者是处在缺乏忍耐的年纪) 。一旦破裂了一次,就无法再修补。那些年少者,骂也好,批评也好,身为长辈就应当忍耐。

当大菩萨开导父亲时,说道:我的迦叶父亲,当年少者要骂也好,咒也好,打也好,那是因为还年少。有智慧的智者,会对那些年少者所作的行为有所忍耐。

当诸智者吵架时,也能快速的融和。至于诸愚痴者,如土陶容器那般的破裂,他们并不会彼此停止业障。

倘若有意愿想要熄灭不善的污染,有意愿想要体证四圣谛,有意愿想要直接经验名法与色法的生灭,就必须仔细的思考这些法的真相。为了消灭不善的污染,慢慢的能够成为有耐心的人,就是能够忍辱的人。例如:

“当诸智者吵架时,也能快速的融和。”

即使是智者之间,也许会因为某些事情发生了冲突。但他们很快就会和好了,因为他们彼此都是智者。 有些人也会有这样的见解,不管是谁都好,不论是有多爱,有多恨,最终都要死。死了之后关于这一世的事情通通都会忘记,忘得一干二净。只是还没有死,还活着的过程中就会记得。重点是以智者的身份记住,还是以愚痴的身份而记。倘若是以智者的身份记住的话,即使还没有忘记所发生过的事情,也会原谅。即使是发生了某些冲突,也会快速的和好。智者会彼此宽恕,彼此包容,互相谅解,原谅对方,会继续的作朋友,会互相的协助帮忙,这是了解佛法的人。“至于诸愚痴者,如土陶容器那般的破裂,他们并不会彼此停止业障。”

大菩萨再往下说了一段话,如下文所述:

任何人若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懂得敞开那个错误。那俩人就会更加的和谐,他们的亲近关系并不会崩裂。

必须能够自知自己所犯下的错,冒犯了他人,以及能够知错认错,展现指出自己的错误。不仅只是要知错,如果还不敢敞开自己的不是,内心就会存着怨恨,不情愿不甘心。有时偶尔回想起来,也仍然还会感到不甘心。可是倘若某人犯错了,冒犯了他人,然而能知错认错,懂得敞开那个错误,他们彼此之间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的体谅对方,他们之间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他们的亲近关系并不会崩塌。

下一段的讲述是:

“当任何人被他人冒犯了,自己能够融和,能够和好如初。这样的人叫作好人,是高贵者,是背负责任者,是维护任务者。”

所以必须真正的有智慧,才能够反省思考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倘若是智慧低弱的人,即使是大菩萨这么说了,或者三藐三佛陀如此的教导,那个智慧低弱的人总是唱反调,不会倾向善法去行有利益的事。

当任何人被他人冒犯,就是被罪恶笼罩,被伤害。即便那些犯罪者不悔过,不道歉,自己也能够去融和,向他和好,与他保持朋友的关系,向他这么说: “请您来吧,来学经典,来听义释,时常的建立智慧,为何您要如此的疏远?” 这是他慈爱的本质,高贵的人。此人是背负责任者,维护任务者。因为此人他会履行,完成朋友的责任与任务。

大菩萨如此的向自己的父亲教导,从此以后,大菩萨的父亲就善化的修习自己了。

这是那一个过去世的故事。但,到了这一世,这位年迈的比丘也同样的作出像过去世那样的行为。也就是当他的孩子用他的头来推他的背时,这位父亲就生气,没耐性,不忍耐。他就返回原地又重复的开始走,等到抵达祇园精舍时,天都已经黑了。这表示了任何人都无法控制法的生起,不管是善法的生起还是不善法的生起。有些时候是有很多因缘条件让善的法生起,有些时候也有很多因缘条件让不善的法生起。即使这位年迈的比丘在过去的某一世精进努力的修习,净化消磨不善的污染。但只要那个不善的污染还没有彻底的被根除,不善的根它仍然还在。只要有适当的因缘条件,不善法就会立刻生起。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不善的行为生起,这都是取决于不善污染的力量。

至于一直以来都有机会聆听佛法的人,就会逐渐看到法的深奥。三藐三佛陀所说的法是很深奥,难以了解。要像诸圣人那般的能够体证四圣谛,那是非常难的事。佛法帮助我们看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忍耐,善的忍耐的特性是什么样。忍耐的去听闻佛法,了解佛法是非常难的事。虽然是很难,但也是可以慢慢的去了解。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累积,直到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收到极度忍耐的成果。这个成果就是能够体证四圣谛,例如,诸圣者。

有智慧的人能够反省思考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命里,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要有非常的忍耐。对悲哀忧伤忍耐,对瞋恨愤怒忍耐。对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或遇到某些人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语气,不管是什么状况都能够忍辱相待。即便是生命的结束,对死亡这件事,有智慧的人会看到忍耐的重要性,就是忍耐精进努力的去学习佛法,思考佛法。必须要有真诚的心去学习,修行,随法而行。是为了继续不断地累积,这样慢慢的累积将会成就圆满波罗蜜。

Date 11 Jun 2024

article-cn/topic/554